苗圃土壤耕作
移植苗应等缓苗后及时追肥。
第三节
一、连作
轮
作
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连年种植同一种苗木。
二、轮作(nursery rotation)
在同一块土地上把不同的树种,或把树种和农作物 按一定的顺序轮换种植,又称为换茬或倒茬。
(一)轮作的优越性
(二)轮作方法
1. 不同树种苗木间的轮作
2.苗木与农作物轮作
3.苗木与绿肥、牧草轮作
第 八 章
苗圃土壤耕作
本章主要内容
整 施 地 肥
轮
作
第一节
一、整地的意义
(一)整地
整
地
是用机械方法改善土壤的物理状况和肥力条件的措施。
(二)整地的作用
1.使土壤结构疏松,增加土壤的通气和透水性; 2.提高土壤蓄水保墒和抗旱能力;
3.改善土壤温热状况,促进有机质分解;
4.改善苗圃卫生状况,混拌肥料; 5.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消灭病虫害的作用。Fra bibliotek(三)耕地
1.耕地的季节和时间 一般在春、秋两季进行。土壤含水量为其饱和含 水量的60%左右时最合适。 2.耕地深度
3.耕地的质量要求
4.常用机具
(四)耙地
1.主要作用 破碎垡片和结皮,耙平地面,粉碎土块,清除杂 草,镇压保墒。 2.耙地时间
3.常用机具
有钉齿耙、圆盘耙、柳条耙等。
(五)镇压
1.主要作用
(一)气候条件
(二)土壤条件
(三)苗木特性 (四)肥料的性质
四、施肥方法
(一)基肥
(二)种肥
(三)追肥
1、追肥方法
(1)土壤追肥
将肥料追施于土壤中的方法。 撒施法 浇施法 沟施法 三种方法中以沟施效果最好,肥料利用率高。
(2)根外追肥(top dressing)
将营养元素的溶液,喷洒在苗木茎叶上的方法。
二、整地的环节
整地的环节包括平地、浅耕、耕地、耙地、镇压、 中耕等。
(一)平地
苗木起出后,常 使圃地高低不平, 难于耕作,所以 在耕地前应先进 行平整土地。
(二)浅耕
1.主要作用
2.浅耕时间和深度
一般在耕地前进行。
起苗后一般深度4-7cm。 在生荒地一般耕深10-15cm。 3.常用机具 主要有圆盘耙等。
1.优点
2.肥液浓度和用量
肥 尿 料 素 浓 度 (%) 0.2-0.5 0.5-2.0 用 量 (kg/亩/次) 0.5-1.0 1.5-2.5
过磷酸钙 硫酸钾、氯化钾、 磷酸二氢钾 微量元素
0.3-1.0
0.25-0.50
3.注意事项
(3) 追肥时间
氮肥的追肥时间通常在夏季。一般是在苗木旺盛生 长时期将要来临及其全过程中,分次施用,北方 苗圃一般不迟于8月份。 秋季将施用磷、钾肥作后期追肥,以促进苗木直径 生长和苗木木质化,以增强抗逆性。 留床苗可在根系开始生长后及时追肥。
一般每年5-8次,多在灌水、降雨后和结合锄草完成。
3.中耕深度
一般2-5-10cm,随着苗木生长逐渐加深,原则是不能损伤 根系,不能碰伤或锄掉苗木。
第二节
一、施肥的意义
施
肥
二、苗木缺素症状及诊断
(一)苗木缺素症状
(二)诊断方法
(三)苗木缺素诊断的注意事项
三、施肥原则
从原则上来说,施肥时必须考虑气候条件、土壤 条件、苗木特性和肥料性质,有针对性地科学施 肥,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三、轮作制与休闲制
(一)轮作制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地块上,按照一定的顺序,轮流种 植不同树种苗木或苗木与农作物、绿肥、牧草等的制度。 每一种苗木、农作物或绿肥植物通过轮作区的时间叫轮作周期。
(二)休闲制
利用休闲来恢复土壤肥力的一种耕作措施。 休闲地一般是指不育苗而种种绿肥植物或农作物的土地,以此 来改良土壤。
压碎土块,压紧地表松土,防止表层气态水的损失,有利 于蓄水保墒。
2.镇压时间
干旱多风地区多在冬季进行,一般地区在播种以后。
3.常用机具
主要有无柄镇压器、环形镇压器和菱形镇压器等。
(六)中耕
中耕是在苗木生长期间进行的表土耕作措施。
1.主要作用
防止地表板结、疏松表土、蓄水保墒和清除杂草。
2.中耕次数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