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1 认识自我 调控情绪(共48张PPT)

专题1 认识自我 调控情绪(共48张PPT)


康求学心理。可与正确看待学习上的竞争、勇敢面对学习
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善于调控情绪、珍爱生命等内 容结合考查(备考侧重选择题、简答题和辨析题)。 4. 克服考试焦虑,从容面对考试。 (1)正确看待学习压力。
①学习压力对我们的影响。积极影响:适度的学习
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使我们表现得更积极
情,所以,情绪需要调控。 ②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A. 注意转移法:改变注意 焦点,分散注意力;做自己平时最感兴趣的事;改变环 境,如到野外去散步等。B. 合理发泄法:在适当的场合
哭一场;向他人倾诉;进行剧烈的运动;放声歌唱或大
声喊叫。C. 理智控制法:自我解嘲,自我安慰;自我暗
示,自己提醒自己;自我激励,心理换位,与对方交换
4. (2016广东)人们常说,冲动是魔鬼。青少年在与同学、
朋友的交往中,往往因为一点误会而诱发冲突,甚至导
致不良后果。下列能控制冲动的正确方法是 A. 合理发泄,我行我素 B. 冷静处理,注意转移 C. 克制自己,伺机报复 D. 冷面相对,不理不睬 ( B )
5. (2015广东)某中学八年级(1)班的学生开展了主题为
A. 克服厌学情绪和学习压力
B. 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C. 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观念
D. 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8. (2015广东)对下边漫画中人物的行为,正确评价的是
( C ) A. 这是合理调控情绪的有效方式 B. 这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C. 他们没有正确地对待学习压力 D. 这能够帮助他们消除学习焦虑
师、家长、亲友以及社会寻求帮助。②自己学会当自己的 2. 认识新自我。 (1)为什么要认识自我?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
“心理医生”。③多读健康有益的书,多运动,多做好事。
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对自己的认识,才能改正缺点,
弥补不足,发展优点,发挥长处,使自己变得更完美。 (2)怎样正确认识自己? ①全面认识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如外
一次考试并不能得出对学业的完整评价,更不应决定一个
人的命运。B. 要实事求是地调整自我期望。如果对考试
的结果期望过高,远远超出了自己的实际能力,就应该进
行适当调整,以减轻心理负担,使自己的水平得以正常发 挥。C. 要增强自身实力。增强自身实力是获得成功的重
要途径。
真题再现
7.(2017广东)傍晚时分,小女孩因父母还没回家进不了家 门,便站在工厂窗外,借着从窗内透出的一束灯光,聚精 会神地读着一本厚厚的书。小女孩的行为启示我们应该 ( D )
A. 自信与自卑是两种不同的心理品质
B. 一个人应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
C. 要客观地认识自我,积极接纳自我
D. 要通过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我
四、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 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考点3) ★考点分析:本考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待学习的正确 态度,要求学生理智看待各种作业和考试的压力,培养健
自我、悦纳自我(备考侧重选择题);重点掌握调节和控
制情绪的方法。中考常与学会调控自我的不良情绪,不
因情绪的变化而伤害自己或他人的生命、与人为善、理
解宽容等内容结合考查(备考侧重选择题和简答题、辨析 题) 。
1. 克服青春期烦恼。
(1)青春期心理发展特征:过渡性是青春期学生心理
发展的根本特征。青春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
C. 青春是喜悦的,不要因烦恼感到悲观失望
D. 青春是短暂的,要珍惜青春创造美好人生
3. (2014广东)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心理环境指数调查 显示,学校积极心理环境指数每提高10%,学生焦虑、 孤独、违规违纪等负面情绪和行为平均降低约6%。这 启示我们 A. 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是不正常的心理现象 B. 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有助于我们健康成长 C. 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培养积极心理 D. 我们要正确看待青春期正常的身体变化 ( C )
2. (2015广东)诗人席慕蓉的《青春》写道:“青春是握 在手里的细沙,不知不觉已然漏去,青春是天上的一颗 流星,虽然美丽却瞬间逝去,青春是幸福留下的阵阵香 气,想要珍惜它已离去。”这诗句告诉青少年 A. 青春是美好的,要尽情享乐不要留下遗憾 B. 青春是矛盾的,要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协调 ( D )
绪去感染别人,传播正能量。 问:当我们有负面情绪的时候,就应该不顾一切地发泄 出来吗?
答:不是。我们要在适当的场合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表达
情绪。理智控制法中的“升华”法,往往是强调人能够
化不良情绪为动力,通过行动取得克服挫折后的良好结
果。 问:学习最好的状态是没有任何压力吗?
答:不是。学习需要适度的压力,过度的压力容易使我
9. (2013广东)下图反映了学习效率与焦虑程度的关系。
这对我们中学生的正确启示是 ( B )
①要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 ②要克
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学习焦虑 ③适度的焦虑有利于提
高学习效率 ④焦虑程度越高,学习效率就会越高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问:青春期的矛盾心理和烦恼是正常的吗?
6. (2017泰安)人生最大的敌人其实就是自己。每个人总 是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选择一种战胜自己的姿态, 是每个渴望成功的年轻人必须完成的功课。这告诉我们 ( B ) ①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②自强的人不需要他人帮助
2016 —
2017 辨析题10 分(占部分 分值)
选择题2分
3.了解自我评价的重 选择题2分 简答题8 要性,能够客观地认 分(占部 识自我,积极接纳自 分分值) 我。(考点5) 4.正确对待学习压力,选择题2分 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 的考试焦虑,培养正 确的学习观念。(考 点3)

选择题2分
考纲解读
2. (2017福建)当我们感到困惑或烦恼时,要学会当自己
的“心理医生”。下列符合当自己“心理医生”做法的

A. 向父母、老师寻求帮助 C. 在公共场所大声喊叫 3. (2017海南)下图漫画反映了 A. 情绪是复杂多变的
B ) B. 听音乐或者打打球
D. 向心理医生咨询 ( D )
(
B. 情绪充实人的体力和精力
精力,提高个人的活动效率和能力,促使我们健康成长。
②情绪对人的消极影响:情绪会使人感到难受,抑
制人的活动能力,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和活动效率,做出一
些令自己后悔甚至违法的事情。 (3)学会调控情绪。①为什么要调控情绪?青少年阶
段经历着丰富的情绪变化。不良情绪会使我们冲动、消
极、无所事事,甚至做出一些违背道德与法律规范的事
答:青春期出现的身体变化、矛盾心理以及各种烦恼都 是正常现象,我们要乐观看待,悦纳自我。 问:缺点是无法改变的吗? 答:我们应该用全面、客观、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注
意这里的“发展”是指我们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
着时间的推移和阅历的丰富逐渐成长成熟起来,要相信
缺点可以被改正,不足可以得到完善。
问:个人的情绪与他人有关系吗? 答:情绪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我们要学会用乐观的情
一、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
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促进生
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考点1)
二、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学会调节和控制 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考点2) 积极接纳自我。(考点5)
三、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
★考点分析:以上考点主要要求学生体会青春期 身心发展的变化以及各种美好与烦恼的感受,做到认识
专题1 认识自我 调控情绪
考情分析
大纲要求 2015 2016 2017 —
1.悦纳自己的生理 选择题2分 选择题2分 变化,体会青春期 的美好,学会克服 青春期的烦恼,调 控好自己的心理冲 动,促进生理与心 理的协调发展。 (考点1)
2015 大纲要求 2.理解情绪的多样性、 — 复杂性,学会调节和 控制情绪,保持乐观、 积极的心态。(考点2)
④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主动与人交往
A. ①③ C. ②③④ B. ②④ D. ①②③④
5. (2017邵阳)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小时候有一次被同 学们笑话,说他很丑,他很难过。回家后妈妈告诉他说: “你不丑,你五官端正、心地善良,你很美呢!”这告诉 我们 ( D ) ①要认同他人对自己的一切评价 ②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 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 ③要相信自我,放大自 己的优势 ④要全面认识自己,不要妄自菲薄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2)正确对待考试。
①考试焦虑对我们的影响:适度的考试焦虑体现了 我们对考试积极认真的态度,但过度的考试焦虑则会干 扰我们的学习,对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我们 要克服过度的考试焦虑,从容地面对考试。②克服过度
考试焦虑的方法:A. 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考试是学习
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督促我们总结学习收获的手段, 是检查我们已有学习效果的一把尺子,也是选拔学生的较 公平的标准。同时,应该看到考试具有偶然性、局限性,
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
(2)青春期主要心理矛盾:富有理想而容易脱离现实,
渴望独立而现实依赖,心理封锁而又想求得理解,自我意 青春期心理充满矛盾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
识迅速发展而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情感丰富而不稳定。
(3)克服青春期烦恼、调控心理冲动的方法:①向老
。消极影响:过度的学习压力会使焦虑不断增加,影响
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②对待学习压力的态
度:学习需要适度的压力,当我们缺乏学习压力时,要
在现有基础上给自己提出更高要求,自觉适度加压,增 强学习动力;当压力过大时,要学会给自己减压。③学 习缓解压力的方法:明确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 主动承担学习责任,学会化压力为动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