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分级:
1. 微量心包积液:积液量约30~50ml。
左室后壁心包腔内液性暗区深约2~3mm,局限于房室沟附近。
2. 少量心包积液:积液量约50~200ml。
左室后壁心包腔内液性暗区深约5mm,右室前壁及心尖部心包腔内无液性暗区。
3. 中量心包积液:积液量约200~500ml。
右室前壁心包腔内液性暗区深约5~10mm,左室后壁液性暗区深约10~20mm。
4. 大量心包积液:积液量>500ml。
右室前壁心包腔内液性暗区深>15mm,左室后壁液性暗区深>20mm。
CT分级:
百度中查到的:
1. 少量心包积液:积液量小于100ml,舒张期心包脏-壁层间距10mm~14mm。
2. 中量心包积液:积液量100ml ~500ml,舒张期心包脏-壁层间距15mm~24mm。
3. 大量心包积液:积液量大于500ml,舒张期心包脏-壁层间距大于25mm。
在一篇文献中查到的:
(1)少量心包积液:积液量少于100ml,积液首先聚集在最低垂部位,常见积液聚集在左心室背侧和左心房的左侧部位,呈环弧状或略呈椭圆形液体密度影。
积液厚度为5~14mm之间。
(2)中量心包积液:积液量在100—500ml,液体从左心室后缘向上伸展至右心房和右心室的前缘,或环绕大血管根部。
积液厚度为15~24mm之间。
(3)大量心包积液:积液量在500ml以上,心包液充满心包腔,大量积液可见环带状液体密度影包绕整个心脏和大血管根部。
如积液量很大,可使心尖向头端倾斜,同时压迫横膈和腹部脏器向下移位。
积液厚度为>25mm。
(4)包裹性心包积液:心包积液并心包增厚或粘连时,可引起包裹性积液,表现为一个或多个孤立性液性腔隙,常位于心脏后方和右前方。
X线:
心影无明显改变:积液量小于300ml
心影向两侧普遍扩大:积液量大于300ml 大量心包积液:积液量大于10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