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餐作业(二十三)化学平衡的移动和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1.(2018·河北石家庄测试)下列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的是( )A .2N 2(g)+O 2(g)===2N 2O(g) ΔH =+163 kJ·mol -1B .Ag(s)+12Cl 2(g)===AgCl(s) ΔH =-127 kJ·mol -1 C .HgO(s)===Hg(l)+12O 2(g) ΔH =+91 kJ·mol -1 D .H 2O 2(l)===12O 2(g)+H 2O(l) ΔH =-98 kJ·mol -1 解析 当ΔH <0,ΔS >0,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有ΔH -T ΔS <0,故反应自发进行。
A 、C 项中的ΔH >0,不符合要求;B 项中的ΔS <0,不符合要求;D 项中的ΔH <0,ΔS >0,符合要求。
答案 D2.(2018·杭州模拟)反应2AB(g)C(g)+3D(g)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其逆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 、ΔS 应为( )A .ΔH <0,ΔS >0B .ΔH <0,ΔS <0C .ΔH >0,ΔS >0D .ΔH >0,ΔS <0解析 由反应方程式可看出反应后气体物质的量增加,ΔS >0。
又由于反应能自发进行的前提是ΔH -T ΔS <0,该反应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其逆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说明ΔH >0。
答案 C3.(2018·沧州质量监测)已知反应X(g)+3Y(g)2Z(g)ΔH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ΔH=E2-E1B.更换高效催化剂,E3不变C.恒压下充入一定量的氦气n(Z)减少D.压缩容器,c(X)减小解析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E1-E2,故A 项错误;更换高效催化剂,降低反应活化能,反应速率加快,该反应中(E3-E2)为活化能,E2为反应物的总能量,E2不变,活化能降低,则E3减小,故B项错误;恒压下充入一定量的氦气,容器体积增大,反应体系的分压减小,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多的方向移动,则n(Z)减少,故C项正确;压缩容器体积,压强增大,平衡向右移动,n(X)减小。
压缩容器,体积减小,各物质的浓度都增大,平衡移动只能减弱这种改变,而不能消除,故c(X)还是比原来大,故D项错误。
答案 C4.(2018·东北师大附中高三摸底考试)如图是关于反应A2(g)+3B2(g)2C(g)ΔH<0的平衡移动图象,影响平衡移动的原因是()A.升高温度,同时加压B.降低温度,同时减压C.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使用催化剂D.增大反应物速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解析升高温度,同时加压,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逆反应速率应在原速率的上方,故A项错误;降低温度,同时减压正逆反应速率都降低,正反应速率应在原速率的下方,故B项错误;增大反应浓度,同时使用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逆反应速率应在原速率的上方,但正反应速率增大更多,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C 项错误;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瞬间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图象符合,故D项正确。
答案 D5.(2018·孝感统考)将等物质的量的X、Y气体充入某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X(g)+3Y(g)2Z(g)ΔH<0并达到平衡。
当改变某个条件并维持新条件直至新的平衡时,下表中关于新平衡与原平衡的比较正确的是()选项改变条件新平衡与原平衡比较A. 升高温度X的转化率变小B. 增大压强(减小体积) X的浓度变小C. 充入一定量Y Y的转化率增大D. 使用适当催化剂X的体积分数变小解析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即逆向移动,X的转化率将变小,A项正确;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X 转化的不如增加的多,X的浓度反而增大,故B项错误;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能够提高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而其本身的转化率将降低,故C项错误;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状态,故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不变,D项错误。
答案 A6.(2018·河南洛阳统考)对于可逆反应A(g)+2B(g)2C(g)ΔH>0,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A. B. C. D.解析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因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平衡正向移动,A的转化率增大,平衡时A 的百分含量减小,A项正确,C项错误;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因为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正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大于逆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B项错误;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v(正)>v(逆),D项错误。
答案 A7.对于a A(g)+b B(g)c C(g)的平衡体系,压强不变,加热时体系中混合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正反应放热B.a+b>c,正反应吸热C.a+b<c,逆反应放热D.a+b=c,正反应吸热解析压强不变下加热时混合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增大,而气体的总质量不变,说明加热时平衡向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移动,只有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8.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A.SO2氧化为SO3,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2SO2(g)+O2(g)2SO3(g)B.500 ℃左右的温度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ΔH<0C.H2、I2、HI平衡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加深H2(g)+I2(g)2HI(g)D.实验室采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Cl2+H2O H++Cl-+HClO解析加入催化剂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但不会引起平衡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A项错误;合成氨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500 ℃左右的温度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反应,是从反应速率不能太低和催化剂的活性两方面考虑,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B项错误;在H2(g)+I2(g)2HI(g)平衡中,增大压强,浓度增加,颜色加深,平衡不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项错误;氯气和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大,化学平衡逆向进行,减小氯气溶解度,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D项正确。
答案 D9.(2018·湖南六校联考)德国化学家哈伯从1902年开始研究由氮气和氢气直接合成氨,反应原理为N2(g)+3H2(g)2NH3(g)ΔH =-92.4 kJ·mol-1。
(1)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反应平衡体系中充入氮气,达到新平衡时,c(H2)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或“无法判断”,下同),c(N2)·c3(H2)将________。
(2)工业上可用CH4与水蒸气制氢气:CH4(g)+H2O(g)CO(g)+3H2(g)。
在200 ℃时2 L的密闭容器中,将1 mol CH4和1 mol H2O(g)混合,达平衡时CH4的转化率为80%。
则20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3)如图为合成氨反应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使用相同催化剂条件下,初始时氮气、氢气的体积比为1∶3时,平衡混合物中氨的体积分数。
若分别用v A(NH3)和v B(NH3)表示从反应开始至达平衡状态A、B时的化学反应速率,则v A(NH3)________(填“>”“<”或“=”)v B(NH3)。
解析(1)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反应平衡体系中充入氮气,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达到新平衡时,c(H2)减小。
温度不变,平衡常数K=c2(NH3)c(N2)·c3(H2)不变,达到平衡后,c(NH3)增大,K不变,故c(N2)·c3(H2)也会增大。
(2)根据三段式法进行计算:CH4(g)+H2O(g)CO(g)+3H2(g)起始(mol·L-1)0.5 0.5 0 0转化(mol·L-1)0.5×80% 0.5×80% 0.5×80% 0.5×80%×3平衡(mol·L-1)0.1 0.1 0.4 1.2则平衡常数K=c(CO)·c3(H2)c(CH4)·c(H2O)=0.4×1.230.1×0.1=69.1。
(3)由题图可知,B所处的温度和压强均大于A,故v A(NH3)<v B(NH3)。
答案(1)减小增大(2)69.1(3)<【方法技巧】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而转化率则受浓度、温度、压强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平衡常数与转化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用平衡常数可以计算转化率,用转化率也可以计算平衡常数。
这类计算的基本方法都是“三段式”法。
10.当温度高于500 K时,科学家成功利用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了乙醇,这在节能减排、降低碳排放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判断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双选;填选项字母)。
a.体系压强不再改变b.H2的浓度不再改变c.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d.单位时间内消耗H2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3)在一定压强下,测得由CO2制取CH3CH2OH的实验数据中,起始投料比、温度与CO2的转化率的关系如图。
根据图中数据分析:①降低温度,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
②在700 K、起始投料比n(H2)n(CO2)=1.5时,H2的转化率为________。
③在500 K、起始投料比n(H2)n(CO2)=2时,达到平衡后H2的浓度为a mol·L-1,则达到平衡时CH3CH2OH的浓度为________。
解析(1)由题给信息可得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6H2500 KC2H5OH+3H2O;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C2H5OH)·c3(H2O)c2(CO2)·c6(H2)。
(2)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化学反应,当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另外氢气的浓度不再变化,也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由于在500 K时,所有物质均为气体,故在恒容状态下气体的密度恒为定值,密度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任何单位时间内消耗H2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3∶1。
(3)①由图中信息可知,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CO2的转化率降低,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降低温度,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