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痛 ppt课件
实验室检查:血脂升高。
B超:脂肪肝
ppt课件
23
再 见!
ppt课件
24
16
•湿热蕴结 症状:胁肋实证症候+肝胆湿热症候 机理:肝胆湿热,疏泄失常,胁络不和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龙胆泻肝汤 加减:
ppt课件
17
•肝阴不足
症状:胁痛虚证症候 机理:精血亏虚,肝阴不足,胁络失养 治法:滋阴柔肝,养血通络 方药:一贯煎 加减:
ppt课件
18
其他治法
验方:
1、香附10,素梗10、生姜3片、葱白5寸,肝郁气滞适用。 2、当归15,白芍30,枸杞子15,生地,青皮10,枳壳10,
ppt课件
1
目的要求
• 了解胁痛为临床常见多发病。该病 和范围,调摄与护理以及现代研究进展。
• 熟悉其病因病机、辨证要点及治疗原 则。
• 掌握胁痛的证候特征,诊断要点,证 候分型的辨证论治。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枸杞子
ppt课件
21
病例1: 男,37岁,94年3月23日就诊 主诉:右侧胁肋部疼痛六天。 现病史:患者因感冒后,于六天前觉右侧胁肋部疼痛, 呈火烧样灼痛,第二天局部出现小红疹,很快变成水 疱,疼痛加重,在友谊医院诊为“带状疱疹”给予 VitB1、VitB12肌注,局部外搽“肽丁胺”,服“病毒 灵”及止痛药,对症治疗三天,病情未得到控制,逐 渐加重,水疱加多,剧痛难忍,夜不能寐,发热,纳 呆,恶心,便秘,尿黄,口干,舌红苔白黄腻,脉滑 数。 。 查体:神清,表情痛苦,面色 ppt课件 通红,右侧胁肋红,22 密
ppt课件
9
5、鉴别诊断:
• 胸痛:胸部疼痛为主,伴胸闷心悸
• 胃脘痛:胃脘部疼痛为主,伴返酸, 吞酸嘈杂
ppt课件
10
四、辨证治疗
(一)辨证要点:
1、审证候特征: 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
ppt课件
11
2、辨疼痛性质属候: •胀痛,游走性,时痛时止,时轻时重,情绪变 化而增减——气滞
•刺痛,痛处固定,持续,拒按,入夜尤甚—— 血瘀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一、概念 胁,指胁肋部,在胸
壁两侧,由腋以下至第 十二肋骨。 • 胁痛,指一侧或两侧 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 的病证。
ppt课件
胁痛指什么
腋 以 下 至 第 十 二 肋 骨
5
二、病因病机
ppt课件
7
三、诊断:
1、临床表现: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 疼 痛可为刺痛、胀痛、闷痛、窜痛、隐痛等。
2、体征:可有右上腹压痛,肝区叩击痛 3、实验室检查:肝功能、血象 4、与现代医学相关疾病:
ppt课件
8
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 肝癌、肝脏寄生虫病
胁痛
急慢性胆囊炎、胆道结石、胆道蛔
虫、肋间神经痛等
病例2:
男,68岁,三元里人。99年5月就诊。 主诉:右胁部胀满不适,时痛1年半,加重5天。
现病史:近年来工作压力沉重,饮食不节,常
食辛辣、酒、肥甘,体重明显增加。近1年多来, 右侧胁肋部胀满,胀痛,烦躁易怒,口干,睡
眠极差,梦多,纳可,小便黄,大便结。舌红
苔薄黄,脉弦滑。
体查:心肺(—),腹软,肝于右肋下可及, 质软,轻压痛,肝区叩击痛。无腹水。
用。
ppt课件
19
脂肪肝:
是肝组织脂肪积蓄过多所致的常见肝脏疾病,发病
率呈上升趋势。
正常肝脏中脂肪含量约占肝湿重的4%-7%,如在病
因下,占10%时,即为脂肪肝,10%-25%为中度脂肪
肝,25%-50%为重度脂肪肝。
病因:肥胖、酒精、药物性,代谢性(糖尿病、甲亢,
妊娠)
表现:消化不良(恶心、厌食、腹胀等),肝去胀闷
或疼痛;肝大;肝功能,血脂异常。
ppt课件
20
辨证治疗:
痰湿阻滞——化痰祛湿,理气消积——泽泻饮 气滞血瘀——行气疏肝,活血化瘀——肥气丸、
鳖甲丸 肝郁湿阻——理肝化痰,散结消症——肥气丸 肝肾阳虚——温补肝肾,散寒消积——肥气丸
消脂中药:虎杖、茵陈、山查、荷叶、泽泻、人参、
大蒜、丹参、花粉、首乌、姜黄、莪术、
ppt课件
14
(三)分证论治
•肝气郁结
症状:气滞胁痛实证症候+肝郁症候 机理:肝郁气滞,疏泄不利,气阻胁络
治法:疏肝理气
方药:柴胡疏肝散
加减:
ppt课件
15
•瘀血阻络 症状:血瘀胁痛实证症候 机理:气滞血瘀,瘀血停着,痹阻血络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旋复花汤 加减:
ppt课件
• 从发病部位有关脏腑及经络的生 理、病理分析、理解病因病机
抑郁 肝失调达,肝气郁结,气阻络痹
暴怒
络
气郁血滞 强力负重损伤胁络
瘀血阻络
脉 不
痛
湿热侵淫 湿热内生
湿热蕴结,气血不畅 通
久病、房劳 肝阴不足,络脉失养 络脉不荣
失血、精亏
ppt课件
6
•病位:胁肋 •病变脏腑:肝、胆,与脾、胃、肾有关 •病理:络脉不通;络脉不荣 •病性: 实、 虚、虚实夹杂
肝阴不足适用。
3、全栝楼1枚,没药3,红花3,甘草6,瘀血停着适用。 4、龙胆草15,金钱草30,肝胆湿热适用。 5、青皮60,玄胡150,研末,日服三次,每次6克,适于
肋间神经痛。
6、茵陈15,板蓝根30,龙胆草10,败酱草15,适于肝郁 化热或湿热困阻
7、五味子10,太子参15,首乌15,丹参15,肝肾阴虚适
•重着疼痛,痛有定处,持续性疼痛间歇加剧 ——湿热
•隐痛,疼痛较轻,绵绵不绝,喜按,劳累后疼
痛加剧——阴亏
ppt课件
12
3、辨病性虚实:
胁痛虚实辨
表现
实
虚
起病
起病急
起病慢
痛势
痛剧
隐痛
病程
病程短
病程长
脉实
脉虚
ppt课件
13
(二)治疗要点:
1、治疗原则:通实、养虚 2、治疗方法: 通——理气、活血、清热、化湿 养——滋阴、养血、柔肝,佐理气和络 3、治疗注意: 理气药多辛燥,不宜过量或长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