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康定城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11.1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康定城区受高山峡谷地形地貌和断裂构造条件的控制,断裂发育,岩体破碎,在降雨、地震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下,地质灾害十分发育。
康定城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不稳定斜坡(危石群和变形体),共计地质灾害25处,其中滑坡14处,崩塌3处,泥石流5处,不稳定斜坡3处(包括危石群1处、堆积层变形体2处)。
地质灾害多沿城区河流两岸斜坡和支沟分布(图11-1),对人口稠密、商业繁华的城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
11.1.1滑坡康定城区有滑坡14处(表11-1),主要分布于城区河流两岸和支沟岸坡地带,后者滑坡虽因谷内人口稀少而滑坡灾害自身所造成的危害较小,但其产生的松散堆积体为沟谷泥石流提供大量松散物源,从而危害城市,如子耳坡沟内发育了5处滑坡,为子耳坡沟泥石流产生提供了丰富的松散物源。
分布于城区河流两岸的滑坡一方面直接威胁城区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另一方面因距河流较近,一旦发生大规模的崩滑,往往可造成河流堵断,上游洪水泛滥,如果溃坝将威胁下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如城区白土坎古滑坡体前缘1995年局部复滑,滑体坍塌滑入折多河中,堵塞河道,洪水冲毁河堤进入城区街道,造成33人死亡,100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6亿元人民币的巨大损失。
现就城区内主要滑坡灾害特征阐述如下:1、二道桥滑坡(H01)二道桥滑坡位于雅拉乡二道桥温泉附近,雅拉河右岸,滑体后缘高程2546m,前缘高程2515m。
滑坡体发育于第四系坡积层(Q h el+dl)中(图11-2),滑坡2004年雨季发生,主滑方向50°,滑体长50m,宽110m,平均厚8m,体积4.4万m3。
滑坡体由碎石土组成,碎石含量10%~15%,块度10cm~25cm。
第四系坡积层下伏基岩为志留系通化组一段(S t1)大理岩,地层产状280°∠50°。
滑坡体平面形态呈“舌状”,沿主滑方向滑体表面波状起伏,其滑坡体后缘陡崖坡度71º,垂直下错位移8.9m;滑体上部地形坡度21º~25 º,滑体中下部地形坡度约33º。
滑坡冲毁堡坎,堵塞人行通道(照片11-1)。
滑坡体后缘发育一条长20m~30 m,宽20cm~30cm的拉裂缝(照片11-2)。
二道桥滑坡为牵引式后退土层滑坡。
斜坡变形从1987年开始,土层变形体变形逐年加剧,变形范围逐年扩大,直接对滑坡体前缘的温泉宾馆和居民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2、水泥厂北侧滑坡(H02)水泥厂北侧滑坡位于雅拉乡二道桥附近,雅拉河左岸,滑体后缘高程2680m,前缘高程2510m。
滑坡体发育于第四系坡积层(Q h el+dl)中,滑坡1995年雨季发生,主滑方向245º,滑体长80m,宽100m,平均厚5m,体积4万m3。
滑坡体由碎石土组成,碎石含量20%~30%,块度5cm~10cm。
第四系坡积层下伏基岩为泥盆系危关组一段(D wg1)绢云母片岩夹泥质条带灰岩,地层产状330°∠65°。
滑坡体平面形态呈“舌状”,沿主滑方向滑体表面波状起伏,其滑坡体后缘断壁陡崖坡度65º;滑体上中部地形坡度25º~30 º,滑体前缘地形坡度35º~40°(照片11-4)。
滑坡后缘发育一条长80m~100m,宽10cm~20cm拉裂缝。
图11-1 康定城地质灾害分布图表11-1 康定城区滑坡汇总表续表11-1 康定城区滑坡汇总表从1995年滑坡发生至今,斜坡变形不断加剧(图11-10),直接对滑体下居民生命财产构成威胁。
3、北门滑坡群(H 03)北门滑坡群位于康定城北门居民点后山斜坡上。
滑坡群由五个滑坡组成。
五个滑坡皆发育于第四系坡积层(Q h el+dl)中(图11-3),滑坡体由碎石土组成,碎石含量10%~15%,块度5cm ~10cm 。
坡积层下伏基岩为志留系通化组一段(S t 1)大理岩,地层产状280°∠50°。
五个滑坡体平面形态呈“舌状”。
1号滑坡体发生于2004年,滑体后缘高程2610m ,前缘高程2550m ,主滑方向80°,滑体长70m ,宽70m ,平均厚5-8m ,体积3.2万m 3;1号滑坡体下滑冲毁滑体前缘堡坎和一间民房,威胁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照片11-6)。
2号滑坡发生于1984年,滑体后缘高程2610m.,前缘高程2550m ,主滑方向77°,滑体长80m ,宽80m ,平均厚5-8m ,体积4.2万m 3;滑体稳定性较差,在降雨和地震等诱因影响下极可能滑动,威胁滑体下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号滑坡发生于1995年,滑体后缘高程2590m ,前缘高程2550m.,主滑方向78°,滑体长55m ,宽60m ,平均厚5-8m ,体积2.1万m 3(照片11-5);1995年雨季滑坡滑动,冲毁前缘一间房屋,但未造成人员伤亡。
4号滑坡发生于1995年,滑体前缘高程2550m.,后缘高程2600m ,主滑方向80°,滑体长70m ,宽100m ,平均厚5-8m ,体积4.6万m 3;5号滑坡发生于1995年,滑体前缘高程2530m.,后缘高程2590m ,主滑方向79°,滑体长65m ,宽70m ,平均厚5-8m ,体积3.0万m 3。
4、5号滑坡体变形仍在加剧,在暴雨、地震的诱发下,极可能下滑,将冲毁其下的居民楼,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当地居民已经加强了汛期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工作。
图11-2 二道桥滑坡剖面图1.第四系坡积物2.志留系通化组一段3.滑面4.推测土体与基岩接触面5.拉裂缝4、白土坎滑坡(OH 01)白土坎滑坡是古滑坡,位于康定县炉城填白土坎村,后缘高程2990m ,前缘剪出口高程2520m ~2535m 。
白土坎古滑坡形态呈马蹄形,古滑坡边界南以母猪笼泥石流沟为界(流通区);北以甘孜报社为界,部分滑舌抵达跑马山脚(公主挢附近),白土坎古滑坡长550m ~650m ,宽约1260m ,面积0.80km 2,相对高差470m ,滑体厚50m ~55m ,滑体总体积2000×104m 3。
在多种营力作用下,古滑体前缘部分保留不完整,不具原始状态的地形地貌。
白土坎古滑坡由南无寺、白土坎两个滑坡体组成。
白土坎滑坡前缘局部发生复活,形成土坎前缘滑坡。
(1)白土坎滑坡(OH 01-1)白土坎滑坡是古滑坡北侧部份后期多次滑动而成,平面上呈圈椅状(图11-4),后缘顶点高程2810m ,前缘高程2535m (河堤),相对高差275m ,滑体平均长约540m ,宽约560m ,据钻探揭露厚度25m ~55m ,滑体总方量约995.60×104m 3,后缘断壁清晰,高20m ~40m ,后壁基岩裸露,其岩性为灰绿色碎裂状绢云母千枚岩,岩石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完整性极差,呈碎块状,中~强风化。
滑体中、上部圈椅形地貌明显,从下至上可见三级平台,其中Ⅰ、Ⅲ级平台前缘坡度在30º以上,Ⅱ级平台前缘坡度15º~20º,整体地形呈前后陡峻,中部平缓,Ⅲ级平台已解体;Ⅰ级平台也因前缘不断溜滑垮塌而局部残留,只有Ⅱ级平台保留较完整,长260m ,宽50m ~130m ;在Ⅱ级平台中后部有一弧形洼地,大小30m ×60m 。
滑坡主滑方向127º。
白土坎滑坡为一岩质滑坡。
主滑带(面)是破碎千枚岩组成的老滑带土经过后期风化而成。
滑带土成分以粘泥为主,约占80%,间夹20%的千枚岩角砾,角砾直径一般0.5~1㎝(图11-5)。
白土坎滑坡下伏基岩为志留系通化组一段(S t 1)绢云母千枚岩夹薄层白云质大理岩,基岩产状295°∠32°。
图11-3 北门滑坡群2号滑坡剖面图1.第四系坡积物2.志留系通化组一段3.滑面4.推测土体与基岩接触面白土坎滑坡地表复活变形显著,由滑体后缘至前缘有加强的趋势,达到一定量级时,前缘滑体不断溜滑坍塌。
在钻孔ZK5一带地面有轻微隆升现象,并因前缘滑体坍滑造成中部升降交替变化。
地面位移监测和钻孔深部位移监测表明,滑体地表位移量较大,一年最大可达50~65㎜,深部位移量值相对较小,达20㎜左右,并沿多级滑面产生变形,其位移量由浅至深逐渐减小,位移方向与地面水平位移方向接近,约127°方向。
变形特征表明,白土坎滑坡的变形具有沿多层滑面发生推移-牵引式整体蠕滑的特点。
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白土坎滑坡的复活变形明显,与古滑坡堆积体、河流冲刷、大气降水及地震等因素密切相关。
稳定性验算结果表明,白土坎滑坡目前处于临界蠕滑变形阶段,有加速变形趋势。
图11-4 白土坎子滑坡地质平面略图1.第四系崩坡积物2.滑坡堆积物3.泥石流堆积物4.志留系通化组一段5.震旦系上统水晶组6.复活变形体边界7.古滑坡边界8.平移断层9.推测逆冲断层 10.地表堆积物边界 11.剖面线 12.现代滑坡边界(2)南无寺滑坡(OH 01-2)南无寺滑坡是白土坎古滑坡的一部份,位于公主桥和白土坎滑坡之间,平面形态呈“矩形”,后缘高程2990m ,前缘高程2580m ,相对高差410m ,滑体长约550m ,宽约750m ,面积0.45km 2,滑体厚50m ~55m ,总方量980×104m 3(图11-6)。
滑体表面呈上陡中缓下陡特征,后缘断壁坡度40º~45º,中部为滑坡平台,平均坡度10º~15º,前缘坡度60º~70º。
滑坡平台分为三级,因滑坡平台受后期人为活动改造,保存不完整。
滑体由碎裂岩、碎块石夹土或土夹碎块石组成,结构松散。
滑带为千枚岩泥化,厚0.20m ~0.80m ,在公主桥一带,滑动面反倾坡内,厚0.5m ,超覆于I 级阶地砂卵砾石层之上。
滑体下伏基岩为灰绿色千枚岩夹少量大理岩,岩层产状290º~295º∠30º~35º。
目前古滑坡整体稳定。
(3)白土坎前缘滑坡(H 04)白土坎前缘滑坡是白土坎古滑坡前缘局部发生复活形成的滑坡(照11-7)。
滑坡的分布见图11-4。
滑坡后缘高程2660m ,前缘剪出口高程2520m 。
1995年6月,康定县城遭受百年未遇特大暴雨袭击(日降雨强度达32.30mm ),从6 月13日持续至6 月15日,导致折多河上游(集水面积1170km 2)暴发特大山洪,6 月15日诱发白土坎古滑坡前缘约5.2×104m 3滑体坍塌滑入折多河堵塞河道,洪水冲毁河堤进入城区街道,造成沿折多河两岸街道建筑物被洪水淹没,街道受阻,交通通讯中断,商业店铺停业,工厂停产,学校停课,全城基本处于瘫痪,直接经济损失2.9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