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活检步骤
一、肾活检术前准备:
(1)物品准备:美国产Bard牌保险式自动活检穿刺枪、16G或18G 穿刺针、静脉输液用物一份、无菌手套、注射器、无菌敷料、无菌持物钳、砂袋、腹带、龙胆紫、70%酒精500ml、抢救药品及病人的腹部平片等。
(2)病人准备:
1.向病人及家属说明肾活检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解除病人的恐惧心理,以取得病人的配合。
2.术前常规清洁肾区皮肤。
3.反复进行吸气、呼气、屏气及床上排尿等的训练。
4.拍腹平片及行B超检查,了解肾脏的大小、位置、距体表深度,排除禁忌症。
5.查血常规、血小板、血型、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动度。
常规备血200~400ml。
6.必要时术前1日肌注维生素K1,并给予镇静剂,测血压、脉搏。
7.术前排空膀胱。
二、操作步骤
1.俯卧位,腹部垫一较硬枕头,以减少肾穿过程中可能的肾脏回缩。
反复
进行吸气、呼气、屏气及床上排尿等的训练。
2.右肾下极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局麻至肾包膜外。
(腰
穿针试穿,借一个腰穿包,看腰穿针的随呼吸摆动)。
3.取Bard穿刺枪,从皮肤麻醉点直接进针,在超声引导下穿刺达肾下极
肾包膜外,在患者肾脏运动至适当位置时,嘱患者屏气,在肾下极肾实质最厚的部位,避开肾盂肾盏,扣动板机,听到“枪响”,则立即退针,取材2次,每次进针时间约1s。
4.用1档(1.5cm)或2档(2.0cm)在探头监视下按下穿刺枪的开关,
快速拔出穿刺针。
三、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
①病人肾活检后,局部伤口按压数分钟后,以2磅砂袋及腹带加压包扎,平车推入病房。
②每半小时测血压、脉搏一次,4小时后血压平稳可停止测量。
若病人血压波动大或偏低应测至平稳,并给予对症处理。
③平卧24小时后,若病情平稳、无肉眼血尿,可下地轻微活动。
若病人出现肉眼血尿,应延长卧床时间至肉眼血尿消失或明显减轻。
必要时给静脉输入止血药或输血。
④术后嘱病人多饮水,以尽快排出造影剂和少量凝血块。
同时留取尿标本3次常规送检。
⑤卧床期间,嘱病人安静休息,减少躯体的移动,避免引起伤口出血,同时应仔细观察病人伤口有无渗血并加强生活护理。
⑥应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询问有无不适主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并发症的护理:
①血尿:约有60~80%的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镜下血尿,部分患者可出现
肉眼血尿,为了使少量出血尽快从肾脏排出,除绝对卧床外,应嘱病人大量饮水,应观察每次尿颜色的变化以判断血尿是逐渐加重还是减轻。
血尿明显者,应延长卧床时间,并及时静脉输入止血药,必要时输血。
②肾周围血肿:肾活检后24小时内应绝对卧床,若病人不能耐受,应及时向病人讲解清楚绝对卧床的重要性及剧烈活动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以求得病人的配合。
在无肉眼血尿且卧床24小时后,开始逐渐活动,切不可突然增加活动量,以避免没有完全愈合的伤口再出血。
此时应限制病人的活动,生活上给予适当的照顾。
术后B超检查发现肾周围血肿的病人应延长卧床时间。
③腰痛及腰部不适:多数病人有轻微的同侧腰痛或腰部不适,一般持续1周左右。
多数病人服用一般止痛药可减轻疼痛,但合并有肾周围血肿的病人腰痛剧烈,可给予麻醉性止痛药止痛。
④腹痛、腹胀:个别病人肾活检后出现腹痛,持续1~7日,少数病人可有压痛及反跳痛。
由于生活习惯的改变加之腹带的压迫,使病人大量饮水或可出现腹胀,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对腹胀、腹痛明显者可给予乳酶生及解痉药等以缓解症状。
⑤发热:伴有肾周围血肿的病人,由于血肿的吸收,可有中等度发热,应按发热病人护理,并给予适当的药物处理。
最严重并发症的处理:
①穿刺针划伤肾包膜后,形成血肿,血肿破裂后再形成血肿,此种血肿出血量大,需要紧急输血,并用止血药,还有垂体后叶素等治疗,此例可成功。
②如穿刺肾动脉或弓状动脉出血不止后,可请介入科行肾动脉栓塞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