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剂学实验报告

药剂学实验报告

WORD格式可编辑
药剂学实验报告
北京大学药学院药剂学系
2002年11月
实验一溶液型和胶体型液体制剂的制备
日期
姓名
合作者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内容与操作(写清处方与处方分析、关键操作步骤、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四、实验结果
(一)薄荷油增溶相图的制作:根据所得实验数据计算出各组分的百分组成,填入
表1-1绘制薄荷油-吐温20-水的增溶相图。

图1-1薄荷油增溶相图
(二)薄荷水:比较三种处方不同方法制备的异同记录于表1-2中,并说明各自特点与其适用性。

表1-2不同方法制得薄荷水的性状
处方pH 澄清度嗅味
I滑石粉
轻质碳酸镁
活性炭
II吐温80
III吐温80与90%乙醇
(三)复方碘溶液:描述成品外观性状,观察碘化钾溶解的水量与加入碘的溶解速度。

(四)胃蛋白酶合剂:描述成品的外观性状
(五)甲酚皂溶液:描述成品的外观性状,所制得的成品能否加水任意稀释而得澄明溶液?
五、讨论
六、思考题
实验二混悬剂的制备
日期
姓名
合作者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内容与操作(写清处方与处方分析,关键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四、实验结果
(一)记录亲水药物与疏水药物的实验结果
1、亲水性药物:
2、疏水性药物:
(二)炉甘石洗剂
1、制备炉甘石洗剂,比较不同稳定剂的作用,将实验结果填于表2-3。

表2-3 沉降体积比与时间的关系
2、据表2-3数据,以H/ H0沉降体积比F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绘制炉甘
石洗剂各处方的沉降曲线,得出结论。

(三)复方硫磺洗剂记录硫磺洗剂各处方样品质量情况,讨论不同润湿剂的作用,制定复方硫磺洗剂的制备工艺,并选择稳定剂,制成稳定的复方硫磺洗剂。

五、讨论
六、思考题
实验三乳剂的制备
日期
姓名
合作者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内容与操作(写清处方与处方分析,关键的操作与注意事项)
四、实验结果
1、记录不同乳剂的性状
2、乳剂类型的鉴别
(1)稀释法
(2)染色镜检法
3、用司盘-80(HLB值为4.3)和吐温-80(HLB值为15.0)配成6种混合乳化剂各5g,它们的HLB值分别为4.3、5.5、7.5、9.5、12.0及14.0。

计算各单个乳化剂的用量(g),填入表3-1中。

表3-1 混合乳化剂组成表
混合乳化剂HLB值
4.3
5.5 7.5 9.5 12.0 14.0
司盘-80(g)
吐温-80(g)
4、乳化鱼肝油所需HLB值的测定 6支具塞刻度试管经振摇后放置不同时间,观察并记录各乳剂分层后上层的毫升数,填于表3-2。

表3-2各乳剂经放置后上层毫升数
混合乳化剂HLB值
4.3
5.5 7.5 9.5 12.0 14.0
放 5
置 10
时 30
间 60
(min)
五、讨论
六、思考题
实验四抗坏血酸注射液的稳定性试验
日期
姓名
合作者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内容与操作
四、实验结果
1.整理表4-3,4-4,4-5的记录,并对结果进行讨论。

表4-3溶液中及安瓿空间氧对抗坏血酸稳定性的影响
表4-4抗氧剂的作用与选择
表4-5金属离子的影响与络合剂的作用
表4-6pH对抗坏血酸溶液稳定性的影响
2.整理表4-6的记录,并以pH为横坐标,3小时的透光率为纵坐标作图,同样以pH为横坐标,3小时的含量为纵坐标作图,并讨论实验结果。

六、思考题
1. 根据实验结果,讨论易氧化药物注射液的处方设计方案。

2. 对于易水解的药物,实验应如何设计?重点考察那些因素的影响?
3. 通过上述实验,参考有关资料,综合考虑各因素的影响,自行设计1~2个抗坏血酸注射液最佳处方及最佳工艺条件。

实验五注射剂的制备
日期
姓名
合作者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操作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1. 记录维生素C注射液澄明度检查结果,可列表如下。

表5—3 澄明度检查结果
检查
总数(支)
废品数
玻屑纤维白点焦头其它总数(支)
成品数
(支)
成品率
(%)
2.将质量检查各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六、思考题
1.影响注射剂澄明度的因素有哪些?
2.维生素C注射液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是什么?应如何控制工艺过程?
3. 溶液的pH值、灭菌温度和灭菌时间对维生素C注射液的制剂质量有何影响?
4.请找出你制备的注射剂中出现废品的原因。

实验六滴眼剂的制备
日期
姓名
合作者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操作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记录并整理实验结果:将滴眼液质量检查结果填入表6-1中,并分析产品质量情况,讨论废品产生原因。

表6-1 产品质量情况
合格(支)不合格(支)
澄明度
产品应得数(支)
产品实得数(支)
成品率(%)
六、思考题
1.氯霉素滴眼液中的硼酸和硼砂起什么作用?
2.滴眼剂中选择抑菌剂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3. 对于不耐热药物的滴眼剂应采取什么方法灭菌?
4. 滴眼液制备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怎样控制其质量?
实验七颗粒流动性的测定
日期
姓名
合作者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操作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1. 将测得锥体高、底半径计算得休止角,填入表7-1中。

表7-1休止角测定结果(n=3)
润滑剂重量*r h tanαα
硬脂酸镁
滑石粉
微粉硅胶
空白颗粒
空白颗粒的混合粉末0.10 0.30 0.50 0.70
0.90
1.00
2.00
3.00
4.00
5.00 0.10 0.30 0.50 0.70 0.90
*每50g颗粒中加的润滑剂或助流剂的重量
2.以休止角(α)为纵坐标,润滑剂或助流剂用量为横坐标做图,确定最佳用量。

3. 讨论粉末与颗粒的流动性,以及在颗粒中加入润滑剂或助流剂后,改善颗粒流动性的情况。

五、思考题
1.颗粒的流动性在片剂的制备中有何意义?
2.分析上述颗粒流动性测定结果与辅料性质的关系。

3.若颗粒粒度不同,对于休止角和流动速度有何影响?
实验八片剂的制备
日期
姓名
合作者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操作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1.阿司匹林片处方与处方分析
外观
片重差异
溶出度
硬度(kg)
结论
2.维生素C片处方与处方分析外观
片重差异
崩解时间
硬度(kg)
结论
3.维生素B1片处方与处方分析
外观
崩解时间
含量均匀度
硬度(kg)
结论
五、思考题
1. 湿法制粒制备阿司匹林片为何加枸橼酸?可否加硬脂酸镁作为润滑剂?
2.片剂的质量检查项目有哪些?
3. 小剂量片制备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4. 小剂量片的处方组成、工艺过程及质检标准与大片有何不同?
5. 若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片剂,是否需要检查片重差异?
实验九软膏剂的制备
日期
姓名
合作者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内容与操作
(一)油脂性基质的水杨酸软膏制备
1.处方及处方分析
2.主要操作与注意事项
(二)o/w乳剂型基质的水杨酸软膏制备
1.处方及处方分析
2.主要操作与注意事项
(三)w/o乳剂型基质的水杨酸软膏制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