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长季节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南方
版)
番茄又名西红柿,原产于南美洲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约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传入我国,近几十年发展迅速,在我国山东、辽宁、江苏、浙江、广西等有大面积种植。
番茄是一年生茄科草本植物,器官分为花、茎、叶、根、果实等,番茄果实营养丰富可口,是深受人们喜食的一种蔬菜。
番茄种植已成为一些地区农业主导产业,尤其是利用塑料大棚、日光温室进行反季节栽培,使之能在冬春淡季供应市场,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番茄不同生育期对温度的要求是:
发芽期适宜温度
25-30℃
幼苗期适宜温度
白天25-30℃
夜间10-15℃
开花坐果期的适宜温度
白天20-28℃
夜间15-20℃
结果期的适宜温度
白天24-28℃
夜间15-20℃
番茄属中温性蔬菜作物,在适宜的温度下,可以常年生长,根据番茄的生长特性,结合我国南方冬季温暖的有利气候条件,进行番茄
的“六改”超高产长季节栽培。
“六改”即:一、改有限生长型品种为无限生长型品种,二、改短季节栽培为长季节栽培,三、改直蔓上架为斜蔓上架;四、改密植为合理密植栽培,五、改短货架品种为长货架品种;六、改6米大棚为连栋竹架简易塑料大棚。
使种植期延长至11个月,亩产量在万公斤以上,形成“种一茬,长一年”的省工省本、高产高效的周年种植方式。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番茄在浙南地区的具体栽培方法:
(一)品种的选择
番茄育苗期正处在高温多雨季节,而且秋季温度由高到低,后期天气寒冷,不利于番茄生长和果实成熟。
因此,应选择较抗病毒病,耐热又耐寒,生长势强,边续座果能力佳,不易裂果,高产果商品性好,结果集中的无限生长类型品种,如好韦斯特、吉朗达、倍盈等。
(加品种图片)
(二)培育壮苗
1、种子处理。
用55-60℃温水浸种10-15分钟,不断搅拌,当水温降至30℃时再浸泡4-6小时,可预防真菌病毒,或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2小时,或用100倍福尔马林浸种30分钟。
2、浸种催芽。
在28℃水温中浸种8-12小时,种子拌细砂或育苗基质28-33℃催芽72小时,待种子有2/3出芽即可播种。
3、营养土配制:
营养土配制原则:
①床土富含有机质,保肥、保水、透水性好。
②苗期营养元素要完全,氮、磷、钾、钙、镁等主要元素,还需微量元素。
③土壤保持中性。
④床土无病原菌、虫卵、草籽。
4、播种
一般选择在9月上旬播种。
一般采用传统育苗或穴苗盘育苗。
⑴传统育苗。
选择地势高的苗床整平,浇透水后每10平方米用过磷酸钙2.5kg打底,种子拌育苗基质或营养土稀播,一般每亩用量2200-2500粒。
播种后用育苗基质或营养土覆盖,播后要做好遮荫防曝晒,加强通风降温、防止高温,及时疏苗,育苗期间不浇水,但注意保墒,特别高温干旱时,可适量浇水,同时要预防病毒病。
⑵穴苗盘育苗。
番茄长季节栽培用的是国外进口昂贵的种子,为了便于集中育苗,减少育苗风险(传统育苗芽率不高,苗易受病虫的侵袭,易受秋季田间大水及暴雨影响),采用穴盘育苗是当今番茄育苗发展一大趋势。
穴盘规格有32孔、50孔、128孔等,根据需要选择不同规格,如用128孔育苗以后需要分苗于营养钵中,50孔或32孔则一次育大苗,但要控制苗龄,一般不超过一个月。
具体的育苗操作是:①穴盘育苗法 基质先平铺满穴于穴盘中,用空穴盘孔对孔对准平铺基质的穴盘压实基质至穴孔2/3处。
种子放在小碗或盘中,然后用镊子夹取或竹筷粘取一粒种子放入穴中,再覆盖基质至满穴,并用手或空穴盘整平穴面。
播种完毕后穴盘整齐摆放于通风阴
凉处,清水喷淋湿透。
盖上一层塑料薄膜,搭小拱棚覆盖遮阳网保墒。
②苗盘育苗法 首先番茄种子与基质拌匀,大约1000粒种子拌2.5kg基质,充分混合均匀,然后用未拌种基质清水湿润后铺入苗盘约1/2处。
最后撒播一层基质拌匀的种子,上面覆盖1-2cm厚的基质。
播种完毕后穴盘整齐摆放于通风阴凉处,清水喷淋湿透。
盖上一层塑料薄膜,搭小拱棚覆盖遮阳网保墒。
5、移苗(假植)
当幼苗长到2叶1心时,分苗于营养钵中,营养钵的营养土可采用育苗基质。
将营养钵整齐排列在畦面。
移苗后管理:移苗后,白天温度可保持20-25℃,夜间保持13-15℃。
头两天不要放风,使幼苗尽快长出新根,加快缓苗。
缓苗后白天控制在20-25℃,夜间控制在12-15℃。
6、苗期管理
①温度管理:播种后、出苗前的温度要高些,白天保持25℃,夜间不能低于20℃。
出苗后适当降温防止徒长,白天20-25℃,夜间17-18℃,子叶完全展开后可降至12-16℃,床土温度始终保持20-23℃,可促进根系生长。
②水分管理:要以控为主,促控结合。
出苗后覆一次干燥的床土,厚约2厘米,以保墒移苗,一直到移苗前尽量不浇水。
移苗前一天要浇一次透水,防止移苗时伤根;移苗后要浇透缓苗水,之后要控制水分,保证床土“见干见湿”同时注意阴天时不要浇水。
③苗期肥料:苗期施肥要有足够的有机肥,还应注意施用N、P、K 等化肥。
分苗后应追施氮肥。
幼苗生长到4-6片叶时,可用 0.3%的过磷酸钙或磷酸二氢溶液每10天根外追肥1次。
④苗期病虫害防治
苗期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根腐病、茎腐病、疫病等。
可喷洒3000-6000倍96%恶霉灵液喷洒,隔7天再喷一次。
虫害有地老虎、棉蛉虫、蚜虫等,地下害虫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浇灌苗床。
另外育苗期处于高温干旱季节,正是病毒病易发生流行季节,传播与烟粉虱发生有关。
防治方法:露地育苗覆盖防虫网,保护地育苗两头挂防虫网,并结合化学药剂防治,可用80%氟虫睛水分散粒剂10000倍
+2.85%爱多收6000倍液,或者40%啶虫脒8000倍+爱多收,或者70%艾美乐10000倍液加爱多收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