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中国公司海外并购的认识

对中国公司海外并购的认识

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认识
海外并购(Overseas Mergers & Acquisitions)的概念是由国内企业并购的概念引申而来的,企业并购一般是指兼并(Merger)和收购(Acquisition),根据并购涉及的产业组织特征,可以将并购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

海外并购的基本含义是一国企业为了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的整个资产或足以行使经营控制权的股份收买下来。

海外并购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企业,一国企业是并购发出企业或并购企业,另一国企业是被并购企业,也叫R 标企业。

这里所说的渠道,包括并购企业直接向目标企业投资,或通过目标国所在地的子公司进行并购两种形式。

支付手段,包括支付现金、从金融机构贷款、以股换股(Stock for Stock)和发行债券等方式。

企业海外并购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必然途径,是经济全球化下企业并购的跨国延伸,一般涉及到不同国家企业间的经济活动,其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远比企业国内并购深远。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第五次并购浪潮,此次并购浪潮的区域和行业分布广,大额并购的数量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也在迅速发展,企业相继走出国门实施海外并购。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有着其固有的特点。

一是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参与全球跨国并购的程度远远不够。

中国企业参与世界范围内的跨国并购程度不深,企业的国际化程度还远远不够。

绝大多数国内企业的战略仍然停留在狭小的国内市场竞争之中,没有能够采取或准备采取国际化战略,故而根本没有从企业整体战略角度出发去实施海外跨国并购。

二是中国企业对全球跨国并购活动的有限参与多为被动出售,而非主动购买。

有限参与跨国并购的中国企业也多为被收购方,成为外国跨国公司实施其全球战略的被动接受者。

四是对象集中,除一些资源性并购外,我国大多数非资源性并购都集中在欧美国家。

前几年,以并购中小企业为主。

五是借助外资,中国企业在并购中展现了熟练的国际融资技巧,充分利用外资进行企业的并购。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同样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一是我国有关海外并购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对外投资法律体系,国内市场也缺乏相应的咨询、担保等中介机构和融资手段。

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决策审批程序繁琐,效率低下,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跨国并购的顺利进行,使得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交易成本大大增加,结果使中国企业失去了很多难得的对外投资机会。

海外并购面临国际法律法规的适应问题包括东道国关于外国投资的法律规范以及国际商务行为需要遵守的法律规范。

中国企业从事海外并购行为上必须关注法律环境的快速变化趋势,采取适当的并购行为。

二是从盲目冲动到沉着理性。

面对各种搅局者,中国企业在评估监管风险与合规成本方面不容有丝毫懈怠。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意识到,要想成功“走出去”,仅凭雄厚的资本和优惠的收购要约远远不够,还需在掌握运用当地法律法规、参与资本市场和品牌公关等方面胜人一筹。

应该看到,中国资本仍处于“走出去”的战略机遇期。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总量仅 1.5%左右,这与中国经济、贸易地位和吸引外资规模远远不相称。

可以说,中国资本“走出去”的道路还很漫长,潜力无限。

更重要的是,在某些发达经济体持续疲软之际,西方企业对投资和市场的渴求不断撞击各种“中国投资威胁论”,意识形态的偏见可以搁置具体交易于一时,却无力抗拒主导产业资本重构、资源重组的市场力量。

影响海外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有很多。

一是政治因素。

长期以来,西方社会一直将和平崛起、高速发展的中国视为最大的潜在竞争对手。

以美国为例,美国人在文化心理上对中国企业存在着很深的偏见,除此之外,由于意识形态及“地缘”上的偏见,使得美国产生了一种对于国家安全的担忧。

二是法律因素我国对外资并购的行为规制的法律主要分散于《外商投资法》、《公司法》、《证券法》、《企业兼并法》中,仍存在许多弊端和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缺少专门的海外并购投资法律体系。

2.立法的层次不高法律效力低。

3.立法缺乏协调性。

4.投资主体范围狭窄,限制过多。

三是并购中的风险包括。

1.资产评估风险。

2.融资风险。

3.产业风险。

4.定价风险。

对于风险的防范主要有:1.理性对待海外并购,妥善处理非经济风险因素由于非经济风险因素众多,在不同国家、不同行业所面临的情况都不一样,这就要求我国企业首先要认真研究,对可能受到的各种非经济干扰因素作出系统评估。

要对目标公司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尽量减少信息不对称,选好项目后再进行海外并购。

2.增强管理层风险意识,健全财务风险预测与监控体系提高企业管理层的风险意识可以从源头上防范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

为了确保并购的成功,并购企业必须对目标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审查和分析,特别是从财务角度进行审查,确保目标企业所提供的财务报表和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及可靠性。

3.了解目标企业情况,加强经营管理为了防范经营风险,首先就要充分了解情况,在并购时选择可融性强、善于合作的目标企业。

在并购后,要对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的经营战略进行调整,使其目标一致,有利于实现并购后的协同效应和规模经济。

在并购的同时要建立风险管理体系,避免盲目扩张带来的经营不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