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计心理学主要知识点

设计心理学主要知识点

1.设计心理学是专门研究在工业设计活动中,如何把握消费者心理,遵循消费者行为规律,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最终提升消费者满意度的一门学科。

2.工业设计活动是处理人与产品、社会、环境关系的系统工程,可以称它为社会工程或文化工程。

(1、工业设计活动是观念设计的活动,也称元设计活动。

2、工业设计活动是综合创造的活动,研究产品技术功能设计和美学设计的结合统一。

3、工业设计活动是包容性的活动,自身的活动,各产品的造型、色彩、表面装饰、包装、装潢、商标等。

4、工业设计活动是以资讯为基础的,如:采集数据,采集消费者、企业、社会等满意度数据。

5、工业设计活动是一种整合企划活动,从产品构思到生产,从使用到销毁的全过程。

6、工业设计活动是文化活动,如:理解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把握消费者生活方式变革,提倡一种新的生活方式)3.消费者:是指任何接受或可能接受产品或服务的人。

(1、潜在消费者:是消费者具有的卖点和企业的现实卖点完全对位或部分对位,但尚未购买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

2、准消费者:是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已产生了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并形成了局部购买欲,但未产生购买行动。

3、显在消费者:是直接消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一个不满意的消费者能直接或间接影响40个潜在消费者)4、惠顾消费者:是常客(品牌忠诚,产品情结,服务到位)5、种子消费者:由常客进化而来,除自己反复消费外,还为企业带来新的消费者(忠诚性、排它性、重复性、传播性)4.消费者心理:是指消费者的心理现象。

共同性: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心理现象,表现为对产品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想像,对产品的好恶态度,从而引发肯定和否定的情感。

差异性:表现在他们对商品的兴趣、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的不同,必然产生不同的购买行为。

5.消费者行为规律:六个相互联系的行为过程:形成消费需求—产生购买动机—了解商品信息—进行商品选择—发生购买行为—评价所购商品。

6.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投射法。

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直接观察研究对象的言行表现,从而分析其它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方法。

(优点:自然、真实、可靠、简便易行、花费低廉,缺点:被动的等待)2访谈法:是透过访谈者与受访者之间的交谈了解受访者的动机、态度、个性和价值观念等的一种方法(结构式访谈:优点、节约时间,缺点:受访者容易感到拘束。

无结构访谈:优点,自然的交谈,缺点,费时费事,结果不准确)3,问卷法:是事先拟定出所有要了解的问题,列成问卷,交消费者回答,通过答案的分析统计研究,得出相应结论的方法(优点,同一张问卷可以测试众多的消费者)4、投射法:不让被试着直接说出自己的动机和态度,而通过他对别人的描述,间接的暴露出自己的真实态度和动机(优点,能较真实地反映出信息的准确性,缺点,花费的劳动和支出的费用较大)7.需要的概念:因为生理或心理上的缺乏而引起的紧张,为了减少这种不舒适的紧张状态的一种反应。

2.、消费者需要的特征:需要的多样性(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文化程度、年龄、名族和生活习惯不同)需要的发展性(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进步,产品的不断更新)需要的层次性(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社会需求,精神需求提高)需要的时代性(受到时代精神,风尚和环境的影响)8.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生理性需求(维持个体生存的最基本的需要、生活必需品市场心理)安全性需求(人们总希望有一个安全,有秩序的环境和生活保障、保健用品市场心理)社交性需求(即爱、情感和归属的需要、社交产品市场心理)自尊的需要(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享有较高的威望、享受类产品市场心理)自我实现需要(一种个性的需要,希望自己能充分发挥潜能,干一番事业、发展类产品市场心理)9.设计怎么满足需要:1、关注需要的多元化,2、关注需要的趋向性,3、研究生活需求的新模式。

10.动机的三要素(需要驱使、刺激强化、目标诱导)特征(购买动机的转移性、内隐性、模糊性、冲突性)11.生理性购买动机的表现(1、维持生命动机2、保护生命动机3、延续生命动机4、发展生命动机)感情动机包括情绪动机和情感动机(情绪:是由人的喜怒哀乐爱憎等情绪。

情感:是有人们的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情感引起的动机)特点(炫耀心理、好奇心理、异化心理、淙外心理、尊重心理)心理性购买动机(理智型、惠顾型、冲动型、保守型)12.双趋动机冲突;‘接近—接近型’指消费者个人具有两种以上都倾向购买目标(两台冰箱都很好,都想买,但只能取其中一种)。

双避动机冲突;‘回避—回避型’指个人面对两个以上想避免的目标。

(考生即不想用功,又不想落考)趋避动机冲突‘接近—回避型’指个人面临的目标,在想趋近的同时,又想避开。

(如有人喜欢吃甜品,又怕发胖)12.态度(是指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态度成分(认知、情感、购买行为)消费者购买态度类型(1、理智型消费者2、冲动型购买者3、价格型消费者4、想象型消费者5、习惯型消费者6、随意型消费者)态度的性质(1、态度不是先天遗传的2、态度必须有一个特定的对象3、具有相对的持久性4、态度是一种内在心理结构5、态度的核心是价值6、态度的一元化7、态度具有可变性)13.消费者态度的功能:1、适应功能:是指态度能使人更好地适应环境和避害2、自我防御功能:是指形成关于某些事物的态度,能够帮助个体回避或忘却那些严峻环境或难以正视的现实,从而保护个体的现有人格和保持心理健康3、知识或认识功能:指形成某种态度,更有利于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4、价值表达功能:是指形成某种态度,能够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

14.设计的微观分析:就是分析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内环境,即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个体要素,这些要素主要有(消费者的年龄、性别、个性和家庭)15. 儿童消费特点;1社会消费得到很大发展2转变为个性与独立的消费3自主建议性消费迅速发展。

青年消费特点;1消费能力很强,市场潜力大2消费意愿强烈,具有时代感和自我意识3消费行为易于冲动,富有感情性。

中年消费特点;1购买时注重商品的实用性,价格及外观的统一2理性消费远超过情绪消费,计划消费超过冲动消费3尊重传统,较为保守,对新产品缺乏足够的热情4注重商品使用的便利性,倾向购买能减轻家务劳动时间或提高工作效率的产品5消费需求稳定而集中,自我消费是压抑状态。

老年消费特点;1消费内容主要集中在饮食、医疗保健和娱乐方面2消费习惯比较确定,对产品的品牌忠实程度很高3追求方便实用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功能。

15.与消费者有关的是两性的记忆差异(女性擅长描述性的记忆,而男性则侧重于逻辑思维性的记忆)、思维差异(女性有较好的具体思维能力及形象思维能力,男性有较好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情绪差异(女性胆小多虑,男性勇敢大胆)个性差异(男性比女性更具攻击性、支配性、更富有自信心 .16.女性消费者的特点;1注重商品的外观和情感2注重商品的实用性和距离利益3注重商品的便利性和生活的创造性4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

女性最常见的5种情绪(自闭式、以他人为中心、悲观注意、强迫观念、愤怒发泄)男性消费者的特点;1注重商品质量、实用性2购买商品目的明确,迅速果断3强烈的自尊好胜心,购物不太注重价值问题。

男性的心理特点(购买动机、癖好、购买决策、价格心理、求便心理、自尊心理、做东心理、家庭消费观)17. 个性;个性是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本质,经常,稳定的心里特征。

气质是指某个人典型的表现于心理过程的强度,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

气质的4种类型(兴奋型。

活泼型、安静型、抑制型)18.家庭结构的三种类型;夫妻式家庭(没有孩子)、核心式家庭(加上后代)、符合式家庭(三代或三代以上)。

家庭生活周期;独身期、新婚期、父母期、父母后期和解体期。

18.所谓消费者心理的宏观分析,就是分析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外环境,即影响消费行为的社会因素。

这些要素主要有社会文化、社会群体、社会阶层和社会心理现象。

按生活体系类型,家庭可分为;1积极生活扩充型(革新意识强、休闲活动积极)2勤俭型(休闲活动消极)3自我规划型(过着有计划的充实生活)4保守型(革新意识弱)5享乐型6麻木型(无生活目标)19.旅游消费心理的三个特点(大众性、世界性、综合性)20.社会群体是指经常在一起活动交往,以实现个人或共同目的的个体组合的人群结合体。

主要是指工作群体、相关群体、朋友群体和购买群体。

社会群体的特征(1、经常性的社会互动2、相对稳定的成员关系、3、具有明确的行为规范 4、具有共同一致的群体意识)21.影响社会分层的因素主要是社会成员的经济收入、教育水准和职业。

社会阶层的特征(同质性、认同性、多元性、动态性)22.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投放市场开始,到它失去竞争能力,在市场上被淘汰为止的整个运行过程。

四个阶段(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导入期产品的特征(产品的新颖性、产品的独特性、产品的不稳定性、产品的扩散小)导入期的消费行为特点(购买人数极少,购买动机是求新、求美、求异、求胜,购买个性是独立型,购买年龄一青年人居多,性别以男性居多,购买方式带冲动性)23.成熟期的产品特点:产品的销售增加、产品质量稳定,投入批量生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24.成熟期的产品特点:鼎盛时期,产品定型,工艺成熟,渐趋老化2、产品销量增长缓慢甚至停滞3、产品价格趋向一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4、企业利润开始下降。

成熟期的消费行为(选择心理与产品设计、求廉心理总是占有重要位置、产品的销售量已趋近饱和。

25.衰退期的消费行为(期待变化的心理,期待降价处理)衰退期的产品特点(产品由新变旧、销售量迅速下降、利润下降、一亏再亏,回天无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