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九章制度变迁理论供给需求视角
第九章制度变迁理论供给需求视角
青 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制度安排
制度安排是支配经济单位变量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 方式的一种安排,它可能是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暂时的或 长久的。它相对于制度环境来说容易改变,本章出现的制 度变迁即指制度安排的变迁。
制度安排的形式与层次
制度安排形式分为三类:个人独自推进、大家自愿联 合行动和政府强制推行。
制度安排选择在哪个层次主要取决于各自收益和成本 的比较及受影响的团体的相对市场与非市场权力。
• 市场规模的变化 • 技术的影响 • 社会团体收入预期的改变 • 知识的积累及教育体制的发展 • 团体推动制度变迁的组织费用的变化 • 政府权力的影响
青 衣
制度安排的创新时间选择
• 诺思认为,从潜在利润的出现到使外部利润内部化的制 度革新之间间隔的时间可以根据某些可辨识的因素来确定, 虽然有许多因素会影响间隔时间的长度,但其中最重要的 因素是现存法律和现存制度安排的现状。
• 也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制度概念包括组织的含义,但是本 章中认为制度和组织是有所区别的,因此,本章中主要遵 循诺思对制度的定义
青 衣
可以从两个层次上理解制度,即制度环境和具体的制度安排 (1)制度环境
制度环境是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和分配基础的基本的 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 制度环境改变得相对缓慢,在分析制度变迁时,一般假设它 是不变的,视为一个外生变量。
青 衣
•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家的论述,制度变迁主体分为两个行动 团体:其一是初级行动团体,其二是次级行动团体。
• 初级行动团体发现制度变迁的机会并发起制度变迁,是制 度变迁的创新者、策划者和推动者,并且在实现制度变迁 的过程中创造新的收入;次级行动团体只是制度变迁的实 施者,不能创造收入,只参加收入的再分配过程。
青 衣
2、制度变迁
• 制度变迁是指制度创立、变更及随着时间变化而被打破的 方式。
• 制度变迁有两重含义:一是制度创新问题,二是如何从旧 制度安排过度到新制度的安排。
• 分析制度变迁不得不涉及到制度变迁主体和制度装置两个 重要概念。
青 衣
(1)制度变迁主体 对于制度变迁有没有主体,人们往往有两个极端的看法。 一种是认为制度变迁是自然演讲的过程,那么,制度变迁 就是无主体的或主体无意识的,人也是受某些因素决定, 与制度一起变迁的。 另一种则认为制度的变迁完全是由人的意识决定的,是人 们设计、选择的结果。
• 本文主要分析:规模经济、外部性、风险、交易费用 • 如果一种新的制度成功将利润内部化,总收入就会增加。
青 衣
(1)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不仅取决生产技术水平,还收制度因素影响
(2)外部性——外部成本与收益的变化 将外部成本和收益内部化以消除外部性的新的制度安排将 会增加社会的总收益
(3)克服对风险的厌恶 制度可以降低风险和减少不确定性
青 衣
(2)制度装置 • 制度装置是行动团体所利用的文件和手段,当这些装置应
用于新的制度安排结构中时,行动团体就可以利用它们获 得创新收入。 • 中国电信拆分改革中的移动通信牌照就是制度装置
青 衣
2、制度变迁的原因
• 有许多外部事件能导致利润的形成,在现有制度下,有些 利润是无法获得的,这类利润称之为“外部利润”。
青 衣
二、模型的主要内容
• 制度均衡和制度非均衡 • 改变潜在收益和成本的因素分析 • 制度安排的创新时间选择 • 制度变迁中的时滞
青 衣
制度均衡和制度非均衡
• 制度均衡:即指这样一种状态,在给定的一般条件下,现 存制度安排的任何改变都不能给经济中任何个人或任何个 人的团体带来额外的收入。
• 制度非均衡:指在存在潜在→利润并且潜在利润大于制度变 迁成本的情况下,人们对现存制度不满而意欲改变现有制 度安排的状态。
青 衣
一、模型的基本假定
1、新“经济人” 诺斯在坚持传统“经济人”分析的前提下,把利他主义、 意识形态、自愿负担约束和非财富最大化引入了“经济人” 的预期函数,使得这一假设更接近于人的现实行为。 诺思还强调了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
青 衣
2、诱致因素 诺斯的制度变迁模型假定制度变迁的诱致因素在于制度变 迁主体希望获得制度变迁的最大潜在利润(外部利润), 这种利润在现实制度安排中无法获得。 正是这种潜在利润的存在,才是制度变迁主体进行制度变 迁的根本性诱因。
• 制度的演变过程大致可表示为:制度均衡→制度非均衡→ 制度青均衡
衣
改变潜在收益和成本的因素分析
• 制度变迁的诱因在于潜在利润的存在,并且潜在利润应该 大于制度变迁成本,因而能够改变潜在收益和成本的因素 也是引起制度变迁的动力因素。无数事件都可能引起外在 于现存安排结构的利润产生,以下为几个因素:
青 衣
制度变迁中的时滞
• 时滞就是一种时间差,它是指某种活动从计划开始到产生 实际效果之间的一项时间间隔,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 念。诺思认为,可以把制度变迁中的总时滞分为四个部分。 但要注意的是,总时滞并不必然是各部分的加总,时滞长 短与否应在分析问题时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对待。
(4)市场失败和不完善市场的发展 市场失败和市场不完善所引起的潜在利润为制度创新提供 了作用空间,通过制度创新和降低交易费用,使市场更容 易运青作,增加社会净收益。
衣
第二节 诺思的制度变迁模型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更具一般性,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助 于解释或预测这些新制度安排形成的理论,并分析在制度 变迁中存在的时滞问题。
青 衣
在现存法律和制度安排状态中,又有三个特 别重要的方面:
1)不管什么时候,现存法律都会限制制度安排的演化范围 此外,居先的法律和其他安排结构的存在,不仅影响安排 革新的形态,而且还影响安排创新需要酝酿的时间。
2)现存的制度技术状态也以另一种方式影响着制度供给反 应的时滞。
3)发明是一个困难的过程,如果革新必须等新安排形式的 发明和出现,那么,新制度安排的供给时滞一定很长。
第九章 制度变迁理论: 供给需求视角
第一节 制度变迁:概念与原因 第二节 诺思的制度变迁模型 第三节 制度方式的比较 第四节 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
青
组成员:
衣
第一节 制度变迁:概念与原因
• 一、制度变迁的相关概念 • 二、制度变迁的原因
青 衣
一、制度变迁的相关概念
1、制度
• 诺思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 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 最大化的个人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