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装配式建筑及其发展

装配式建筑及其发展


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状况
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内容摘要: 建筑业转型升级 加快推进,工程总 承包模式、装配 式建筑、BIM 技 术应用等建设方 式全面推广,建筑 市场秩序更加规 范, 工程质量安全 水平明显提高,建 设成中部地区建 筑强市。
99
关于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
内容摘要: 2018 年起,总建筑面积 5 万平方 米以上的新建保障性住房项目,以 及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资的总建筑 面积 2 万平方米以上的新项目原 则上应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总 建筑面积 10 万平方米以上的新 建商品住房项目、总建筑面积 3 万平方米以上或单体建筑面积 2 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商业、办公 等应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建设;全 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面积 比例不低10% ,保障性住房及政 府和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实施装配 式建筑的面积比例不低于30% , 并逐年提高装配式建筑面积。到 2020 年,全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 建筑的面积比例达到 30% 以上。
内容
传统建造方式
设计阶段 施工阶段 装修阶段 验收阶段
设计与生产、施工脱节 现场湿作业、手工操作
毛坯房、二次装修 分部、分项抽检
以农民工劳务分包为主
管理阶段
追求各自效益
新型建造方式
一体化、信息化协同设计 装配化、专业化、精细化
装修与主体结构同步 全过程质量控制
工程总承包管理,全过程 追求整体效益最大化
26
三、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管控要点
整体方正,减小体形系数
平立面设计原则
开间模数化、标准化构件
大空间布置,灵活分割
27
凸窗、阳台、凹口处优化处理
立面简洁(优化琐碎线条造型)
三、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管控要点
c.一体化设计(技术前置)
建设单位协同:用地指标 要求、装配式要求、政策 奖励、概念方案
内装修设计协同 :内装部 品、设 备管线尺寸协调 专项设计协同: 门窗、栏 杆、幕
(四节一环保)。
运维
研发
标准化设计 以标准单元为基础
工厂化生产 装配化施工 一体化装修 信息化管理
以工厂制作为条件 以建造工法为核心 以建筑设计为前提 以信息技术为手段
运维
标准化 工厂化 设计 生产
设设计计
信息化
装配化
管理
施工
一体化
装修
施工
生产
通过技术前移、管理前移、价值前移、实现质量可控、周期可控、成本可控
13
第二部分
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内涵
14
二、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内涵
装配式建筑(建筑产业化)科学定义是: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
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 为主要特征,并在设计、生产、施工、开发等环节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实现建筑在建造过程中的工业化、集约 化和社会化,实现节水、节地、节材、节能和环保
装配式建筑及其发展
1
装配式建筑及其发展
目录
1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状况 2 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内涵 3 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管控要点 4 装配式建筑的成本影响因素 5 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
第一部分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状况
33
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状况
1、政策背景
国务院办公厅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
15
二、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内涵
1、为什么要发展装配式建筑?
主要基于: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建筑业目前仍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建造方式 相对落后的传统产业。传统粗放的生产方式已不适应当今时代发展要求。
落后生产方式突出体现在:
设计、生产、施工相脱节 — 建造的过程不连续 以单一技术推广应用为主 — 技术集成化程度低 现场以手工、湿作业为主 — 生产手段相对落后 依赖劳务分包粗放式经营 — 企业缺乏核心能力 以农民工低廉劳动力为主 — 工人技能和素质低 项目切块分割碎片化管理 — 工程难以高效组织
66
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状况
《“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
——建科[2017]77号 2017年3月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计划单 列市建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各有关单 位:
为切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 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和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 意见》(国办发[2017]19号),全面推进装配式 建筑发展,我部制定了《“十三五”装配式建筑 行动方案》《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管理办法》《 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本地实际,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关于加快发展成品住宅的指导意见
内容摘要: 培育3-5家大型建筑构部 件生产企业,探索建立一 批集研发、设计、生产、 销售为一体的建筑产业园 区和基地,初步形成建筑 产业现代化生产集群;建 筑产业现代化项目建设有 序推进,全省预制装配式 建筑的单体预制化率达到
15%以上。
88
内容摘要: 从2018年1月1日 起,全省所有巿、 县新开工建设商 品住宅,全部要 按照成品住宅设 计建设(不含4层 以下住宅及单套 面积大于200平 方米的住宅)
发展目的:
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生产方式的革命)。
11
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状况
2、发展的必要性
从国家战略发展要求: 一是,贯彻落实国家绿色发展理念需要。 二是,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和品质的需要。 三是,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需要。 四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产业、新动能需要。 五是,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需要。 从行业创新发展要求: 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具有革命性、根本性、全局性。
b.设计标准化
标准化平面图
构件种类标准化
PC外墙
拆分
拆分
外墙模具
1800 2500 3200
3900
标准化所占价值巨大,如设计方案不合理,至少增加1 0 - 3 0 % 造

根本途径:以 标 准 化 为 核 心 ( 少 规 格 , 多 组 合 ) 标 准化程度的高低,更多取决于建筑方案
25
窗洞模具
650 1200
方案报墙批预埋方式
初步设计
内装修设计协同:内装部品预留预埋点位 总包单位协同:施工措施留洞、预留预埋 构件厂协同:生产工艺要求 专项设计协同:门窗、栏杆、幕墙预埋
《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 》
——中共中央国务院 2017年9月
(八)提升建设工程质量水平
因地制宜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完善 绿色建材标准,促进绿色建材生产 和应用。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提 高建筑装修部品部件的质量和安全 性能。推进绿色生态小区建设。
77
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状况
关于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指导意见
44
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状况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
——中共中央国务院 2016年2月
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 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 达到30%以上。
55
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状况
《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 》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办发[2017]19号
12
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状况
对发展的认识总体概括为:
一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要从时代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及其重要性。 二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 要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发展装配式建筑的重大意义。 三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要求。 要从助力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战略选择。
18
二、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内涵
3、装配式建筑特征 装配式建筑的特征
标准化
设计
工厂化
生产
装配化
施工
一体化
装修
信息化
管理
“ 五化一体”建造方式
19
二、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内涵
4、发展路径
要通过“三个一体化”发展装配式建筑。
技术层面
建筑、结构、机电、装修 一体化
建筑设计的技术协同 解决产品问题
管理层面
设计、生产、施工 一体化
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状况
全国各地出台的指导意见及政 策措施主要概括为五 个 方 面 (各地执行情况不同)
1 强制规定
土地出让环节明确装配式建筑面 积的比例要求。
2 容积率奖励
外墙预制部分不计入建筑面积;或 给予差异化容积率奖励。
3 提前预售
提前办理《房地产预售许可证》
4 财政补贴或税费优惠
多种财政补贴方式支持;享高新技术企业优惠, 返还墙改基金和水泥基金,优先放贷,贷款贴息等。
1500
三、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管控要点
• 装配式项目,户型种类越少,理论上单方成本越低; • 结构规范允许高度范围内,建筑层数越多,装配式建筑优势越明显,其实质是标准化
与工期问题; • 平面设计:整体方正,减小体形系数,避免凹凸;开间模数化、标准化构件 • 平面设计: 标准化模块,少规格,多组合; • 平面设计:大空间,厚板结构,灵活分割; • 平面设计:凸窗、阳台、凹口处优化处理; • 立面设计:立面简洁(优化琐碎的墙体线条造型),减少三维墙体构件。
5 开辟绿色通道
在办理报建、审批、预售、验收相关手续时开辟绿色通道。
1100
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状况
发展目标:
国务院:10年左右时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 住建部: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15%以上。
其中:重点推进地区达到20%以上,积极推进地区达 到15%以上,鼓励推进地区达到10%以上。
《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国办发[2017]19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