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气分析标准流程
外科ICU
携手并进 聚力前行
3
足背动脉采血流程
外科ICU
携手并进 聚力前行
3
足背动脉采血流程
zzzzzzzzz进 针 角 度 及 直 径 部 位
足背动脉
20°~30°
0.25cm
腿伸直放平。 以内外踝连线中 点至第一跖骨间 隙的中点处,触 及足背动脉搏动 最强点。
外科ICU
携手并进 聚力前行
2
刺
采
② 另一只手,单手以持笔姿势持动脉采血器
血
③ 微移定位食指(不离开皮肤),暴露定位点
④ 与皮肤呈45°-90°角(针头斜面向上逆血流 方向)缓慢刺入,见回血后停止进针
⑤ 待动脉血自动充盈采血器至预设位置后拔针
外科ICU
携手并进 聚力前行
2
桡动脉采血流程
按
压
止 血
• 拔针后立即用干燥无菌纱布/
5-10
外科ICU
携手并进 聚力前行
2
采 血 器 的 准 备
桡动脉采血流程
1.6ml
先将动脉采血器 针栓推到底
再将针栓拉到预设位置
外科ICU
携手并进 聚力前行
2
侧 枝 循 环 检 测
桡动脉采血流程
阳性
表明尺动脉和桡动脉间 存在良好的侧枝循环 可用于动脉穿刺
外科ICU
携手并进 聚力前行
2
桡动脉采血流程
采 血 准 备
有足够的侧枝循环
压迫止血比较容易,不宜发生局部血肿
足背动脉
唯一一条经过二次氧合的动脉血管通路
保证血液供应 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外科ICU
携手并进 聚力前行
2
采血流程
外科ICU
携手并进 聚力前行2桡 Nhomakorabea脉采血流程
zzzzzzzzz进 针 角 度 及 直 径 部 位
桡动脉
45°~60°
0.36cm
病人腕部伸直掌心 向上,手自然放松, 穿刺点位于手腕横 纹上1〜2cm的动 脉搏动处。
1
避免动、 静脉混合
血误采
2
减少气体 对指标影
响
7
注意 送检时间
样本 质量控制
6
保证离子 值准确性
3
喷雾态添 加剂更易
混匀
样4本
合理抗凝
5
避免 溶血
外科ICU
携手并进 聚力前行
5 并发症及处理
动脉痉挛 1
2 血肿
血栓或栓塞 3
4 感染
5 6 血管迷走神经反应
动脉留置导管并发症
外科ICU
携手并进 聚力前行
参考值
35~45mmHg
临床意义
1、结合PO₂判断呼吸袞竭的类型和程度:
PO₂<60 mmHg, PCO₂<35 mmHg:I型呼吸衰竭 PO₂<60 mmHg, PCO₂>50 mmHg:II型呼吸衰竭
2、判断有否有呼吸性酸碱平衡失调 :
PCO₂>50 mmHg:呼吸性酸屮毒 PCO₂<35 mmHg:呼吸性碱中毒
参考值mmol/l
3.5~5.5 135~145 2.0~2.55
高值
>5.5 >145 >2.75
低值
<3.5 <135 <2.0
外科ICU
携手并进 聚力前行
检测适用人群
1 背景介绍
需对氧疗、机械通气等治疗 反应进行评估的患者。
12
需对血流动力学进行评估的 患者,如严重的出血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心肺复苏术等。
无菌纱布、无菌棉签等
冷却剂
如采血后20min内无法完成血气检测, 应准备容器加入冰水或其他冷却剂,将 温度保持在1-4℃低温
不能冷冻室保存
锐器盒
必须 具有容器盖和清晰的生物危害标识
外科ICU
携手并进 聚力前行
2
采血流程
患
者
身份识别
解释程序
患者评估
准
* 查对患者信息 如床号、姓名
* 耐心解释操作目的 和配合方法
使用玻璃采血器具或高密度塑料管材器具,以避免内外气体交换 • 样本在4℃下保存不宜超过1h
样本接收
接受条件: • 检测申请单(唯一样本识别号、采集日期和时间及其它信息) 拒收样本: • 缺标识和有明显缺陷样本(如明显气泡、可见凝块)
外科ICU
携手并进 聚力前行
4
质量控制
影响样本结果准确性的质量控制
外科ICU
携手并进 聚力前行 项目
参考值
二氧化碳结合力 (CO2CP)
22~31mmol/L
剩余碱 (BE)
±2.3mmol/L
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与SB相同
临床意义与SB相同 BE为正值时,缓冲碱(BB)↑ BE为负值时,缓冲碱(BB)↓
外科ICU
携手并进 聚力前行
项目
血清钾离子 血清钠离子 血清钙离子
1 背景介绍 2 动脉血气分析采血流程 3 标本的运送 4 动脉血气分析质量控制 5 动脉穿刺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6 采血人员安全防护 7 人员培训
外科ICU
携手并进 聚力前行
1 背景介绍
概念
动脉血气分析是通过对人体动脉血
液中的酸碱度(pH)、二氧化碳分压
(PCO2)和氧分压(PO2)等相关指标进行 检测,从而对人体的呼吸功能和血液酸
外科ICU
携手并进 聚力前行
项目
动脉血氧分压 (PaO2)
1 背景介绍
参考值
80~100mmHg
临床意义
判断机体是否缺氧及程度:
PaO2是缺氧最敏感指标
PaO2 60~80mmHg 轻度缺氧
PaO245~60 mmHg 中度缺氧
PaO2<45 mmHg
严重缺氧
外科ICU
携手并进 聚力前行
项目
动脉血CO2分压 (PCO₂)
3、判断有否有代谢性酸碱平衡失调 :
代谢性酸中毒:PCO₂↓,可减至10 mmHg 代谢性碱中毒:PCO₂↑,可升至 55mmHg
4.判断肿泡通气状态:
二氧化碳产生量(VCO₂>不变 PCO₂tW泡通气不足 PCO₂丨肺泡通气过度
外科ICU
携手并进 聚力前行 项目
参考值
动脉血氧饱和度 (SO2)
95%~98%
棉签按压5-10min止血
min
• 如患者正在接受抗凝药物治
疗或凝血时间较长,应在穿
刺部位保持更长时间的按压,
直至止血
外科ICU
携手并进 聚力前行
2
排
气
安全防护操作
针头部分单手弃至锐器盒
桡动脉采血流程
• 如存在气泡,应翻转采血器,以纱布或棉签遮挡 采血器上端,缓慢排出气泡
外科ICU
携手并进 聚力前行
血液酸碱度 (pH)
7.35~7.45
临床意义
轻度低氧血症:50mmHg≤PO₂<60mmHg
80%≤SO₂<90%
中度低氧血症:40mmHg≤PO₂<50mmHg
60%≤SO₂<80%
轻度低氧血症:PO₂<40mmHg
SO₂<60%
<7.35:失代谢酸中毒(酸血症) >7.45:失代谢碱中毒(碱血症)
外科ICU
携手并进 聚力前行
2
采血流程
物 品 准 备
消毒品
• 碘伏 • 安尔碘 • 2%葡萄糖酸氯已定乙醇溶液等
采血器具
• 推荐使用专业动脉采血器 • 若使用注射器,应选择浓度为100U/mL的肝
素稀释液为抗凝剂
手套
• 清洁或无菌手套
液态肝素钠,稀释导致细胞破裂 对PaCo2和HCO3-的影响较大 PH值是6.56,和血液未完全混匀 导致测定结果偏酸。
* 病情 * 意识状态
备
住院号
* 嘱患者平躺或静坐
* 体温 * 吸氧浓度 FiO2
* 检验申请单
5min
* 血压
凝血状态评估
* 评估患者是否存在
✓ 血小板数量和功能障碍 ✓ 凝血及抗凝血障碍 ✓ 纤溶障碍 ✓ 正在使用抗凝药物
* 如FiO2发生变化, 应等待至少20-30 min待稳定后再采血
* 若凝血功能障碍应 尽量避免股动脉穿刺
2
桡动脉采血流程
标
盖针帽
本
盖上隔绝空气的圆形针座帽
处
理
进行样本抗凝
颠倒混匀5次 掌心搓动5s
外科ICU
携手并进 聚力前行
2
肱动脉采血流程
外科ICU
携手并进 聚力前行
2
肱动脉采血流程
zzzzzzzz进z 针 角 度 及 直 径 部 位
肱动脉
45°~90°
0.49cm
病人上肢伸直稍 外展,掌心向上, 穿刺点位于肘横 纹上方的动脉搏 动处
手掌向上伸展手臂 腕部外展30°绷紧 手指自然放松
• 根据患者病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 • 必要时使用脉枕
外科ICU
携手并进 聚力前行
2
确 认 穿 刺 位 置
桡动脉采血流程
* 距腕横纹一横指(约1-2cm) 手臂外侧0.5-1cm处
* 或以桡骨茎突为基点,向尺侧移动1cm, 再向肘的方向移动0.5cm
* 以动脉搏动最强处为准
外科ICU
携手并进 聚力前行
2
戴 手 套
桡动脉采血流程
洗手 戴口罩
外科ICU
携手并进 聚力前行
2
消 毒
桡动脉采血流程
• 常规消毒患者穿刺区域皮肤 • 消毒范围>5cmⅹ5cm
• 消毒操作者非持针手部的食指2次
外科ICU
携手并进 聚力前行
2
桡动脉采血流程
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