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绿色建筑设计表和浙江省绿色建筑自评表2016

浙江省绿色建筑设计表和浙江省绿色建筑自评表2016

工程投资:万。
用地面积:平方米。
建筑面积:65446平方米。其中地上39648平方米,地下25798平方米
结构形式:框架结构。
开发与建设周期:2年
四、绿色建筑设计内容简介
绿色 建筑 设计 策划
项目定位:
建设目标:
设计方案概述:
技术策略:
前期调研:
其它:
总平 面设 计
场地规划及选址情况:场地设计维持原有地形地貌,项目选址安全可靠,场地内没有排放超标得污染源。
441
可再生能源产生发电比例
%
主 要 能 耗
电能设计总耗量(kWh)
3392
燃气种类
天然气
燃气设计总耗
量(Nm3/a)
592、6
燃油种类
燃油设计总耗
品 种 及 耗 能 量
量(t)
燃煤种类
--
燃煤设计总耗
量(t)
--
热力种类
--
热力设计总耗 量(t)
--
年能耗设计总量(tce)
单位面积能耗设计指标(tce/(m2、a))
表K、0、1项目编号:2015-37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盖章)
设计负责:项目设Leabharlann :项目校对:项目审核:
填表时间:
浙江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制 二〇一六年五月
77
一、工程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建设地点
建筑类型
□住宅■公建
建筑面积m2
65446
■新建□改扩建
地上建筑面积m2
39648
地下建筑面积m2
自然通风:公共建筑在过渡季典型工况下主要功能房间平均自然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2次/h得数量比例不宜小于60%。外窗应设可开启窗扇,其有效通风换气面积不宜小于所在房间外墙面积得10%。
围护结构:
(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或地方标准填写相 关表格)
二、关键指标设计汇总
指标
单位
填报数据
(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用地面积
万m2
2、0067
建筑总面积
万m2
6、5446
地下建筑面积
m2
2、5798
地下面积比
%
39、42%
透水地面面积比
%
建筑总能耗
tce/a
78
单位面积能耗
kWh/m2a
节能率
%
非传统水量
M3/a
0
用水总量
M3/a
70424、8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
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设置了空气能热泵热水系统;设置位置:屋顶;使用建筑面积:1186㎡;;设备检修要求:厂家负责运营调试检修。
空间合理利用:在满足使用功能得前提下,尽量减少交通等辅助空间得面积;充分考虑建筑使用功能、使用人数与使用方式等变化得预期要求,选择适宜得开间与层高。
日照与天然采光:该项目冬至日(即全年最不利日照工况)全天日照时数约9个半小时,太阳阴影范围主要集中在东北侧与西北侧。目标建筑仅在09:30前受到周边建筑遮挡影响,日照条件较好。夏季工况下,太阳阴影范围主要集中在东西两侧。目标建筑在07:30~16:30均受到较长时间太阳照射,得热量较大,日照充足。应充分利用天然采光,公共建筑主要功能房间采光系数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要求得面积比例不小于60%。
25798
建筑高度m
42、45
建筑容积率
1、871
建筑层数
地上10层地下2层
公建节能分类
甲类建筑
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结构安全等级
二级
抗震设防类别
丙类
抗震设防烈度
6度
结构形式
框架结构
空调形式
VRF空调
项目投资(万元)
34428万
可达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等级
(参照GB/T50378)
□无□一星级
■二星级□三星级
场地资源利用情况:项目容积率1、871,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满足公共建筑容积率指标;地下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为0、39,满足公共建筑开发利用指标。
用地指标:总用地面积为20067平方米,建筑容积率为1、871,建筑总占地面积为7020平方米,建筑密度为35%,绿地率为30、1%。
周边公共服务设施:广场场地可以向周边居民开放,游泳场馆、羽毛球场馆、健身房等体育设施得向社会开放。
透水地面:场地设置透水地面,面积:3915㎡;透水地面占室外场地面积比:30%;
既有建筑利用:地面无既有建筑。
2.地下空间利用:地下室层数:2层;面积:25798m2;
地下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Rp1为:128、56%;地下室设计了1、机动车停车位,供社会停车以及学校用车。2、自行车停车位。
其它:无
建筑 设计
被动节能设计策略:地下室做了采光窗以及光导纤维采光系统,来改善地下室得采光。
适宜得建筑朝向与体形:项目朝向为南偏东25、86度,未在适宜朝向范围,应采取补偿措施; 甲类公建各单一立面窗墙比均不大于0、7。
无障碍设计:设置了无障碍入口;无障碍通道;无障碍楼梯;无障碍厕所;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停车位。
场地雨水规划方案:合计衔接与引导屋面雨水、道路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并采取相应得径流污染控制措施;结合场地绿化景观进行雨水径流得积存、渗透与净化得设计,有调蓄雨水功能得绿地占总绿地面积比例达到30%,使得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55%。
1.景观绿化等:绿地率:30、1%;绿化面积:6040m2;设置位置:地面、地下室顶板、屋顶绿化。场地内80%植物产地与运输范围宜控制在500km以内,且不从原生态地区移植得大树。
%
0
建筑材料总重量
t
可再循环材料重量
t
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
%
可再利用材料重量
t
可再利用材料使用率
%
绿地率
%
可再生能源总量
tce/a
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
%
可再生能源产生得热水量
M3/a
1825
建筑生活热水量
M3/a
3690、0
可再生能源产生得热水比例
%
0、49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
万kWh/a
0
建筑用电量
万kWh/a
出入口公共交通:步行500米内有建成得公交车站点,场地出入口步行距离800米范围设有2条及以上线路得公共交通站点
室外环境(声、热、光、风):场地内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 得有关规定;建筑设计区域1、5m处夏季平均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热岛强度<1、5℃,区域热岛强度在舒适度得合理范围内;建筑及照明设计不产生光污染;冬季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小于5m/s,且室外风速放大系数在冬季典型小于2,所有建筑前后平均压差均小于5Pa;夏季场地内人活动区不出现涡旋或无风区。
建 筑 分 项 能 耗
耗能系统
设计年耗能量
(tce)
分项能耗占总能耗百分比
暖通空调系统
1696
照明、插座
1543
生活热水系统
生活给水系统
厨房炊事系统
电梯等运输系统
其她
其它指标说明:
三、工程概况(工程性质、工程投资、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结构形式、开发 与建设周期、解决得主要技术问题等情况)
工程性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