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梭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肝被膜触片中,常呈长丝状的腐败梭菌
腐败梭菌---组织触片
腐败梭菌---培养物涂片
产气荚膜杆菌(魏氏梭菌)---组织涂片
产气荚膜杆菌(魏氏梭菌)---培养物涂片
羊巴氏杆菌---组织触片
羊巴氏杆菌---组织触片2
羊梭菌病
流行病学特点
羊快疫
绵羊最敏感,山羊和鹿也可感染发病。6~18月龄羊发病。多 发于秋、冬、早春气候剧变时
羊肠毒血症 内外膜有出血点;小肠呈轻度卡他性炎症;脑膜血管怒张;肾内
可查出D型魏氏梭菌;尿糖阳性。
羊猝狙
病变主要见小肠一段或全部呈出血性肠炎变化,有的病例见糜烂、 溃疡;肾肿大,但不软;死后8h后尸检可见骨骼肌中气肿疽样的 病变(肌间出血,有气泡);体腔液体可查出C型魏氏梭菌
羊黑疫
皮下淤血显著,使皮肤呈黑色外观,故名“黑疫”。肝脏肿大坏 死,在其表面和深层有数目不等的灰黄色坏死灶,常被一充血带 所包绕,其中可查到肝片吸虫的幼虫;肝坏死灶可分出病原菌
羊梭菌病的预防
羊梭菌病死亡很快,常常来不及治疗,应以预防为主 1.降低动物的易感性 ⑴提高特异性免疫力:春秋两季定期注射羊梭菌三联四防
蜂胶灭活浓缩疫苗或羊梭菌三联四防浓缩疫苗 ⑵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如注意补充微量元素,定期驱虫
等措施 2.消除诱因: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羊只受寒。有霜期避免
羊快疫---真胃胃底黏膜弥漫性出血
羊快疫---真胃胃底黏膜出血性炎症
羊快疫---内脏出血
羊快疫---心脏出血
羊肠毒血症---软肾
羊肠毒血症---肾脏病变
羊肠毒血症---软肾
羊肠毒血症---淋巴结出血
羊黑疫--左心室心内膜炎症及出血
羊猝狙---小肠出血性炎症
羔羊痢疾---示尸体消瘦、脱水
羔羊痢
示羔羊倒地痉挛
羊梭菌病
主要剖检变化
羊快疫
真胃出血坏死性炎症,主要病变在幽门及胃底部;肠内充满气体, 黏膜也见充血、出血;胆囊多肿胀;如病尸未及时剖检,则尸体 迅速腐败;肝触片镜检见腐败梭菌。
肾脏质软如泥,触压即朽烂,故俗称“软肾病”;心脏扩张,心
的出现结晶尿、血尿、蛋白尿。
鉴别诊断(四)
⑴ 羔羊痢疾:
⑵ 羊沙门氏菌病:母羊腹泻后流产。病羊产下的羔羊多在1~7天内死亡。病 原为沙门氏菌。
⑶ 羊大肠杆菌病:新生羔羊剧烈腹泻,排黄、灰白色、带气泡或血液稀便, 常在1~2天内死亡;4~6周龄羔羊高热,神经症状,急性死亡。病原为大肠 杆菌。
羔羊痢疾
肛周被稀便污染,尸体脱水严重;真胃内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小
肠尤其回肠呈出血性肠炎变化,肠内充满血样物(俗称红肠子 病);病程稍长时见小肠或结肠黏膜出现直径多在1~2mm的溃 疡,溃疡周围有一出血带;实质器官变性或肿大
羊快疫---胆囊肿大充盈
羊快疫---十二指肠出血,肠内充满气体
羊快疫---十二指肠出血性炎症,肠胀气
⑷ 小反刍兽疫: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可达60%以上。病羊体温升高,流脓性鼻 液和泪液,拉棕色或黑色稀便,母羊流产。剖检见口鼻黏膜浅表性糜烂,盲 肠、结肠近端和直肠黏膜斑马纹状出血。
⑸ 口蹄疫:流行为秋开始,冬加重,春减轻,夏平息。羔羊死亡率达70%以 上,主因出血性胃肠炎和心肌炎。以在口鼻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 和糜烂为特征。剖检可见 “虎斑心”
羔羊痢疾---示肠道胀气,小肠后段出血性炎症
羔羊痢疾---膀胱粘膜出血,肠道胀气,小肠后段出血性炎症
羔羊痢疾---示胆囊充盈,肺出血,肠道胀气及炎症
羔羊痢疾---心肌出血
羔羊痢疾---示脾脏出血,肠胀气,小肠后段出血性炎症(红肠子)
羊梭菌病的临床诊断
肠毒血症---多发于春夏或秋冬换季。2~12月龄绵羊突然死亡,或倒毙 前四肢出现强烈的划动。剖检见肾脏质软如泥,触压即朽烂,故俗称 “软肾病”。
羊只采食霜冻牧草,在干燥的地方放牧 3. 消除传染源:圈舍和用具消毒,如使用三氯异氰尿酸或
二氯异氰尿酸钠和复合酚类消毒剂,交替使用。及时隔离 病羊,无害化处理病死羊的尸体
羊圈内潮湿泥泞
防疫意识淡薄1
防疫意识淡薄2
防疫意识淡薄3
棉籽和玉米
饲草发霉1
饲草发霉2
玉米发霉
某羊场堆放的羊饲料(棉籽壳)
(应与下列急性死亡羊病相鉴别) 炭疽---死后尸僵不全、迅速腹胀,天然孔出血,血色黑,
血凝不全。 肉毒梭菌中毒症---进行性骨骼肌麻痹,呼吸、吞咽困难,
流涎。 破伤风----肌肉僵硬,牙关紧闭,两耳直竖,木马样姿势,有
原发创伤。 恶性水肿---去势、分娩等外伤相关,局部发生急剧炎症,
气性水肿,并伴发热和全身性毒血症。 巴氏杆菌病---高热,呼吸困难,腹泻,大叶性肺炎,见黄
6.治疗或预防其他感染,如肠道菌和片形吸虫等。
病例
羊肠毒血症或羊快疫病羊,体重40kg。 po:灌服10%石灰乳 200ml,qd×1~2d。 iv gtt:① 0.9%氯化钠100ml+青霉素钠160万U+地塞米松2.5mg。
② 5%葡萄糖100ml+维生素K1 10mg+酚磺乙胺250mg。 ③ 5%葡萄糖100ml+肌苷100mg+维生素B6 100mg+维生素C
鉴别诊断(三)
有机磷农药中毒:瞳孔缩小。肌纤维震颤。阿托品和解磷定治疗有效。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中毒:可视黏膜发绀。血液酱油色,凝固不全。 毒鼠强中毒:摄入数分钟后突然发病。兴奋跳跃。强直性抽搐反复发作。 有机氟中毒:突然倒地,剧烈抽搐,心律失常,迅速死亡。尸僵迅速。 磷化锌中毒:食入后15分钟发病,窒息死亡。胃内容物有大蒜臭味,暗处
豆或胡桃大小化脓灶。脾不大。
鉴别诊断(二)
羔羊双球菌性肺炎---高热,呼吸困难,腹泻,肺炎。腕、 跗关节发炎肿大,跛行。脾肿大。
羊支原体肺炎---铁锈色鼻液,呼吸困难,口腔糜烂。肺切 面大理石样,纤维素性炎症,多单侧。胸腔内积液量大, 遇空气凝固。
羔羊大肠杆菌病---流黏性鼻液,体温高,呼吸困难,纤维 素化脓性关节炎。7日龄内羔羊发病,羔羊白痢。
羔羊痢疾---1周龄内的绵羊羔发病,腹泻初为灰黄色,后棕色,恶臭。 尸体脱水严重。小肠尤其回肠呈出血性肠炎变化,肠内充满血样物, 俗称“红肠子病”。
羊快疫---多发于秋、冬、早春气候剧变时。突然死亡,多为6~18月龄 肥胖羊只,尸体迅速膨胀,真胃胃底及幽门处黏膜出血或坏死性炎症。 肝触片镜检见腐败梭菌
500mg+三磷酸腺苷20mg。 ④ 0.9%氯化钠100ml+硫酸庆大霉素8万U。 ⑤ 5%葡萄糖200ml+10%安钠咖5ml。 ⑥ 0.9%氯化钠100ml+青霉素钠160万U。 qd×2~3d。 po:静滴完毕后灌服磺胺脒10g(或磺胺嘧啶5g),次硝酸铋10g,鞣酸 蛋白5g,凉开水100ml,混匀一次灌服,qd×2~3d。
羊巴氏杆菌病
羊巴氏杆菌病---巴氏杆菌病羔羊肺间质水肿、充血、出血
巴氏杆菌病羔羊大叶性肺炎,肺肝变,肠道炎症不重
羊巴氏杆菌病肺脓肿灶
羊巴氏杆菌病肺化脓灶及胸壁粘连
羊巴氏杆菌病肺脓肿及肺胸膜粘连
巴氏杆菌病羔羊脾不肿大及出血点
巴氏杆菌病羔羊脾出血点,但不肿大
巴氏杆菌病羔羊肾不肿大,有出血点
呈现磷光。 氢氰酸中毒:呼吸困难,呼出气体有苦杏仁味。可视黏膜呈樱桃红色。采
食富含氰甙类的植物。 食盐中毒:动物表现烦渴,流涎,体温不高。兴奋不安,盲目行走和转圈
运动,窒息死亡。 尿素中毒:尿素补饲不当或偷食。呼吸困难,强直性痉挛反复发作,胃内
容物有氨味。 磺胺类药物中毒:过量的磺胺药可引起共济失调、痉挛性麻痹。病程稍长
谢 谢!
⑹ 羊肠毒血症:
⑺ 羔羊消化不良:发病原因多为母乳营养不足,饥饿,缺水或断乳过早等。 临床表现为病羔精神差,腹泻。病羔体温多正常,剖检仅见胃肠卡他性炎症 ,心、肝、脾、肺及肾等实质脏器多无可见异常。
⑻ 寄生虫病:如双腔吸虫、消化道线虫或绦虫等感染,剖检可在消化道不同 部位发现相应的寄生虫。
这些传染病在病原学、流行病学、临诊表现等方面颇 易混淆。
梭菌是一类革兰氏阳性粗大杆菌,大小(0.6~2.5) ×(4~20)µm,为厌氧菌。
羊梭菌病
病原
羊快疫 腐败梭菌
羊肠毒血症 D型魏氏梭菌(D型产气荚膜杆菌)
羊猝狙 C型魏氏梭菌(C型产气荚膜杆菌)
羊黑疫 B型诺维氏梭菌
羔羊痢疾 B型魏氏梭菌(B型产气荚膜杆菌)
低洼湿地牧场
湖边湿地
羊梭菌病
主要临床症状
羊快疫 羊肠毒血症
常见病羊放牧时死在牧场上或清晨发现死于圈内;有的病羊死 前发生疝痛、臌气、眼结膜发红、磨牙呻吟、痉挛;口内流出 带血泡沫;排便困难,粪便中混有黏液、脱落的黏膜,有时排 黑色稀粪,间带血液。发病羊往往是营养状况较好的。
突然死亡,或发现症状后在2~4h内死亡;病羊死前步态不稳, 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全身肌肉震颤,倒地抽搐,角弓反张, 鼻流白沫,眼结膜和口黏膜苍白,四肢和耳尖发冷,发出哀鸣; 体温一般不高,病死率很高
某羊场使用的微量元素盐砖(舔砖) (主成分:未见铜绿颗粒;Se、Cu、I ?)
羊啃毛/食毛症
羊梭菌病的治疗
对于出现症状的病羊可采取治疗措施,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羊梭菌病 的抗菌治疗用药基本相同,有效药物主要有青霉素类、四环素类、林可 胺类、硝咪唑类和磺胺类。
对发病羊场的预防性抗菌给药非常重要,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盐酸多西环素、甲硝唑+硫酸新霉素/硫酸庆大霉素、利高霉素(盐酸 林可霉素+盐酸大观霉素)等药物。
羊猝狙---突然发病,剧烈痉挛,惊厥死亡。死亡8h后尸检可见骨骼肌中 气肿疽样病变。6~24月龄绵羊易感,多见于早春和秋冬的低洼、沼 泽牧场。
羊黑疫---春夏肝片吸虫流行的低洼牧场中2~4岁绵羊发病,体温升高, 突然死亡,皮肤发黑,肝脏发现黄绿色弯曲似虫的带状病痕或特殊坏 死灶中可查到片形吸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