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哈大铁路客运专线TJ轨道精调施工方案

哈大铁路客运专线TJ轨道精调施工方案

哈大铁路客运专线T J-1标轨道精调施工方案中国中铁二局2010.8目录1.施工概况 (3)2.施工方案 (3)3.精调前准备工作 (4)3.1轨道板的复测 (4)3.1.1复测仪器 (4)3.1.2轨道板精调复测流程图 (5)3.1.3轨道板的复测结果 (5)3.2扣件安装 (6)3.2.1扣件组成部分 (6)3.2.2扣件安装方法 (7)3.2.3扣件铺设顺序及要求 (10)3.2.4人员配置 (12)3.2.5施工使用机具 (12)3.2.6扣件安装注意事项 (13)3.3C PⅢ复测 (13)3.3.1复测前准备 (13)3.3.2C PⅢ复测 (13)4.轨道精调施工工艺及流程 (14)4.1工艺流程图 (14)4.2轨道精调施工工艺 (14)4.2.1施工准备 (14)4.2.2轨道几何状态检查 (15)4.2.3测量数据评估及调整量计算 (15)4.2.4现场调整 (16)4.2.5轨道复测 (18)4.3精调试验段情况 (18)4.4动态精调 (18)4.4.1.主要技术指标 (18)4.4.2.技术要点 (19)4.4.3检测调整 (19)5.人员及设备配置 (19)5.1人员配置表 (19)5.2测量设备及工机具配置 (20)5.3施工组织 (21)6.施工注意事项 (21)哈大铁路客运专线T J-1标轨道精调施工方案1.施工概况哈大客运专线T J-1标无砟轨道采用C R T S-Ⅰ型板式结构,扣件采用W J-7B(G)轨道扣件系统。

中铁二局无砟轨道精调自营海特大桥D K233+000开始,到鞍辽特大桥D K308+665.48结束,全段总长75.665双线公里。

计划9月初开始至11月中旬结束,总工期70天。

2.施工方案轨道精调工作一般是在长钢轨铺设放散、锁定结束后开展,分为静态调整和动态调整两个阶段。

静态调整阶段主要根据轨检小车静态测量数据对轨道几何状态进行不断完善的调整过程,包括对轨道线型(轨向和高低)进行优化调整,合理控制轨距变化率和水平变化率,使轨道静态精度满足规范要求。

动态调整阶段主要通过对动检车的数据进行分析,利用静态调整的方式对轨道进行调整。

通过两个阶段的调整,最终使得无砟轨道轨道状态满足动车组高速运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要求。

无砟轨道静态平顺度允许偏差3.精调前准备工作轨道精调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三项内容,轨道板的复测、扣件安装、C PⅢ复测。

3.1轨道板的复测为保证后期钢轨的铺设及轨道精调,轨道板灌浆后7天或砂浆强度达到0.7M P a 后,应及时对轨道板进行复测,复测方法主要采用螺栓孔速调标架的方法。

对复测结果进行分析。

复测内容包括:高程、中线位置,四角离缝。

序号检查项目偏差检查方法处理方法1 中线偏差4mm 全站仪、螺栓孔标架揭板2 高程偏差±4mm 水准仪揭板3 四角离缝10cm 钢板尺揭板4 凸台树脂厚度±10mm 钢板尺凸台凿除3.1.1复测仪器序号名称数量备注1全站仪1精度:1+1p p m 2工控机13测量标架44莱卡小棱镜6精调标架用5球形棱镜8测量C P I I I用6倾斜传感器27温度传感器18三脚架1坚固耐用9数传电台210供电系统2大容量锂电池组11显示器43.1.3轨道板的复测结果轨道板复测后,应与前期精调数据及时进行分析对比,若发现轨道板横向或高程偏差超过±4m m的轨道板,进行揭板处理。

3.2扣件安装W J-7型扣件最大特点是轨距可以无级调整。

但也因此带来了安装、调整的不便,增加了调整的工作量。

铺轨前线下单位应提前7天完成除轨下橡胶垫板和绝缘块以外所有扣件的安装工作。

3.2.1扣件组成部分W J-7型扣件由T型螺栓、螺母、平垫圈、弹条、绝缘块、铁垫板、轨下垫板、绝缘缓冲垫板、重型弹簧垫圈、平垫块、锚固螺栓和预埋套管组成,此外为了钢轨调高需要,还包括轨下调高垫板和铁垫板下调高垫板。

(见下图)弹条分两种,即一般地段使用的W1型和小阻力地段使用的X2型,W1型弹条的直径为14m m,X2型弹条的直径为13m m。

轨下垫板分为两种,即一般地段使用的橡胶垫板和小阻力地段使用的复合垫板两种。

小阻力扣件布置图绝缘块分9号和10号两种,正常安装时采用9号绝缘块,当绝缘块与铁垫板挡肩的缝隙大于1m m时更换为10号绝缘块。

绝缘缓冲垫板分2m m和6m m两种厚度,正常安装时采用6m m厚垫板,钢轨高低位置负调整时采用2m m厚垫板。

3.2.2扣件安装方法方案一:弦线法如轨道板安装平顺度较低,直线地段可采用通过全站仪放样铁垫板位置,每30m 放样一个点,中间通过弦线定位铁垫板。

使轨道板安装过程中偏差,在扣件安装过程中消除一部分,减少后期轨道精调工作量。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方案二:用定位销定位图一图二图三图四方案三:定位架安装图一图二图三图四三种方案对比序号方案名称优点缺点功效1弦线法定定位精度高测量工作量大日进度300m双线2定位销法体积小、质量轻、操作简便定位精度低于定位架日进度800m双线3定位架法安装精度高、轨距控制好体积大、成本高日进度300m双线3.2.3扣件铺设顺序及要求扣件铺设前应将预埋套管内的积水和杂质清除干净才能进行扣件的安装。

3.2.3.1安放绝缘缓冲垫板铺设6m m厚绝缘缓冲垫板,使垫板孔与预埋套管孔对中。

3.2.3.2安放铁垫板安放铁垫板,使轨底坡朝向轨道内侧(按铁垫板上的箭头方向)。

铁垫板的螺栓孔中心应与预埋套管中心对正。

3.2.3.3安放平垫块将平垫块放在铁垫板上,并使平垫块距圆孔中心较长一侧朝内。

3.2.2.4安放重型弹簧垫圈和锚固螺栓将锚固螺栓套上弹簧垫圈,旋入预埋套管中。

在锚固螺栓拧紧前调整铁垫板位置使铁垫板上标记线与平垫块上的标记线对齐,然后用可控制扭矩的电动扳手以300~350N·m的扭矩紧固锚固螺栓。

3.2.2.5安放T型螺栓平垫圈和螺母,紧固弹条3.2.4人员配置3.2.5施工使用机具3.2.6扣件安装注意事项3.2.6.1螺栓孔内不能有杂物及积水。

积水的冻涨会破坏预埋套管,使其失效。

3.2.6.2锚固螺栓必须用铁路专用的防护油脂均匀涂抹,每颗螺栓用量约20g,如不涂抹或涂抹不均匀会使锚固螺栓寿命降低。

3.2.6.3锚固螺栓的扭紧力必须达到300~350N.m,并使用可以测力的电动扳手安装,且用扭力扳手检查。

3.2.6.4铁垫板安装注意箭头朝向线路中心,保证轨低坡方向,如安装方向错误,造成钢轨扭曲,静态检测难以发现,动态检查造成动力学指标超限,铺轨之后改正困难。

3.2.6.5轨下橡胶垫板一定要落槽,防止钢轨空吊,影响动检结果。

3.3C PⅢ复测3.3.1复测前准备3.3.1.1对于已经分区段建网测设完成的C PⅢ控制网,应编写C PⅢ建网技术总结报告,汇总C PⅢ控制点成果。

3.3.1.2C PⅢ控制网复测前,应先检查原建网的C PⅢ控制点是否存在毁坏,对已毁坏的C PⅢ控制点进行恢复。

3.3.2C PⅢ复测3.3.2.1C PⅢ平面网复测采用的网形和精度指标应与原测相同。

C PⅢ点复测与原测成果的X、Y坐标较差应≤±3m m,且相邻点的复测与原测坐标增量△X、△Y较差应≤±2m m,采用原成果。

较差超限时应分析判断超限原因,确认复测成果无误后,应对超限的C PⅢ点采用同精度内插方式更新成果。

3.3.2.2C PⅢ高程复测采用的网形和精度指标应与原测相同。

C PⅢ点复测与原测成果的高程较差≤±3m m,且相邻点的复测高差与原测高差较差≤±2m m时,采用原测成果。

较差超限时应分析判断超限原因,确认复测成果无误后,应对超限的C PⅢ点采用同级扩展方式更新成果。

3.3.2.3C PⅢ平面网复测应联测与原测相同的C PⅠ、C PⅡ控制点(包括加密C P Ⅱ控制点),当C PⅠ、C PⅡ控制点破坏或不满足联测精度要求时,应采用稳定的C P Ⅲ点原测成果进行约束平差。

4.轨道精调施工工艺及流程4.1工艺流程图4.2轨道精调施工工艺4.2.1施工准备4.2.1.1组织培训,使参与轨道精调人员全面掌握轨道精调的工艺、程序和标准。

4.2.1.2全站仪、轨距尺和精调设备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校,否则采集数据不准,给后续施工带来困难。

4.2.1.3检查钢轨扣件的完好性。

对缺损件进行更换,提前用内燃螺栓扳手完成对钢轨扣件的复紧。

4.2.1.4对精调线路每块轨道板进行编号。

如:2392261,表示里程为D K239,第226块轨道板的第1个承轨台。

4.2.2轨道几何状态检查4.2.2.1将C PⅢ控制网成果及无砟轨道线型数据输入轨检小车系统软件。

4.2.2.2为保证外业数据的真实可靠,轨检小车外业采集数据应在阴天或夜间进行。

作业环境温度在-10℃—+40℃,风速≤4级的环境内作业。

采集方法对应承轨台位置,采用“隔一测一”的方法,对钢轨进行测量,每次测量长度不宜超过80m,连续测量不小于300m,前后两次测量的搭接区不少于5个测点。

4.2.3测量数据评估及调整量计算4.2.3.1将外业采集数据导入长轨精调软件,根据:“先轨向,后轨距”、“先高低,后水平”、“先整体,后局部”。

的原则进行调整。

4.2.3.2对计算的调整量进行核对优化后形成正式“调整量表”,用于指导现场调整。

平面位置:实际位置位于设计位置右侧时,偏差为正,调整量为负。

轨面高程:实际位置位于设计位置上方时,偏差为正,调整量为负。

4.2.4现场调整现场调整对照调整量表,按“先高低,后水平;先方向,后轨距”的原则进行精调施工。

每个作业面为提高工作效率宜分为两个调整小组,一组高程,一组轨向。

4.2.4.1根据调整方案和对应的轨枕号首先用石笔在钢轨表面或轨腰处标记调整件的型号。

标示要有专人复核,字体要规范,不能潦草。

4.2.4.2根据现场的标示,把调整垫片准确无误的摆放在轨枕台的两侧。

调整垫片摆放要有专人复核,摆放要整齐,以便于更换。

4.2.4.3钢轨高低位置调整范围-4—+26m m,施工调整范围-4—+6m m,可按下表选用所需厚度的绝缘缓冲垫板和调高垫板进行调整。

4.2.4.4高程调整,不能两个钢轨同时松开,应先固定一根钢轨作为参照,松开另外一根。

每次松开扣件数量不得连续超过5个扣件。

松开扣件之前应先用电子道尺检查轨距、水平相对关系并记录读数确定调整后的数据,用以检查调整是否到位。

①钢轨高低位置正调整时,采用轨下调高垫板进行,应先松开弹条,取出绝缘块,提升钢轨,在轨下垫板和铁垫板之间垫入所需厚度的轨下调高垫板。

轨下调高垫板的总厚度不能超过10m m,数量不得超过2块,并应把最薄的垫板放置在下面,以防轨下调高垫板窜出(当调高量需要0.5m m级别时,可贴近铁垫板承轨台面加垫0.5m m 厚轨下调高垫板,数量可为3块)②钢轨高低位置负调整时,应先卸下锚固螺栓提升钢轨,将铁垫板下6m m厚绝缘缓冲垫板更换为2m m厚的绝缘缓冲垫板钢轨复位后检查轨距和轨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