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部编初中中考 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

新部编初中中考 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

新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一、中考语文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1.阅读《高大上的“正”字计数法》,回答1-4题。

高大上的“正”字计数法沈碧①苏格兰公投落下帷幕之际,吸引人们眼球的不仅仅是票选的结果,更有英国人那奇葩的计票方式。

从新闻照片里可以清楚地看到,统计选票的人竟然是在纸上一条条地画竖杠杠,视觉效果非常凌乱。

这引得人们议论纷纷:“想不到发达国家竟然采取这种刀耕火种的计数方式。

” “这不数着数着就乱了吗?”②对比之下,我国的“正”字计数法立刻显得又机智又高端。

这个方法广泛流行于庙堂之上和群众之间,为大家所喜闻乐见。

五笔一字,整齐划一,视觉效果简洁明了,能够大大提高统计效率。

相信很多小伙伴从小学选班委开始就用“正”字计数,一路画“正”直到现在。

③这么好用的方法,究竟是谁先想到的呢?“正”字曾经是古代大数单位之一。

汉代《数术记遗》中记载的大数有:亿、兆、京、垓、秭、壤、沟、涧、正、载。

又因为“数有十等,若言十万曰亿,则十亿曰兆,十兆曰京也。

”以此类推,“正”代表一个相当大的计数单位,是10的40次方。

④“正”字计数法的使用,要追溯到清末民初的上海。

旧上海,起初进戏园看戏是由服务员领座,善写计数的服务员将卖座情况写在“大水牌”上。

由于时间紧,怕误记,为了稽核总数,每满五个看客,就写一个“正”字。

后来看戏的人增多,戏园规模扩大,这种方法被戏票所取代,但“正”字的计票方法却被商家和选举计票所借鉴,广泛应用起来。

⑤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也开始采用这种计数方法。

此前的江户时代,他们曾使用“玉”字来计数,同样是五个为一个单位。

从解剖学角度来说,由于绝大多数人生来就具有十根手指,因而在进化史中促成了十进制的广泛采用,而五画字和五画符号便于十进制计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被使用过。

但在所有五画字中,只有“正”字字形规矩简洁,只由横竖构成,没有哪两笔首尾相连,甚至连每一划的长度都大致相等。

所以,作为计数符号,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

⑥“正”字的含义相当正能量。

它的本义是平正、不偏斜。

在词典中“正”的含义很多,大多都是褒义,如正直、正大光明、正人君子、刚正不阿……足见人们对“正”字的喜爱。

同时,它也有着“匡正”“正确”的含义,是人们表达信任的基准。

⑦在投票选举中,人们最希望的是公平公正。

“正”字计数不仅字形方正简洁,还满足了人们对“执行公正”“品行端正”的美好想象,寄托着人们对选举的信心和希望。

从外形到内涵,“正”字都是完美的计数工具,无怪乎人们称赞它是高大上的计数方法了。

(选自《知识窗》有删改)(1)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2)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第⑤段中加点词语“绝大多数”能否删掉,为什么?(4)结合全文,谈谈“正”字计数法的优点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任意两点即可)【答案】(1)吸引读者,增强阅读兴趣;引出说明对象。

(2)列数字,用具体准确的数字说明了“正”代表了一个相当大的计数单位。

(3)不能删掉,“绝大多数”从数量上限制,表明了大部分人生来就有十根手指,但不排除有特殊情况。

去掉后就表明所有的人生来就有十根手指,过于绝对,与事实不符。

“绝大多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示例:①这个方法广泛流行与庙堂之上和群众之间,为大家所喜闻乐见。

②五笔一字,整齐划一,视觉效果简洁明了,能够大大提高统计效率。

③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的上海。

④“正”字的计票方法被商家和选举机票所借鉴,广泛应用。

⑤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也开始采用这种计数方法。

⑥ “正”字的含义相当正能量。

【解析】【分析】1.说明文以事例开头,其作用一般可以从提出说明对象、激发阅读兴趣、引出说明内容、丰富文章内容等方面来概括。

2.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间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

本题要注意是间划线句的说明方法,而不是本段的说明方法,本段除了列数字外,还有举例说明。

3.在文中找到句子的位置,根据前后文意,点明“绝大多数”一词的表达作用,比较辨析有无此“绝大多数”一词语意的变化,从而说明此词的作用即说明了什么间题,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方面评述词语的表达作用,要使用评价语“准确说明”。

4.阅读全文,了解文章有关“正”字计数的内容,抓住作者评述性的语句如“只有“正”字字形规矩简洁”、“‘正’字的含义相当正能量。

”等从人们的喜爱、使用的历史、使用的频率、“正”字的含义等方面一一概括。

2.阅读下面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节选的文字,回答1-2题。

保尔又问那女子:“您呢,女公民,您也拒绝干活吗?”但是,霎时间他愣住了,因为站在他面前的竟是她。

她好不容易才认出这个衣衫褴褛的人就是保尔。

保尔身上穿着又破又旧的短褂,脚上穿着两只稀奇古怪的鞋子,脖子上围着一条脏毛巾,脸好久没洗了。

只有他那双眼睛,还跟从前一样炯炯有神。

这正是他的眼睛。

就是这个像叫花子一样的衣衫褴褛的人,不久以前还是她所爱的!世事变化得多么快啊!(1)站在保尔面前的女子是________ ,保尔认为她现在的缺点是________ 。

(2)________ 工作使保尔如此“衣衫褴褛”?阴冷潮湿的工作环境使他染上________ 和________ 疾病。

【答案】(1)冬尼娅;个人主义,爱出风头,爱慕虚荣,贪图安逸生活(2)筑路;伤寒;肺炎【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重要人物的了解,联系相关的情节回答即可。

3.片断阅读。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

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1)在这之前,作者斯诺见到了________。

(2)斯诺在那一刹那间对毛泽东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但是全文斯诺对毛泽东还进行过其它评价,请说说斯诺对毛泽东的其他两个印象。

【答案】(1)周恩来(2)毛泽东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没有官架子,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有幽默感,生活简朴,廉洁奉公,吃苦耐劳等等。

【解析】【分析】《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1)根据对《红星照耀中国》的积累可知,经由周恩来引荐,斯诺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

(2)在斯诺笔下,毛主席是一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苏区人民拥护他,他生活简朴,廉洁奉公,吃苦耐劳,他这种以身作则,与民同甘共苦的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故答案为:⑴周恩来⑵毛泽东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没有官架子,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有幽默感,生活简朴,廉洁奉公,吃苦耐劳等等。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考查的形式是填空题,考点是重要的情节,要求考生在平时阅读名著要认真仔细,要尽量阅读原著。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名著内容的掌握情况。

考生要熟读文本,掌握名著的内容,注意对名著经典内容、精彩片段、人物形象等理解和掌握,解答时要结合名著的内容进行作答。

4.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

【A】26岁就成了广州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领袖人物,被任命为著名的黄埔军校秘书,做了布留赫尔将军的亲信,布留赫尔将军当时是黄埔军校的第一号俄国顾问,现在是苏联远东红军司令。

对当时担任黄埔军校校长的【B】来说,这个年轻的共产党员是个克星。

但是【B】还是不得不任命他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那是因为【A】在激进的学员中间影响很大。

(1)在上段文字中,【A】是________;【B】是________。

(2)“第一号”在文段中的意思是:________。

(3)请把文段中画线句子改为反问句。

(4)请结合原著回答:你认为【A】是个什么样的人?【答案】(1)周恩来;蒋中正(蒋介石)(2)犹言第一流,形容程度上达到极点,说明布留赫尔将军是当时黄埔军校中最岀色的俄国顾问。

(3)对当时担任黄埔军校校长的【B】来说,这个年轻的共产党员难道不是个克星?(4)示例:他有一种吸引力,羞怯,有个人魅力,有领袖的自信。

他是一个儒雅的革命者,是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

他态度温和,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

【解析】【分析】(1)这段话出自《红星照耀中国》,根据对这本书人物形象的积累答题即可。

(2)“第一号”的本义是:第一流。

形容程度上达到极点。

结合语境分析,布留赫尔将军当时是黄埔军校的第一号俄国顾问,也就是说布留赫尔将军是当时黄埔军校中第一流、最出色的俄国顾问。

(3)要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要遵循的一个原则是不能改变句意,改写时要加上反问词,如难道等,要把肯定(否定)的陈述句变成否定(肯定)的反问句,句末要加上问号,语句要通顺。

(4)根据对《红星照耀中国》人物形象的积累答题即可。

故答案为:⑴周恩来,蒋中正(蒋介石)⑵犹言第一流,形容程度上达到极点,说明布留赫尔将军是当时黄埔军校中最岀色的俄国顾问。

⑶对当时担任黄埔军校校长的【B】来说,这个年轻的共产党员难道不是个克星?⑷示例:他有一种吸引力,羞怯,有个人魅力,有领袖的自信。

他是一个儒雅的革命者,是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

他态度温和,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

【点评】⑴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和积累的能力。

名著阅读主要考查《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古今中外名著的阅读情况。

从考查角度讲,名著阅读主要是从作家、作品、阅读体验与评价等方面进行考查。

要做好这样的题就要做到以下三点:①要认真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文学原著;②要学会对相关知识如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故事背景等进行梳理,然后认真记忆;③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和训练。

⑵本题考查词义的理解能力。

被考查的词都比较常见,这类题目在于考查对词语(含成语)的辨识运用能力,要求学生联系语境和生活实际来理解词义。

⑶本题考查学生句式转换的能力。

答题时要注意,无论句式怎么转换,句子的意思不能变。

⑷本题考查对名著积累能力。

做此题时,要求学生对名著的精彩片段要有真正的阅读体验和感悟,对精彩情节要反复阅读。

记准名著的名称,作者、作答人物及其相关的故事情节。

5.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二松树金龟子法布尔①我特别感兴趣的是,松树金龟子有音乐天赋,连雌虫也一样能唱歌。

雄虫是不是靠唱歌来召唤、引诱异性呢?是不是雌虫也用歌声来呼应雄虫的歌声呢?在通常的情况下,双双快乐地生活在松树枝头,它们是有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对唱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