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
乌鲁木齐市第三小学刘丽娜
一、教材分析
《在幻灯片中插入“自选图形”》这一课是清华大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实验教材小学四年级下册的第6课,这一课1课时。
今天我说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插入“艺术字”的前提下再进行对“自选图形”的插入并进行修饰的内容,所以在幻灯片中插入“自选图形”是本课的重点,但不是难点,但在整个教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对象分析
四年级小学生有特定的心理特征:好玩、好问、好奇,他们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不易理解,对具体的操作较容易接受,对通俗易懂的语言比较容易理解。
在学习本课之前,他们已学会插入艺术字、并对相应的工具按钮操作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认识。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自选图形和使用“设计模板”创建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方法、
2、设置自选图形的颜色和线条;
能力目标:
1、能制作图文并茂的幻灯片
2、初步培养学生综合编辑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鼓励学生与人合作、互相启发、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利用迁移规律学习新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在幻灯片中插入“自选图形”。
2、使用“设计模板”创建演示文稿。
难点:
1、使用“设计模板”创建演示文稿。
2、培养学生对图形的分析能力、对图形变化的空间想像能力。
五、教法与学法指导
本课综合选用任务驱动、讲练结合、演示法等教学方法,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把“自主学习——尝试”的思想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设计
1.引入
通常,一个好的幻灯片会有自己的主题风格,就像我们的日常着装。
请同学们讨论举例,说说在不同场合,我们需要搭配什么样的服饰?学生举例,教师通过幻灯片进行展示。
例如,上学要穿校服;运动会上,参赛队员要穿运动服;参加晚宴要着晚礼服等。
在不同的场合中我们要穿合适的服装,同样,幻灯片根据不同场合和内容也要有自己的主题风格。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如何给幻灯片快速设定风格和主题。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生活和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穿衣着装引入,将服装类型和幻灯片的风格主题进行类比和联想。
使得学生初步理解幻灯片模板的作用和意义,懂得设计出更加实用美观的幻灯片作品。
与此同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联想力。
2.新授
1)使用“模板”创建演示文稿
引导学生进行作品欣赏:
教师展示一个通过幻灯片模板设计好的幻灯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提出一下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教师提出问题:
问题1:想一想这组幻灯片有什么特点?
问题2:猜一猜如何制作出这样具有主题风格的幻灯片?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已有的经验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法,发现幻灯片的特征。
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和观察力。
通过假设,猜想和自己以往的经验分析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通过思考,回忆自己所学知识尝试解决新问题,具有温故知新之意。
演示:
教师通过微课演示模板创建过程,在需要强调的地方停顿,进行着重讲解并通过课件展示具体创建步骤:
1.新建
2.选择“已安装的模板/已安装的主题”
注意:通常幻灯片背景以明亮色为主,便于吸引读者。
深色背景的主题一般多用于设计类和图像类为主的幻灯片中。
3.确定
4.在幻灯片中添加内容
2)在幻灯片中插入“自选图形”(知识牵引)
通过之前已经学过插入艺术字和插入图片的方法,先让学生自己探索“自选图形”的插入方法。
学生先进行尝试性操作,小组合作思考并尝试编辑自选图形中的文字,背景色等。
学生探究自学之后,先由学生代表进行总结,归纳方法步骤,教师再通过微课进一步演示讲解。
在探究学习中,教师需给予提示:自选图形的插入和编辑在三年级文档编辑中学过,操作方法与幻灯片的操作方法相似,学生可通过回忆三年级所学内容,完成探究学习。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个体发展,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使得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新知识,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通过对三年级文档编辑中自选图形的回忆,进行牵引学习,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软件之间具有相同性。
通过学生自学,反馈,教师可从中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出现的问题,及时讲解,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印象。
3)练习巩固
本环节设置两个任务:
任务一:使用“模板”中的“视点”主题,创建一个新的演示文稿。
并在第一页中输入标题《服饰与场合》。
任务二:在创建的演示文稿中,新建一张幻灯片,插入自选图形——基本形状——折角形,编辑自选图形颜色,设置为蓝白渐变填充,类型设置为线形,方向设置为线形向上,渐变光圈为两个光圈。
拓展任务:在同一页中再插入“椭圆形”,填充服饰图片。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完成情况不同,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我增加了一个稍有难度的拓展任务。
完成速度较快的学生,可完成拓展任务,分层次教学。
所有任务都完成的学生,也可充当小老师帮助其他有困难的学生。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时间练习,巩固新知,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得。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编辑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任务的设置,考虑到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本堂课中都能有所收货,有所突破。
与此同时,鼓励学生互帮互助,既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精神,也可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3.交流成果,总结任务
学生在实践练习时,教师巡视检查,从中选择部分学生的作品。
对优秀作品或完成度较高的作品予以肯定和奖励,对于出现问题的作品,师生共同讨论并总结经验。
最后,由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教师通过课件加以补充和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