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护理事业的发展

中国护理事业的发展

中国护理事业的发展概况中国护理职业的出现中国护理教育的发展中国护理管理的发展国际交流概况中国护理职业的出现中国护理教育的发展中国护理管理的发展国际交流中国护理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早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主席就为延安护士会题写“尊重护士、爱护护士”、“护士工作有很大的政治重要性”的题词。

历任国家主席李先念、江泽民、胡锦涛均为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颁奖,历任国家总理周恩来、李鹏、朱镕基、温家宝曾在多种场合接见护士,历任中华护理学会名誉理事长邓颖超、陈慕华和历任卫生部部长,副部长都对护理工作提出具体指导意见。

从南格尔创立护理专业之日起,护理工作就始终与关爱生命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

我国广大护理工作者以严谨的工作态度、精湛的护理技术,兢兢业业地工作在护理工作岗位第一线,为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过去的20世纪,护理作为一门专业而确立,发展并走向成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由以治疗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整体的护理。

护理学的知识体系逐步建立与完善,护理学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进一步巩固,心理护理、病痛护理、专科护理、社区护理、老年护理、临终关怀等进一步加强,护理的科学性、实践性、人文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护理工作领域的拓展,工作内涵的丰富,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高,都将使护理工作在促进和维护人类健康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为新世纪护理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我相信护理工作必将为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中国护理职业的出现十九世纪末由西方传入,在沿海教会医院1887年麦克奇尼在上海妇孺医院培养护士1888年约翰逊在福州创办第一所护士学校护士的命名:钟茂芳女士提出“Nurse”由“看护”定名为“护士”,含有保护,养育之意.(钟茂芳.1909年毕业于英国伦敦盖氏医院护校,学成后回国,服务于天津北洋医院.是第一位担任中华护士会副会长的中国护士,第一位担任国际护士会荣誉副会长的中国人.)三.中国护理教育的发展1887年上海护士培训班1888年福州第一所护校1920年北京高等护士学校1934年纳入国家正式教育系统1950年纳入中等教育系统1952年高等护理教育停办1983年恢复高等护理教育我国初期的部分护士学校1900 上海同仁医院护士学校1901 九江丹福德医院护士学校1905 武昌美以美护士学校1906 北京协和医学堂护士训练学校1908 南京协和护士学校1911 长沙雅礼病护学校1912 福州马高爱医院护士学校1913 广州博济医院高级护士学校1914 德州卫氏博济医院护士学校1920 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1950年,全国第一届卫生工作会议上确定:医学教育实行高、中、初三级制,以发展中级医学教育为主,护理列为中级专业教育.1951年,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统一了中等卫生学校的名称、学制、课程和教学法;制定了医士、护士、助产士等专业教学进程表.1952年,我国停止高等护理教育,1984年又恢复高等护理教育.2000年我国121万护理人员其中92%以上为中专学历.教育层次基础教育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教育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层次(续)继续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学分成人自学考试中专护理教育的主体400 所占72.4%初中3-4 年高中2-3 年考取护士执照大专250 所高中毕业3 年未来人才培养的主体毕业考取注册护士执照本科178 所4-5 年硕士研究生始于1992年全国统考62所2-3年培养目标护理教育者护理研究者护理管理者临床护理专业人才博士研究生教育始于2004 年6所培养目标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较强的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能力学科带头人成人高等教育完全脱产或半脱产式教育大专/ 本科/ 硕士研究生(在职)成人教育考试继续教育学分培训班学术会议杂志医院讲座成人自学考试大专本科学士学位2007年底我国护士总数为154.3万人占全国卫生技术人员的26.1%全国平均千人口护士比例为1.18我国平均千人口医生比例为1.54医护比例为1:0.772005年卫生部调查:医院普通病房床护比为1:0.36 (0.26-0.45) 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现状护理人员不足难以保证护理质量与基础服务护士数量少:2007年注册护士大约154万人;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千人口注册护士比例平均为1.05,占世界第129位。

城乡差距大:全国80%的人口在农村,注册护士中只有16.93%医护比例低:2006年北京地区为1:0.97,而1998年全球平均医护比例为1 : 2.019四.中国护理管理的发展1914年我国开始护校和护士注册会考制度,1946年全国有护校394所,注册护士3万余人.1914 福州协和医院护校,上海仁济医院护校上海妇孺医院护校,汉口仁济医院护校1915 长沙湘雅医院护校,汉口普爱医院护校1924 东北三省一所1929 云南省一所1932 南京国立中央高级护校,陕西省一所1934 北京协和医学院护校,上海宏恩医院护校1909年成立了看护组织联合会,后称为中华护士会,也是中华护理学会的前身.1909 中国看护组织联合会1914 中国护士会1923 中华护士会1936 中华护士学会1942 中国护士学会1964 中华护理学会创立了<<护士季刊>>向全国发行学会的主要任务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组织重点课题的研究和科学考察活动,并加强同国内外护理团体和护理科技工作者的友好联系;编辑出版、发行护理杂志,科技书籍及其他护理学术资料;大力推广护理科技知识、先进技术与科研成果;开展对会员的继续教育,举办各种培训班、讲习班或进修班,努力提高会员的学术水平,并积极发现人才,向有关部门推荐;代表会员对国家重要的护理政策和有关问题发挥咨询作用,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接受有关部门委托进行科技项目论证、科技成果鉴定、科技文献的编审;推荐、奖励优秀学术论文、著作和科普作品;经常向有关部门反映会员的意见和呼声,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中国护理管理的发展1956年,中华护理学会以《护士工作的性质和发展前途》为报告主题,对护理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

1978年,中华护理学会对《医学卫生技术人员职称及晋升条件(试行)》中“护理师”序列提出了具体意见。

并设立了“护理行政专业委员会”1979年,卫生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加强护理工作的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加强护理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护理是一门专业.1981年5月6日,卫生部、科协和护理协会三方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会议,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方毅同志题词“重视护理工作”, 著名科学家、科协主席周培源对护理学是一门科学作了精辟的分析。

1981年9月5日,卫生部国际科技干部局发出关于在《卫生技术人员职称及晋升条例》(试行)中增设“主管护师”职称。

1982年卫生部成立了护理处。

1982年由梅祖懿和林菊英两位教授主编的《医院护理管理》正式出版。

1982年4月7日,卫生部发布了《医院工作人员职责》。

1985年9月,卫生部护理中心成立,为制定护士法和实施护士注册做准备。

1986年5月,在南京召开了《全国首届护理工作会议》,通过了《关于护理队伍建设的五年规划》(1986-1990)和《关于加强护理工作领导,理顺管理体制》的意见。

1986年,在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上,确定了功能护理转变为整体护理,确定了护理工作垂直管理的领导体制,建议有条件医院应设护理副院长等.1989年11月29日,卫生部颁布了关于实施《医院分级管理办法》的通知和《医院分级管理办法》。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了建国以来第一个关于护士执业和注册的部长令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1994年1月开始颁布实施.1995年6月25日,首次护士执业考试在全国举行。

2005年5月,卫生部与中华妇女联合会共同表彰全国卫生护理专业224个“巾帼文明岗”,149名“巾帼建功标兵”先进个人.2005年8月,在大连召开全国第二届全国护理工作会议,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护理工作的成绩,分析了护理工作的形势与任务,探讨了护理工作发展思路.2005年,卫生部颁布实施《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十一五”时期护理工作的发展目标、工作重点.总目标是:“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提高护士队伍整体素质,规范护士职业行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拓展护理服务,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教育,促进护理事业与社会经济和医学技术的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到2007年,全国的三级医院的编制护士应达到护士的配备标准;到2010年,全国85%的二级医院的编制护士应达到护士的配备标准.到2007年,全国85%的三级医院应达到评价标准;到2010年,全国100%的三级医院应达到评价标准,85%的二级医院应达到评价标准.到2010年,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应不低于30%,三级医院工作的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应不低于50%,二级医院工作的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应不低于30%.到2010年,各层次护理教育的招生数量比例应达到中专占50%、大专占30%、本科及以上占20%的结构目标.2005年至2010年内,分步骤在重点临床专科护理领域,包括:重症监护、急诊急救、器官移植、手术室护理、肿瘤病人护理等专科护理领域开展专业护士培训,培养一批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建立和完善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人才培训模式,提高护士队伍专业技术水平。

湖南省护理事业发展纲要100张病床以下的医疗机构:全院护士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38%,医师与护士之比为1:1。

100张至499张病床的医疗机构:全院护士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达50%,医师与护士之比为1:2,普通病房实际开放床位与病房护士之比不得低于1:0.4。

500张病床以上的医疗机构:全院护士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50%,普通病房实际开放床位与病房护士之比大于1:0.4。

到2008年底,二级以上(含二级)医疗机构护士编制达到配备标准,其他医疗机构在2010年前达到配备标准。

到2010年,全省各级医疗机构护士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全省护士总数≥40%。

其中,三级医疗机构护士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总数≥70%,二级医疗机构护士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总数≥50%,一级医疗机构护士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总数≥10%。

到2010年,各层次护理教育实现以大专以上护理教育为主,逐步取消中专护理教育的目标。

到2008年,全省70%三级医疗机构临床重点部门的护理管理达到标准要求,50%二级医疗机构临床重点部门的护理管理达到标准要求.到2010年,全省100%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临床重点部门的护理管理达到标准要求,50%一级医疗机构临床重点部门的护理管理达到标准要求.中国护理管理的发展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已纳入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将从法规层面解决以下问题:一.建立护士的准入制度,保证护士队伍基本素质.二.保障护士的权益,维护护士的权利.三.保证护士人力配备,保障临床护理安全.四.明晰护士的义务,规范职业的规则.护士条例第一章第三条:护士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