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建筑
Coxe-Hayden房子和工作室, 块岛,罗德岛州,1981年
1991新泽西Sainsbury Wing国家美术馆 (内部), 伦敦,英国
Sainsbury Wing国家美术馆(外部)
二、查尔斯· 詹克斯(Charles Jencks)[美]
查尔斯· 詹克斯(Charles Jencks) 是英国建筑大师、建筑理论家、 园林设计师。他始终都站在建筑 界乃至整个艺术界的风口浪尖上, 引领后现代理论和现代主义的建 筑思维及实践,通过一系列独到 的分析和杰出的作品,揭示了现 代社会中的进化历程和文化全球 化的影响力。 主张: 在詹克斯的后现代观中充满了积极的乐观的情绪。他推崇创造,鼓励 多元, 倡导关爱人类和世界。 设计风格:古典韵味、象征主义、折衷主义 代表作品:《建筑上的现代主义运动》《今日建筑》《后现代主义》
作品一:费城母亲住宅
位于美国费城栗树 山,建于1962年。 是文丘里为母亲设 计的一所住宅。它 的出现改变了人们 对于建筑的理解方 式,它体现了文丘 里所提出的“建筑 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以及“以非传统 手法对待传统“的 主张。因而它也成 为了后现代建筑的 宣言。1989年,美 国建筑师学会因为 这个住宅,授予文 丘里25年成就奖。
经典的地形景观,仿佛蕴含着宇宙的奥秘
园中小景,不同寻常的场景,代表不同 寻常的思考。
模仿黑洞
宇宙中的星系
大 地 艺 术
装置艺术---结构主义
三、斯特林· 詹姆斯 (James Stirling)[英]
詹姆斯· 斯特林(James Stirling,1926年 - 1992年)著名英国 建筑师。1981年第三届普利兹克奖得主,他对德国斯图加 特新国立美术馆(1977~1984)的设计是古典主义与几何抽象 的后现代派的结合体,这一设计被许多人认为是他最大的成 就。他设计的其他著名的建筑物有福格博物馆和阿瑟‧萨克勒 博物馆。 詹姆斯· 斯特林堪称那个时代的天才人物。在英国、德国和美 国这三个国家,斯特林通过设计高质量的作品影响着建筑的 发展。它是现代主义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促使了建筑风格向 新的方向转变。
作品《苏格兰宇宙思考花园》 位于苏格兰西南部的邓弗里斯(Dumfries), 它是著名建筑评论家查尔斯.詹克斯于1990年建造的 私家花园。其被评为世界上最令人惊艳的十大花园 之首。花园的建造设计源自科学和数学的灵感,建 造者充分利用地形来表现这些主题,如黑洞、分形 等。尽管其实是一座私家花园,但是它通过苏格兰 花园计划每年开放一天以为慈善团体麦琪Fra bibliotek症中心 筹款。
奥斯卡.尼迈耶设计的美术馆
五、Michael Graves迈克尔· 格雷夫斯 美国建筑师、建筑教育家,也是纽约五人组 的成员之一。 1934年7月9日生于美国印第安 那波里斯。1959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建筑学 硕士学位。早期作品呈现勒· 柯布西耶的影响 ,设计建造的数量不多,但有不少特点显著、 引人醒目的方案,对美国建筑设计颇有影响。 曾获美国建筑师协会1975年全国荣誉奖。 设计特点: 着重于空间结构和文脉的连续性,追求建筑中的 诗意、幻想和符号隐喻,具有象征形象的多重意 义。讲究装饰的丰富和色彩的绚丽,及历史风格 的折衷。 代表作品: 波特兰市政厅 佛罗里达天鹅饭店(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 利福尼亚州圣胡安· 卡皮斯特拉诺的公共图书馆 迪斯尼办公大厦(美国加州伯班克 )
四.总结归纳
一.后现代设计产生的背景
后现代设计是60年代进入以计算机为标志的后工业时代后,人们对设计的更高要求设计为适合新时 代要求做出的相应调整,也是整个世界文化的发展在设计领域的反映。 为了打破现代设计国际主义风格的单调局面,从60年代的波普设计开始,设计师们一直在进行着 各种反现代设计的尝试,这一尝试在80年代达到高潮,形成了所谓的后现代设计运动。有关后现代设 计的定义和评论虽然至今都没有定论,但这一思潮无疑影响了20世纪末的设计观念,丰富了设计的外 型和内涵。 1966年,美国建筑师罗伯特 文丘里(Robert Venturi)出版了《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在 充分肯定了现代建筑对人类居住空间的贡献后,他认为现代主义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现代主义建 筑平庸、千篇一律的风格限制了设计师才能的发挥并导致了欣赏趣味的单调乏味,现代主义大师们所 创造的辉煌已经成为新的桎梏。在书中,他对风格混乱、含义模糊、具有隐喻和象征意义的建筑表现 出浓厚的兴趣,他的观点成为后现代设计风格形成的雏形。 文图里之后,英国建筑师和理论家查尔斯ž詹克斯(Charles Jencks)为确立后现代设计理论做出了 重要贡献。他最早在设计领域提出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出版了一系列的著作描述建筑领域的后现代状 况 。他在书中列举和分析了建筑领域的新潮流,把他们归于后现代范畴,使后现代一词广为传播。与 此同时,建筑领域出现的一些新作品也印证了一种新风格的诞生,使后现代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描绘和 理论。
有意识地放弃功能主义;实验性的作品;自己生产和 发行;小系列或单件作品;风格的混合;不同寻常的材料 运用;国际化的感觉;来自亚文化的影响;嘲笑和机智的 ;富有挑战性的;超越了艺术和设计之间的界限的;是设 计师小组合作的结果。
三.后现代设计的分类
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从建筑设计开始的,建筑上的后现代主义从70年代初期发展以来,从建筑上逐渐 影响到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室内设计等各个方面,因而产生了后现代设计运动。 (一)建筑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特征 (1)反对设计形式单一化,主张设计形式多样化。 (2)反对理性主义,关注人性。 (3)强调形态隐喻、符号和文化历史,注重产品人文含义,主张新旧糅合,兼容并蓄。 (4)关注设计作品与环境关系,认识到设计后果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后现代设计的定义
与现代设计的概念相类似,后现代设计是整个后现 代社会设计的统称,基本上可以说,20 世纪70 年代以后 的各种各样的设计探索都可以归入后现代社会的设计运动 。后现代主义设计是后现代设计中的一种风格。除后现代 主义设计外,后现代设计还包括解构主义设计、新现代设 计等重要设计风格。 后现代设计特点:
建筑环境
母亲之家位于美国费城富裕郊区的一处宁静小路旁, 安置在离开马路的一块平伸草地上。
文丘里并非一味的返古复旧,母亲之家仍是现代的 。这一点很明显:烟囱偏向一边,而非正中。在对 称轴线上又有一条圆弧,却又断掉。同样在轴线上 还有一道深深的裂隙。
建筑采用几何式的构图,各单元以连接的方式集 合在一起。这时,所有单元都是显明可见的,可 以被完整地感觉到,并且相互之间是通过面对面 ,边对边的接触集合起来,产生了更丰富的内涵 。
建筑各个细部颇有斯特林五六十年代追随高技派的痕迹。而各种相异的成分相互碰撞,各种符号混杂并存, 体现了后现代派追求的矛盾性和混杂性。
詹姆斯· 斯特林,他将古罗马斗兽场、古埃及神庙等古代元素同构成主义的雨篷、高技派的玻璃墙和管道、 大众商业化的室内顶棚等现代元素并置为一体,各种元素不和谐地相互碰撞,制造出了一种富有魅力的 “杂乱无章” 的感觉。
尼迈耶当代艺术博物馆 位于巴 西里约热内卢的尼迈耶当代艺术博物 馆是尼迈耶设计于1996年完工。坐 落在一处悬崖之上,外形很像太空船 。
圣福兰西斯哥教堂
普拉納爾托宮 (总统府)
巴西陆军总司令 部
巴西总统官邸――黎明宫
造型奇特的国家博物馆
尼泰罗伊当代艺术馆
西班牙阿维莱斯的尼迈尔中心,建筑恢弘大气,颜色处理新颖, 是建筑大师奥斯卡· 尼迈耶的象征之作!
后现代设计总结
——Postmodern design summary
姓名:尹红 专业:设计艺术学 时间:2013—1 0-2 8
后现代设计总结
—Postmodern design summary
目录
一.后现代设计产生的背景 二.后现代设计的定义
三.后现代设计的分类
1. 建筑 2. 家具 3. 绘画 4. 平面设计
后现代主义这种矛盾性和混杂性也让很多人吃不消,所以当时对采取这个方案其实是有很大的争议, 斯特林也引来了德国国内的一阵子臭骂,当然包括在竞赛中吃了败仗的德国建筑师奥托和贝尼切等。
不过事实胜于雄辩,无论从参观人数还是从公众对建筑物的使用评价上看,这还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作
品,也是欧洲旅行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博物馆之一。
主要代表作品: 莱斯特大学工程楼(1959) 剑桥大学历史系图书馆 (1968) 康乃尔大学表演艺术中心 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 德国斯图加特国立美术馆新馆 (1977-83)
作品一:莱斯特大学工程楼
重要作品: 德国斯图加特国立美术馆新馆
德国斯图加特美术馆新馆建于1984年,由美术馆、剧场、音乐教学楼、图书馆及办公楼组成,不仅功 能复杂,而且在建筑形式与装饰上也采用了多种手法加以组合,既有古典的平面布局,也有现代元素 的构成韵味,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新国立美术馆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他也因此获得1981年 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策奖。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一、罗伯特.文丘里
美国著名建筑师,他的著作《建筑的复 杂性和矛盾性》(1966年)被认为是后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宣言。 主张: 1.反对密斯· 德罗的名言“少就是多” 凡· ,认为“少就是光秃秃”。 2.认为现代主义建筑语言群众不懂,而 群众喜欢的建筑往往形式平凡、活泼, 装饰性强,又具有隐喻性3.他主张:在 设计中吸收当代各种文化精神杂乱的活 力,走歪路、模棱两可、变化无常的风 格。
作品三:剑桥大学历史系图书馆 (1968)
奥斯卡· 尼迈耶,拉丁美洲现代主义建筑的倡导者, (4)奥斯卡.尼迈耶(Oscar Niemeyer 1907-)[巴西] 被誉为“建筑界的毕加索”,他的作品多达数百个, 遍布全球十几个国家。他曾在1946-1949年作为巴 西代表,与中国著名建筑师梁思成等共同组成负责 设计纽约联合国总部大楼的十人规划小组,并曾 在1956年至1961年担任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亚的总 设计师。 设计特点: 1.他的建筑设计跳出了传统的许多条条框框, 创新是他建筑设计的动力。 2.建筑设计独树一帜,堪称一绝。既体现建 筑物的外观和形式美,同时也突出内部设计 上功能和要求的和谐与一致性。 3.他设计的建筑物外型独特,别具一 格,富有新意,超乎想象。 4.作品的最大特色是,直线条少,多的是弧线。 代表作品: 他在他的著作《曲线时代》中说:“吸引我的是大自然和 巴西利亚大教堂(1970) 人体的曲线。我从可爱祖国蜿蜒的群山和江河、天际浮动 尼迈耶尔博物馆( 2002 ) 的云彩、少女优美的体态里找到了曲线的 美丽所在。” 陆军总司令部(1968) 巴西利亚的国会大厦(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