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3次月度联考九年级历史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50分)成绩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请注意: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1分)1. 传说黄帝之后,尧、舜、禹先后成为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尧传位舜,舜传位禹,体现了A. 选举制B. 禅让制C. 世袭制D. 宗法制2. “周代的诸侯,有王室亲属、功臣、前代贵族后裔等。

他们按国之大小,理论上以五等面积,封为五级。

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

”材料不能说明A.周朝实行分封制B.分封对象包括亲属、殷商遗民等C.分封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D.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3.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竞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是秦穆公B.齐桓公问九鼎轻重,暴露了代周而王的野心C.战国初年,晋国分裂为韩、赵、魏三个国家D.诸侯争霸使传统的贵族统治体制进一步加强4. 在我国古代,人们会以“牛”“耕”作为名,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

牛耕的使用开始于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5.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孕育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列符合这一表述的史实是①《道德经》充满了辩证法思想和东方智慧②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提出“民贵”“君轻”③墨子主张非攻,反对不义的掠夺战争④韩非子主张用严酷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③④6. 汉武帝刘彻在位54年,他在位时期西汉王朝达到极盛。

下列发生在这一时期的史实不包括A.“休养生息”,开创中国古代第一个治世B.设立“中朝”,削弱相权C.张骞通西域,联络大月氏D.司马迁受宫刑,发奋著《史记》7.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的落后状态。

南宋时,苏、湖、常、秀(秀水,今浙江嘉兴)有“天下粮仓”之美称。

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A.经济重心南移B.北方人口南迁C.丝绸之路开通D.海外贸易兴盛8. 如果把“三国鼎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边疆民族內迁”“北魏孝文帝改革”整合成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下面最恰当的主题应该是A.早期国家产生与社会变革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社会危机9. 有人说:“隋炀帝没有处理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关系,反而成了罪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才是隋炀帝最大的问题”。

下列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灭掉陈朝,活捉陈后主B.设进士科,创立科举制C.征发数百万民工,开凿大运河D.励精图治,开创“开皇之治”10. “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文中的“伟大僧人”是指A.张骞B.玄奘C.鉴真D.郑和11. “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这则材料最能说明的是A.火药广泛应用于战争B.瓦舍中的表演扣人心弦C.指南针被应用于航海D.戚继光东南沿海抗击倭寇12. 人们通常把封建王朝的创立者称之为开国皇帝。

下列不属于开国皇帝的是A.汉高祖刘邦B.隋文帝杨坚C.宋太祖赵匡胤D.明成祖朱棣13.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中央政府设置的最早管辖西藏的是A.西域都护B.宣政院C.澎湖巡检司D.驻藏大臣14. 下列关于“闭关政策”表述有误的是A.闭关政策是清朝和西方各国交往中采取的基本政策,主要表现为完全断绝贸易往来B.统治者盲目自大和对沿海人民出海集聚抗清力量的恐惧是实施闭关政策的重要原因C.闭关政策使中国失去了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产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D.闭关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抵挡殖民势力的侵略15. “l519年9月20日晨,在西班牙桑卢卡尔港,隆隆的炮声送走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奇异的远航。

”率领这次“最奇异的远航”的航海家是A.哥伦布B.达·伽马C.迪亚士D.麦哲伦16. 拿破仑在他《给儿子的遗训》中说:“在法国、在欧洲,我注入了新思想,这些新思想是不会消失的。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看出拿破仑对法国的最主要贡献是A.领导法国大革命,推翻波旁王朝 B.制定《人权宣言》,宣扬天赋人权C.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成为资产阶级皇帝 D.颁布《拿破仑法典》,巩固大革命成果17. 《新全球史》中写到:“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农奴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使俄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

”材料表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目的是A.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为自由人B.摆脱民族危机,走资本主义道路C.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避免人民革命D.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18. 列宁在《给美国工人的信》中写到:“现代的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这是美国人民反对当时压迫美国,……强盗们的战争。

”列宁所说的战争是A.独立战争B.拿破仑战争C.南北战争D.普法战争19. 清政府首任驻日公使何如璋在《使东述略》中描述到:日本的景物风貌已由本来的“汉唐遗风”一变而“趋欧俗”。

日本的景物风貌“趋欧俗”的原因是明治政府推行A.废藩置县B.文明开化C.殖产兴业D.征兵制度20. 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的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谬论,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

该理论是A.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D.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0分)21.(8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中国历史的主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皇帝令丞相李斯、中书府令赵高和太吏令胡毋敬等创造出一种形体匀圆齐整、笔画简略的新文字,作为官方规范文字,同时废除其他异体字。

这对政令的统一是极其重要的。

⑴材料一中的皇帝是谁?新文字是指什么文字?(2分)材料二为了打击地方高级官员和地方大族相互勾结,汉朝皇帝把全国分为十三州部,每个州部派一名官阶和俸禄都很低的官员负责监督。

……为了防止地方官尾大不掉之势,宋朝往往委派文官担任州最高长官;同时又设置级别低得多的副职,起到协助和监督州最高长官的双重作用。

⑵材料二中,汉朝和宋朝起监督作用的官员分别叫什么?(2分)材料三《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⑶从材料三我们得到的正确信息是什么?元朝开创的地方管理制度叫什么?(2分)材料四古代某中央官署工作流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

⑷材料四中的中央官署叫什么?(1分)⑸以上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发挥的共同作用是什么?(1分)22.(8分)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多种多样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贵族的井田制,"开阡陌封疆",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⑴材料一是中国古代哪次改革的措施?这一措施最能体现哪一社会阶级的要求?(2分)材料二刘秀提出“天地之性,人为贵”,先后九次颁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令,并下诏免罪徒为庶民,还鼓励流民返乡垦荒种地……有效促进了社会安定与经济发展。

⑵根据材料二指出,刘秀的措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什么条件?材料二中“社会安定与经济发展”的局面被称为什么?(2分)材料三太宗尝谓长孙无忌等曰:“朕即位之初,……唯有魏征劝朕‘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

朕从此语,天下大宁,绝域君长,皆来朝贡,……。

”⑶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民族政策。

列举唐太宗时期民族友好的史实一例。

(2分)材料四太祖认为贪污腐败是民间疾苦重要原因。

明朝初期,他实行“凡守令贪酷者,许民赴京陈诉”,贪污到六十两的官员就“枭首示众”并“剥皮实草”,出现了“一时守令畏法,洁己爱民”的吏治局面。

⑷材料四中的“太祖”是谁?根据材料归纳,太祖解决民间疾苦的措施是什么?(2分)23.(7分)科技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先制成字模,然后挑选字模并排列在字盘内,……最后拆版,将字模归类,留待下次使用。

意大利印书家帕菲洛卡·斯塔尔迪采用了来自中国这一方法,并将其发扬光大……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为欧洲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准备了条件。

⑴材料一中“来自中国的这一方法”叫什么?“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事件?(2分)材料二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八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

……这场革命有着深刻的政治前提、经济前提和技术前提,同样它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英国从此成为第一个世界工业中心。

⑵为材料二中“优越的政治制度”奠定法律基础的文献是什么?“这场革命”的核心是什么?(2分)材料三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美国抛弃了英国模式,转向重工业发展……凭借其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以及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上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了新的“世界工厂”。

⑶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的“世界工厂”与英国相比有何不同?请用一例史实证明美国“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

(2分)⑷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说明科技发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分)24.(7分)政治参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政治民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作为最高权力机构,它一年召开40次例会,如果需要的话,还召开临时会议……伯里克利还规定大部分公职实行薪给制……另外,他还建立许多由陪审团作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法官由抽签产生,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担任。

⑴材料一中的“最高权力机构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政治参与”有何不足?(2分)材料二这一制度的创立改变了“龙生龙、凤生凤”“农民的儿子只耕种”的状况。

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国家政权、参与国家管理,可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⑵材料二中的“这一制度”叫什么?根据材料分析这一制度的影响?(2分)材料三宪法规定:国会是立法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按人口比例选举产生。

行政权赋予总统,总统是行政首脑、国家元首或武装部队总司令。

司法权赋予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提名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除非渎职,任职终身。

⑶材料三的内容体现了怎样的政治原则?这部宪法的地位如何?(2分)⑷综上所述,你认为如何才能保障民众的“政治参与、政治民主”?(1分)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3次月度联考九年级历史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请注意: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1分)BCCAB ABCCB CDBAD DDABC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0分)21.(8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中国历史的主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