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人教七年级历史上第三次月考试卷含答案.docx

2017人教七年级历史上第三次月考试卷含答案.docx

2017 人教七年级历史上第三次月考试卷
(含答案 )
2017-2018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北京人生活的地区,山上树林茂密,各种野兽出没山间,平原上杂草丛生,野马、梅花鹿纵横奔驰,为北京人的生存
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请问下列哪项不是北京人的基本体质特
征()
A.手脚已经分工,上肢与现代人极为相似
B. 与现代人比下肢微微有点弯曲 c. 头部与现代人没有任何差别 D. 前额后倾,嘴巴前伸
2.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河姆渡原始居民④半坡原始居民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3.在原始社会的大部分时间内,整个社会呈现“天下为公”局面的最根本原因是()
A.人们按血缘关系组成
B. 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c.人们之间互相谦让 D. 没有战争,和睦相处
4.古代的传说,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的巨大
飞跃。

汉族的前身是华夏族,华夏族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两个
部落。

这两个部落联盟的首领传说是()
A.黄帝、炎帝
B. 黄帝、蚩尤 c. 舜和禹 D. 尧和舜
5.据《史记》记载,禹年轻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
禹的儿子启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

从材料中能
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c.夏朝统治范围广阔 D. 启是夏朝第一代君主
6.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朝
7.西周众多的诸侯,是通过下列哪个制度产生的()
A.奴隶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禅让制
8.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

早在战国时期,秦
国曾在岷江修筑过类似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发挥着防洪灌
溉的巨大功能。

这项工程是()
A.郑国渠
B. 灵渠 c. 黄河 D. 都江堰
9.属于战国七雄又属于春秋五霸的是()
①齐②楚③燕④韩⑤秦
A.①⑤
B.②③ c.①② D.④⑤
10.梁启超:“天下之统一,势也。

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

”天下“统于秦”发生在()
A.公元前 356 年
B. 公元前 230 年 c. 公元前 221 年 D. 公元前202年
11.《史记 ?秦本纪》记载:“初置丞相,樗里疾、甘茂为
左右丞相。

”秦始皇时丞相的主要职责是分管()
A.刑狱
B. 军事 c. 行政 D. 监察
12..秦朝咸阳的一位粮食商人,要购进一批小米。

结账时,这位咸阳商人应该用下列哪种货币支付货款()
13.右图为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会徽标识,这种字体在秦朝时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
这种字体是 ()
A.甲骨文
B. 小篆 c. 草书 D. 楷书
14.大型纪录片《长城 ?中国的故事》全面展现了长城的雄
姿和周边优美的环境。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秦朝长城的
东西起止是 ()
A.辽东、临洮
B. 鸭绿江、嘉峪关 c. 山海关、嘉峪关 D. 山海关、临洮
15.某同学搜集了“鸿门谢罪、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三
个成语,请你确定一个主题,应选择的是()
A.春秋争霸
B. 战国称雄 c. 秦灭六国 D.楚汉之争
16.“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
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副对联称
赞的历史人物是 ()
A.项羽和勾践
B. 陈胜和吴广 c. 刘邦和项羽 D. 楚庄王和晋
文公
17.西初年,治者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直接原因是
()
A.社会非常条
B. 治者厚仁慈 c. 儒家思想的盛
行 D.社会力缺乏
18.西初年,高祖了增加力采取的主要措
施包括()
①士兵②提倡勤治国③奴婢放平民
④ 除断残肢体的肉刑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9.“国家的粮丰,新谷子着谷子,一直堆,堆到外;府
里的大量,多年不用,穿的子了,散多得无法算。

” 段描
与下列哪一盛世局面有关
()
A.文景之治
B. 光武中 c. 之治 D.开元盛世
20.有史学家:“孔子的学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
受,更不用了。

⋯⋯公元前 2 世,孔子的学被宣
布国家的官方教或官方信仰。

” 一改是从哪一位皇
帝开始()
A.秦始皇
B. 武帝 c. 高祖 D. 景帝
21.中期以后,中央政的典型特征是()
A.地方豪独霸一方
B. 朝中大将皇位
c.外戚宦官交替 D. 民起起云涌
22.“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是中
国古代哪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口号()
A.陈胜、吴广起义
B. 刘邦、项羽起义
c.西汉绿林赤眉起义 D. 东汉黄巾起义
23.张骞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的物种传到中原,丰富了中
原人民的生活,下列各项中属于从西域传入的是()
①核桃②小麦③石榴④葡萄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4“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被
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 。

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汉朝的使者、商人沿路西行 B. 朝鲜派遣大批使节来中国c.中国的丝绸织品转运欧洲 D. 西域的奇珍异宝不断输入
中原
25.公元前 60 年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哪一地区正是归
属中央统辖()
A.x 藏
B.x 疆 c. 宁夏 D. 广西
学校 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号数
________
题次一 2627 总分
得分
一、( 25*3=75 分)
号 12345678910111213
答案
号 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
二、合(本大共 2 小 ,26 小 10 分, 27
小 15 分,共 25 分。


26.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横跨欧的“ 之路”的构想,引
起了相关国家的烈反响。

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如。

材料二沿着条道路,中国的品以及冶、井、造等技相
西,西方的皮毛、汗血、瓜果以及佛教、
魔、音、舞蹈、雕塑等也来。

“ 之路”成西方文化交流的梁。

材料三在今年的博洲上篪表示,古代的之路是商之路,
而今天的之路把合作放在重要位置。

中国将与沿国家接展略⋯⋯中国与沿国家的共同展。

( 1)合所学知,将 4 之路路中的A、E 两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填写完整。

( 2 分)
A_________E_________
(2)众所周知,之路的开辟者是,他不畏阻曾两次出使西域,那么他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分是什么呢?( 4 分)
(3)根据以上材料指出:古代之路在中外交往中的地位是怎的?今天中国重提之路,共建“ 之路”有什么价?( 4 分)
27.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惜秦皇武,略文采;唐宗宋祖,稍
⋯⋯
──《沁园春 ?雪》
材料二初分封的侯国,力逐膨,皇构成
重威。

像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百,和天子一
威⋯⋯
(1)秦皇、武分指是?( 2 分)
(2)巩固一局面秦皇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
施?后世影响最深的是哪一?(7 分)
( 3)秦皇、武在思想治方面采取的措施分
是什么?( 2 分)
( 4)材料二中反映的问题,汉武听取了谁的建议采取了
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4 分)
题号 12345678910111213
答案 cDBABBcDcccBB
题号 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 ADAAcABcDcBB
26.( 1) A: 长安 E:欧洲(大秦)
(2)第一次的目的是:为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 2 分)第二次的目的是:加强与西域各国的往来。

(2 分)
(3)重要地位 : 沟通欧亚的路上交通道路(或东西方经济
交流的桥梁)( 2 分)
现实价值: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间的合作共赢(互利共
赢)、共同发展。

( 2 分)(围绕其中任意一点展开表述即可。

若仅从中国或沿线国家一方的角度回答最多只给 1 分)
27.(1)秦始皇、汉武帝。

(2)①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国家一切军政大
权。

( 2 分)
②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
察事物( 2 分)
③地方:废除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

( 2分)
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是:推行郡县制。

(1 分)
(3)秦皇:焚书坑儒。

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汉武帝听取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 ( 2 分)内容: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
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2 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