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家社会工作者《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社会工作者要对服务对象的处境和状况进行评估,其所运用的知识属于( )。
A、学科知识B、政策知识C、技术知识D、文化知识>>>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4节>社会工作者的基本素养【答案】:C【解析】:社会工作者要有效地达到助人目的,就必须掌握多种技术知识,包括调查研究的技术、口语和文字表达技术、现代资讯工具使用技术等。
社会工作者要研究社会问题,要对服务对象的处境和状况进行评估,就需要掌握调查研究技术。
2.五年前,活泼开朗的小林带着满腔热情和憧憬,来到一家老年福利机构,担任社会工作者。
每天重复着几乎不变的工作,应对着琐碎的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林日益疲倦,热情降低。
机构主管为激励小林,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拓展工作任务B、评估工作绩效C、调整工作报酬D、改变工作关系>>>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8章>第3节>社会服务机构的激励措施【答案】:A【解析】:社会服务机向领导激励员工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了解员工的个体差异(二)用目标引导员工,增进其对工作的兴趣(三)提供员工参与决策的机会(四)协助员工制订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其中,社会福利机构的员工长期在工作岗位上从事同样的工作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机构管理者可以通过工作轮换、工作任务拓展和工作丰富化来降低枯燥的感觉,也可以借此机会评估员工潜能,协助构建未来人力资源的规划。
3.刘某在某国企工作十多年,近期被迫下岗,家庭收入急剧减少,刘某的情绪很低落。
为帮助其重新振作,社会工作者的下列回应属于优势视角的是( )。
A、想开点,别着急,再找新工作B、单位这么多人下岗,先看看别人怎么办C、你若早点准备,提高自己能力,可能不会下岗D、下岗也可能是你的机会,以你的能力,会有更好的发展>>>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4章>第8节>优势视角理论的主要概念【答案】:D【解析】:优势视角理论的社会工作实务要求社会工作者不是孤立或专注地集中于问题,而是看到服务对象的内在潜力和可能性。
在创伤、痛苦和困境中帮助服务对象寻找希望并将希望转化为行动,最终走出困境。
D项,社会工作者看到刘某的内在潜力和可能性,帮助他寻找希望,属于优势视角。
4.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的申请人“公示”给申请者带来了耻辱感,可能会阻碍某些符合条件者的申请,这种情况属于( )。
A、正功能B、负功能C、显功能D、潜功能>>>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1节>社会工作的功能【答案】:D【解析】:显功能是明显的、被参与者所预期和认识到的后果,潜功能是未被预期和认识到的后果。
我国在实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过程中,许多地方对申请享受这项制度的人实行张榜公布,目的是进行“公示”,以严格制度。
但是,这种做法可能会阻碍某些符合条件者的申请,于是阻止够条件的人申请成了这一做法的潜功能。
5.行为主义的理论基础来自巴甫洛夫的( )。
A、经典条件反射学说B、社会诊断说C、依附理论D、系统理论>>>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4章>第3节>认知行为理论的由来及基本观念【答案】:A【解析】:行为主义的理论基础来自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行为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取向就是将心理与行为分离开来,只关注人的外显行为。
行为主义者认为,除了一些天生的反射行为,我们大多数行为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因此人类可以学习新的行为、改变旧的行为。
这种理论成为行为治疗的理论基础。
6.“红灯停,绿灯行”、“一看二慢三通过”等口号的宣扬运用了宣传手法的( )技巧。
A、信息明确,目标具体化B、重复信息C、多媒体推广D、采用有吸引力的手法>>>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7章>第4节>社区教育的技巧【答案】:A【解析】:信息明确,目标具体化的宣传技巧,是指宣传的信息要做到清晰明了,易于被群众理解和掌握。
宣传的目标应具体化,可以通过清晰的行为指标来体现。
比如,“红灯停,绿灯行”、“一看二慢三通过”等口号都是对具体行为的宣扬。
这种宣传手法有效地树立了遵守交通规则、重视交通安全的行为规范。
7.社会工作者张兴针对社区一些不能适应社会的人进行矫正工作,成立了“照亮我的路’’小组,这个小组属于( )。
A、治疗小组B、成长小组C、教育小组D、支持小组>>>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6章>第1节>小组工作的类型【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小组工作的类型。
治疗小组的组员一般来自那些不适应社会环境或其社会关系网络断裂破损而导致其行为出现问题的人群。
8.机构的( )是指机构通过分析现在与未来的环境中存在的机会和威胁、可供使用的资源,确定机构的任务,设立目标和制定机构能够在环境中成功运行的战略。
A、计划B、组织C、规划D、策划>>>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8章>第1节>社会服务机构的规划【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社会服务机构的规划。
规划是社会服务机构为实现机构的使命、长远目标而作出的重要的战略性的计划,它是一种对未来的分析与选择程序。
机构的规划是指机构通过分析现在与未来的环境中存在的机会和威胁、可供使用的资源,确定机构的任务,设立目标和制定机构能够在环境中成功运行的战略。
它描述了机构打算如何利用现有的环境条件和资源去实现服务和发展的目标。
9.一般而言,服务对象通常是通过各种转介与( )等方式成为服务对象的。
A、社区组织B、家庭C、自我D、外展>>>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5章>第5节>个案管理的工作过程【答案】:D【解析】:一般而言,服务对象通常都是通过各种转介(referrals)以及外展(也称主动接触,outreach)等方式成为服务对象的。
需要个案管理的个案,一般来自医院、社会服务机构、村委会、社区居委会、邻居、家庭照顾者或者服务对象的主动求助。
10.下列不属于社会工作研究的间接功能的是( )。
A、对研究参与者而言,有助于感受社会事实B、对社会大众而言,有助于了解社会工作的内涵C、对社会工作者和社会服务机构而言,有助于实现自身增能D、对旁观者而言,有助于获得替代性经验>>>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0章>第1节>社会工作研究的主要功能【答案】:D【解析】:社会工作研究的间接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对研究参与者而言,有助于感受社会事实;(2)对社会大众而言,有助于了解社会工作的内涵;(3)对社会工作者和社会服务机构而言,有助于实现自身增能;(4)对社会而言,有助于激发多个系统的正面功能。
D 项不属于。
11.关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下列由低到高的层次排列正确的是( )。
A、安全需要→生理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B、安全需要→生理需要→尊重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C、尊重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D、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3章>第1节>人类需要的层次和类型【答案】:D【解析】: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依次构成需要的层次: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归属与爱的需要;④尊重的需要;⑤自我实现的需要。
12.强调学习过程,焦点集中于一般议题。
而从专业角度看,被督导者自己承担更多的责任,这属于社会工作督导的( )类型。
A、咨询式督导B、训练式督导C、管理式督导D、师徒式督导>>>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9章>第1节>社会工作督导的含义和对象【答案】:D【解析】:一般而言,社会工作督导的类型分为四种:①师徒式督导;②训练式督导;③管理式督导;④咨询式督导。
其中,在师徒式督导中,督导者扮演师傅的角色,对被督导者提供教育训练。
师徒式督导强调学习过程,焦点集中于一般议题。
而从专业的角度看,被督导者自己承担更多责任。
13.社会工作者的服务过程是( )的过程。
A、专业服务B、双方互动C、组织活动D、连续互动>>>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3节>对社会工作过程的基本理解【答案】:B【解析】:社会工作者的服务过程是双方互动的过程。
14.一位20岁的女大学生刘某与同年级一位男生恋爱三年后,发现自己怀孕了。
当她将这个消息告诉自己的恋人后,这位男生不但拒绝承认是自己所为,而且还指责是女生行为不检点。
这使得她又气又怕,每天惶恐不安,不知所措,不敢告诉父母,更害怕老师同学知道此事,最后她决定求助于学校社工。
如果你是该社工,你应采用的个案工作模式是( )。
A、心理社会治疗模式B、认知行为治疗模式C、理性情绪治疗模式D、任务中心模式>>>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5章>第2节>任务中心模式的内容及特点【答案】:D【解析】:任务中心模式把服务介入的焦点集中在为服务对象提供简要有效的服务上,希望帮助服务对象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自己所选定的明确目标。
任务中心模式在运用任务实现目标过程中非常关注服务对象的自主性。
任务中心模式认为,服务对象的自主性包括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1)服务对象具有处理自己问题的权利和义务,即由服务对象自己决定是否需要处理问题、处理什么问题以及怎样处理问题等,提高服务对象的参与程度。
(2)服务对象具有解决自己问题的潜在能力,即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介入过程中尽可能发挥服务对象自身拥有的潜在能力,提高服务对象解决问15.社会服务机构领导为了增加员工工作的兴趣,降低工作的枯燥感,最常使用的方法是( )。
A、轮换工作岗位B、减少岗位工作量C、提高福利待遇D、发放岗位补贴>>>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8章>第3节>社会服务机构的激励措施【答案】:A【解析】:社会福利机构的员工长期在工作岗位上从事同样的工作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机构管理者可以通过工作轮换、工作任务拓展和工作丰富化来降低枯燥的感觉。
也可以借此机会评估员工潜能,协助构建未来人力资源的规划。
16.某社会服务机构在新年伊始,召开职工大会,评定每位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成果,对于具有高度自主性和足够能力的员工,可以让其自主选择工作岗位。
管理者此举用了( )的激励措施。
A、增进员工对工作的兴趣B、了解员工的个体差异C、提供员工参与决策的机会D、降低员工的职业倦怠>>>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8章>第3节>社会服务机构的激励措施【答案】:B【解析】:社会服务机构领导激励员工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