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生态环境调研
报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一
滇池生态环境调研
报告
学院:化学科学与技术系
专业班级:级化学教育班
姓名:官文才
学号: 10010105
指导教师:马宁
时间: .4.
前言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
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不但陶冶
了我们的情操,而且以辩证的唯
物主义理论教会我们对待生活。
思想政治理论课隶属必修课,是
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
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
而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我们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在这样的建设理论引导下,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以我们的实际行动证明我们新的一代是勇于承当责任,志存高远的。
因此,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之后,我们走进了滇池的怀抱,带着诸多的问题,以自己现有知识水平对滇池进行了为期半天的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整理如下:
调研对象——滇池
1.滇池来源的传说
古代昆明没有河流,更没有湖
泊,整个坝子都是贫脊靠天吃饭
的雷响田。
老天一不高兴,干旱
降临,人们只有吃草根咽树皮,
好一个凄惨了得。
青壮年离乡背井出外逃荒。
这样的日子,不知过了多少年,终于出了一个有志青年,她结了婚生得一子(古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毅然告别了妻子,走上了寻找水源的路。
她翻山越岭,历尽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东海。
看着一望无际的海水,心中万分喜悦,可是很快却陷入了烦恼之中——水怎样才能运回家乡。
一天,猎手正在海岸惆怅。
突然,一只老鹰从水面叼起一条小红鱼,猎手迅速举箭射下老鹰,救了小红鱼。
没有想到这小红鱼就是东海龙王的三公主,因此三公主领她到了龙宫,龙王为谢她救女之恩,送她珍珠宝贝,而且看到她英俊善良,想把三公主嫁给她。
年青人对龙王说:“我来东海不是为了发家致富,也不是来娶三公主的,我是为昆明百姓找水来的。
除此之外我别无她求”。
龙王见青年拒绝了她的美意,冷笑一声说道:“好吧,先吃饭,然后送你回家”。
青年人不知是个圈套,一杯酒下肚,全身又痛又痒,一会功夫,就化成了一条黄龙。
变成黄龙后,青年并末改变自已的理想,在三公主的帮助下,苦练引水降雨的本事。
不知又过了多少年,她的本事学成了。
之后的时间她除了继续练习本事外,就一直在寻找返回家乡的机会。
终于,机会来了,一天,王龙举行生日宴会。
龙王、王后、龙子、龙女一干人酩酊大醉,乘这机会,她喝足了东海水,径直飞往昆明坝子。
她哪里知道,龙宫一天,人间百年。
她妻子为等她,思念过度已化作睡美人山。
她悲痛欲绝,吐完肚中的水,撞
石而死。
后来她吐的水汇成了一个很大的湖泊,就如同一汪明镜。
后人称之为“高原明珠”——滇池。
而她的尸体变成了“蛇山”,天天陪伴着化为“睡美人山”的妻子。
天青了,地绿了,黄龙用自已的命换来了昆明百姓的幸福。
为纪念她的功绩,昆明百姓在海埂修建了龙王庙,每年农历三月三,人们都要到庙里烧香,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就是这样一个凄美的神话传说,把我们带到了滇池的世界里。
在故事中,既寄托着昆明人对滇池的眷恋,也蕴含昆明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走进滇池,让我们认识她,了解她,保护她……
保护我们的“高原明珠”——滇池。
2.滇池的历史文化
滇池为什么名叫滇池呢?滇池名称的由来可归纳为三种说法:
一是从地理形态上看,晋人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中说:“滇池县,郡治,故滇国也;有泽,水周围二百里,所出深广,下流浅狭,如倒流,故曰滇池。
”
二是寻音考义,认为“滇颠也,言最高之顶。
”也有的认为是彝族die(甸)即大坝子;
三是从民族称谓来考查,《史记·西南夷列传》有记载:“滇”,在古代是这一地区最大的部落名称,楚将庄蹻进滇后,变服随俗称滇王,故有滇池部落,才有滇池名。
滇池,亦称昆明湖、昆明池。
在昆明市西南,为中国的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