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滇池的调查报告

滇池的调查报告

滇池的调查报告篇一:关于滇池环境问题的调研报告关于滇池环境调研报告作者:刘yunhong 单位:lnkjdx时间:2013-4-30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摘要二.滇池简介1.滇池地理位置简介2.滇池历史背景说明第二部分:调查一.调查对象二.调查时间三.调查方法四.调查目的五.调查过程六.调查体会七.调查结果八. 结果分析第三部分:基本结论第四部分:参考资料及文献第五部分:附件第一部分前言一.摘要随着农村人口逐步迈向城市居住,以及昆明旅游业的膨胀和工业的迅猛发展,滇池的水资源状况迅速恶化, 近年来,滇池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不容乐观。

作为当代大学生,有责任和义务保护环境和倡议更多的人们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近日,通过对滇池环境进行了一些简单的调查,深入了解了昆明市民对滇池的看法和感受,并了解到国家以及云南省政府对滇池治理的一些政策和法律保护。

因此通过这次的调研,我们调研小组提出一些治理滇池的方法和建议,希望能借此机会,能引起社会的共鸣和高度关注。

最终,在我们党和人民的带领下,以环境与人文共同和谐发展为指向,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奋斗,保护和恢复滇池的生态环境,创建和谐文明生态环境。

二.滇池简介1.滇池地理位置滇池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的西南古名滇南泽,又称昆明湖、昆明池。

由构造陷落而成。

有盘龙江等河流注入。

湖面海拔1,886米,面积33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米,最深8米。

滇池西面毗邻西山脚下,其北端紧邻昆明市大观公园,南端至晋宁县内,距市区5公里,历史上这里一直是度假观光和避暑的胜地,居云南旅游省首位。

滇池东南北三面有盘龙江等20余条河流汇入,湖水由西面海口流出,经普渡河而入金沙江。

形似弦月,南北长39公里,东西宽公里,平均宽度约8公里。

湖岸线长约200公里,蓄水量亿立方米,素称“五百里滇池”。

是中国第六大内陆淡水湖。

2.滇池历史背景说明滇池原居住着称为”滇”或”滇棘”的部落,战国时期有楚将庄桥率部进入滇池地区。

庄桥及其部属”变服从其俗”,建立滇国。

西汉武帝时设益州郡.郡治为滇池县;元至元十三年建立云南行省后,将池畔的鸭赤城改称昆明,成为云南省会的所在地。

滇池风光秀丽,碧波万顷,风帆点点,湖光山色,令人陶醉。

四周有云南民族村、云南民族博物馆、西山华亭寺、太华寺、三清阁、龙门、筇竹寺、大观楼及晋宁盘龙寺、郑和公园等风景区。

由海埂至西山龙门有空中索道连接民族村与西山公园,即使交通方便,又可观赏滇池风光。

滇池名称的由来可归纳为三种说法。

一是从地理形态上看,晋人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中说:“滇池县,郡治,故滇国也;有泽,水周围二百里,所出深广,下流浅狭,如倒流,故曰滇池。

”另一种说法是寻音考义,认为“滇颠也,言最高之顶。

”也有的认为是彝族die(甸)即大坝子。

第三种说法,是从民族称谓来考查,《史记·西南夷列传》有记载:“滇”,在古代是这一地区最大的部落名称,楚将庄蹻进滇后,变服随俗称滇王,故有滇池部落,才有滇池名。

第二部分调查一.调查对象1. 滇池湖面以及周边环境;2. 滇池旁边居民以及滇池游览观光者;3. 男女比例不限,年龄阶段16-65岁。

二.调查时间:2013年4月24日三.调查方法:随机抽样调查以及问卷调查四.调查目的:1.增加我们大学生社会实践机会,增强实践能力;2.响应党的号召,以落实党的“十八大”中提出的“五个建设”,积极号召大学生倡导“生态文明”与社会“和谐发展”;3.使我们更加直接、全面的了解滇池污染现状以及周边居民环意识,为进一步开展滇池保护的宣传和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五.调查过程:昆明学院化科系化教2011级1班第1小组于(调查)当天早晨来到滇池旁边,按照组织的策划与安排,有序的展开科学的调查。

为了保证调查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首先,我们小组(4人)分工合作,2人问卷,2人做记录,并且认真的做好笔记。

起初,我们对滇池周边的居民随机问卷,按照已经设置好的问卷进行。

在我们有礼貌的询问下,在16--65岁之间的男女抽查,并且记录他们对滇池的反映情况。

在每一份问卷结束时,我们都恳请他们对滇池的建设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并且相应做记录。

在做完人文方面的问卷调查后,我们来到滇池旁边,在滇池周边进行实地调查。

滇池绿树环抱,吹着海风。

我们看见,在湖边有很多海藻、篇二:滇池调研报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一滇池生态环境调研报告姓名系别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年级班级学号指导教师马宁时间摘要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有高原明珠之称。

滇池对于昆明及整个滇中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城市的膨胀和工业的迅猛发展,滇池的水资源状况迅速恶化。

近年来滇池的污染十分严重,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治理的” 三湖三河”之一。

利用这次机会读滇池污染的调研,深入了解各方人士对滇池的一些看法及查阅相关资料近几年来的滇池的变化,并进行实地考察,以及了解国家政府对滇池治理的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

希望通过这次的调研,能把保护母亲河的行动传播的更远,影响力更加深远,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人士能明确自己的使命与责任,之后通过大家的共同不懈的努力奋斗,再次在人们的视野里呈现出一个美丽的高原明珠。

关键字:滇池、污染、现状、治理一滇池简介1.名字由来滇池名称的由来可归纳为三种说法。

一是从地理形态上看,晋人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中说:“滇池县,郡治,故滇国也;有泽,水周围二百里,所出深广,下流浅狭,如倒流,故曰滇池。

”另一种说法是寻音考义,认为“滇颠也,言最高之顶。

”也有的认为是彝族die(甸)即大坝子。

第三种说法,是从民族称谓来考查,《史记·西南夷列传》有记载:“滇”,在古代是这一地区最大的部落名称,楚将庄蹻进滇后,变服随俗称滇王,故有滇池部落,才有滇池名。

2基本信息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西南,古名滇南泽,又称昆明湖。

滇池为地震断层陷落型的湖泊,其外形似一弯新月。

湖面的海拔高度为1886米,南北长39公里,东西最宽为13公里。

湖岸线长163.2公里,面积为306.3平方公里,容水量为15.7亿立方米,素称”五百里滇池”。

主要河流有盘龙江、金汁河、宝象河、海源河、马料河、落龙河、捞鱼河等,出水口为螳螂江。

滇池水由海口注入普渡河.汇入金沙江.属长江水系,流域面积2855公里,为我国的第六大淡水湖,是一颗璀璨的高原明珠。

滇池东有金马山,西有碧鸡山,北有蛇山,南有鹤山。

这些山连绵起伏,形成了昆明坝子的天然屏障。

湖滨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源充沛,有利于灌溉和航行。

平均气温为14.5-17.8度,降雨量为1070毫米。

从西山远眺滇池。

滇池是受第三纪喜马拉雅山地壳运动的影响而构成的高原石灰岩断层陷落湖,海拔1886米,滇池周围有大小数十个山峰,山环水抱,天光云影,构成一幅美丽的天然画卷。

二滇池现状1.水质现状云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昆明分中心2004年对滇池12个监测断面的监测结果显示,罗家营在非汛期、汛期、全年,水质类别为V类,其余断面水质评价结果均为劣V类。

滇池水质评价结果详见表1。

在评价污染物中,主要劣V类的水质指标是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其中总氮、总磷是最主要超标污染物,表明随着流域水污染控制的加强,水体逐渐由有机污染向氮磷污染转变。

草海上段:包括大观河、运粮河、新河、船房河等出口,水面积占滇池面积的%,接纳大观河、运粮河、船房河、西河等废污水,水体常年发黑发臭,是滇池水体中最差的区域。

其污染特点:有机污染和氮磷污染严重,均超过V类水质标准。

草海中心:包括草海下段和外海一小部分,有草海中心、海埂浮桥等断面,是草海与外海的过渡带,面积占滇池的% o接纳西郊片的生产、生活污水,并受上段重污染区域的影响,该水域相对上段宽广,加上鱼类和水生植物的降解、沉积、稀释等作用,污染物浓度降低较多。

水体水质评价结果仍是劣V类,但水体污染程度有所降低。

晖湾段:包括晖湾西、晖湾东、晖湾中等断面,水域面积占滇池面积的%,是外海中污染最严重的一种.有机污染指标池面积的%,是外海中污染最严重的一种,有机污染指标池面积的%,是外海中污染最严重的一种,有机污染指标为劣V类,主要污染物为总磷、总氮。

观音山段:包括观音山西、观音山中、观音山东、罗家营、白鱼口等断面,是滇池水体中水质较好的区域,占滇池面积的%。

有机污染仍为劣V类,超标项目主要是总磷、总氮,由于水体水域宽广,从整体情况看来污染程度较草海轻得多。

海口段:有机污染在汛期为劣V类,汛期超标项目主要是总磷、总氮;非汛期和全年水质评价是V类水质,水体水质综合评价结果也为V类水质。

[1]三滇池污染的原因1从生态系统来看,近30多年来,由于大面积围湖造田,工业废水的严重污染城市污水以及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人为因素其生态环境的急剧退化,湖水透明度剧降、光能不足是使滇池水深—2米的水体中水生植物物种和群落消失的重要生态因素有毒物质的积累,富营养化的加剧,生态系统的建群种、独有种和敏感物种很快不被适应新环境而消失,整个生态系统的成分,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出现了生态危机,滇池水环境退化与物种的多样性丧失呈双向恶化效应,物种的多样性的恢复为滇池治理的根本和生态恢复的重要指标2纳污吐清现象来,滇池的污染物主要集中在草海和外海北部,这些污染物不能从北部流出去,而出水口在西南部,它就必然向南流去,致使整个滇池被污染如果这些污染物从北部流出去,北部的污染就不复存在滇池北部吸收的是污水,而南部流出去的却是把污染物沉淀后,相对好的清水可见,它的污染就是“纳污吐清”造成的。

[2]相关数据及图形如下:项目浓度值远高于外海,草海总磷,总氮和高猛酸钾盐指数浓度值滇池污染物分布和流动图篇三:滇池生态环境实践调研报告2014-2015上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实践调研报告——滇池生态环境实践调研报告姓名:任燕学号:201301210231专业:旅游管理班级:2013级旅管2班指导教师:顾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实践调研报告——滇池生态环境实践调研报告摘要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协调问题已经上升为人类生存发展的战略问题,也是21世纪全人类必须面对的巨大挑战.滇池流域是云南省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最集中、最有活力的地区。

滇池是云南最大淡水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称.滇池对于昆明及整个滇池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城市的膨胀和工业的迅速发展,滇池的水资源状况迅速恶化,近年来滇池的污染十分严重,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整治的“三河三湖”之一滇池污染经历了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水质从70年代开始,进入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富营养化日趋严重。

利用周末休息时间,我们对滇池的生态环境进行了简单的调查,并希望通过此次调查呼吁人们对滇池环境进行保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