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品牌介绍
世界品牌连接器厂简介 Tyco--1998 年收购 AMP 成为连接器行业老大,产品的产业分布较广,在汽车、电脑及周边、工业方面 比较强;交期/品质不能一概而论,其渠道也是比较乱,要找到合适的代理商就比较容易买到价。 Molex--做端子,胶壳起家的,故现在在中国大陆卖得最多的还是端子胶壳,是消费类电子连接器的世 界老大,但对於大部分 5XXXX(日本产)、9XXXX(欧洲产),7XXXX(美洲产),4XXXX(美洲产)这 些系列的物料,交期非常恐怖。品质当然也比较可以。 Amphenol--通过收购合并等变成连接器世界老三,在军工,航太/航空,通信方面非常有名,2005 年 更收购了泰瑞达,增加了其在高速通信连接器市场的竞争力。但他没有像 TYCO,MOLEX 的统一和网站, 不同产品,不同分公司,有不同的网站,共有几十个网站都是属於 AMPHENOL 的。在产品检索上非常头 痛,而价格也比较乱。不过,因为不同分公司一定程度上是竞争对手,故交期个人认为合理。但价格方面 必须找到最适合的人,否则,报的价格还是吓死人。呵呵)
全球连接器市场强劲复苏 中国制造日趋重要
来源:中国电子元件 发布时间:2006-11-06 10:22 评论:0 条 阅读:26220 次 发给好友
连接器供应商们对发生在 2001 年的灾难性衰退仍然记忆犹新——2000 年,全球连接器
市场规模达到创纪录的 439 亿美元,一年后,繁华似潮水般退去,该年销售额 322 亿美元, 跌去四分之一以上。不过 5 年之后,乐观的情绪开始升温。分析家们认为,全球连接器市场 已经走过了它的拐点。市场研究公司 FleckResearch 的 KennethFleck 表示,该行业将在两三 年后再次达到新的峰顶,从而迎来上次衰退以来的新繁荣。
器
前
十
大
业
者
依
次
为
Tyco(美),Molex(美),FCI(法),Delphi(美),Amphenol(美),Yazaki(日),JST(日),Hirose(日),JAE(日),
Foxconn(台).而过去二十年仅有 AMP,Amphenol,Molex 一直保持在前十大,而 Tyco 集团於
1999 年收购产业龙头 AMP,一跃成为连接器产业的主导厂商.
( 世界 500 强中鸿海 154 位,营业额:405.95 亿美金; 广达 447 位,营业额:165.31 亿美金)
连接器前十大世代交替
经济部技术处 ITIS 计画/产业分析师 黄家庆
市场趋势:
连接器的发明缘於美军的军事用途,因此早期一直由美国主导,1990 后日商开始进入全球前
十大,时至今日,前十大厂商为美,日,法,台商所拥有,根据 Bishop Report 指出,2003 年全球连接
表一 全球连接器市场排名
排名
1980
1990
1995
2003
1
AMP
AMP
AMP
Tyco/AMP
2
Amphenol
Molex
Molex
Molex
3
ITT Cannon
Amphenol
FCI FCI 4 DuPont/Berg ITT Cannon Berg/Berg Delphi 5 3M 3M 3M Amphenol 6 Augat Burndy Amphenol Yazaki 7 Winchester DuPont/Berg JST JST 8 Cinch JST Hirose Hirose 9 Burndy Hirose JAE JAE 10 Molex JAE ITT Cannon Foxconn 资料来源:Bishop Report;工研院 IEK 整理 二. 市场带动大者恒大趋势: 连接器产业於市场全球化,下游客户逐渐减少供应商数量,委外代工三重趋势下,具有足够资 金以「全球运畴」及「技术研发」的大厂取得优势,持续以「并购」「技术」及「Total Solution」 作为手段,积极扩充全球市场及应用产品线来鲸吞全球市占率,大者恒大已无可避免. 欧美台大厂积极并购策略,以 1980 前十大厂分析,有四家被 Tyco 购并,一家被 Molex 购并,二 家被 FCI 购并(FCI 亦被 AREVA 集团购并),并购方式不仅可以缩减布局时间及扩展领域,更是
MURATA(日本村田)
台湾 JMT(捷仕美)、
JWT(加炜)、 WST(威力盛)、 HR(灿达/鸿儒)、 Cvilux(瀚荃)、 Leoco (龙杰)、 SC(世荃)、 TKP(骏品)、 STM(信盛)、 CKM(朝贵)、 ECI(旗欣)、 JS(巨旭)、 KSP/TKG(皆瑞鹏)、 TYU(唐虞)、 ALEX(亚仕)、 CPI(冲压精密)、 CS(乔讯)、 YY(毅耀)、 KF(金峰)、 SM(升鸣)、 LTT(连泰)、 VEN(文信)、 LWE(联盈/新杨麟)、 JH(豪讯)、 JEY(捷运)、 HL(胡连)、 CHS(诠盛)、 YiYi(昱亿)、 Hauan Mao(玄茂)、 COMAX(蔻玛)、 STS(信升)、 GEM(建通)、 KS(健和兴)、 Yestone(弋石)、
6)Amphenol(安费诺)连接器路线是:航天航空,军工,工业,圆形连接器很出名.价格不菲..:7)ITT CANON 连接器:同 Amphenol 的特长连接器差不多 i 9)SMK,YAZAKI,DELPHI 等:汽车类连接器很出名。 10)Deutsch,Panduit,JAM,DDK,JAE 等品牌产品也都有各自特长产品。 . 全世界的连接器品牌太多,举不胜举....
JAE 中文名为“日本航空电子”,现为日本 NEC 公司的一个专业制造连接器的事业部。JAE 为世界 10 大连 接器品牌之列,在手机应用领域领先于 NAIS, ELCO。JAE 在 FPC、板对板以及 TF 卡座等手机连接器方 面具有相当强势的竞争优势,在 NEC,MOTO,Samsung 等知名手机生产厂家都有相当的市场份额。由 于中国手机市场的迅速增长,JAE 公司专门针对中国手机生产特点推出一系列性价比高的连接器产品: 1 . FPC 连 接 器 ―――JAE 在 FPC 连 接 器 方 面 具 有 非 常 强 大 的 优 势 , 产 品 种 类 齐 全 。 主 要 有 0.3mm,0.5mm,0.6mm 以及 1.0mm 间距的 4pin 到 90pin 的连接器,广泛地应用在市场流行手机里面。 2. 板对板连接器―――JAE 在板对板连接器 WH1 系列在我国无锡已经建厂量产,所有材料全来自日本, 质量无需质疑。并且价格很有优势,还能直接替换 NAIS 的部分 B-B 连接器,完全是 pin to pin,替换是没 有任何技术上的问题,对于手机的结构设计与 PCB 的布局没有任何影响: 3. TF 卡座―――有 8pin 和 9pin(带检测功能)的 TF 卡座,主要客户为 Sanyo,Sharp。该 TF 卡座是专 门针对市场上其他的品牌的 TF 卡座出现的质量问题而进行的改良品。品质上能较好的规避以往市场上其 他 TF 卡座出现的读卡不良及挑卡的情况。
1)HRS(HiΒιβλιοθήκη ose)的特长产品是精密连接器:FFC,FPC..., BtoB,BtoW, WtoW 等产品也都是通用产品..'2) JST 的特长:平民路线,大多都是电器和日常类电子产品的连接器,相对其它日本品牌,有价格优势.. .3) Molex 和 TYCO(AMP) 就不用说了,哪个行业都有用到的连接器品牌;所以市场上的仿品也比较多。 2 FCI(法码通) 主要也是精密连接器。 )3M 主要做 PC 周连的连接器较多,FFC,FPC ...
连接器品牌介绍
美国 molex(美国莫莱克斯)、 AMP/tyco(美国安普/泰科)、 amphenol(美国安费诺)、 samtec(美国申泰)、 韩国 KET(韩国 KET)、 YH(韩国然湖)、 Hanlim(韩国韩林)、 法国 FCI/BERG(法国法马通/博格) 日本 JST(日本压着端子)、 HRS(日本广濑)、 JAE(日本航空电子)、松下电工(NAIS) JAM(日本 JAM)、 SMK(日本 SMK)、 Kyocra/ELCO(日本京瓷)、 MITSUMI(日本米苏米/美上美)、 YAZAKI(日本矢崎)、
直接受惠於被并购业者的营收,而这三家亦成为 2003 年连接器前三大,1980 年前十大厂内部 并购情况如表二.不同於欧美并购策略,日本以高品质及技术优势不断取得高阶应用市场,加 上欧美大厂历年来不断购并前十大欧美业者以取得更大的市场,导致前十大欧美业者逐渐减 少,而日本业者亦顺势进入前十大,此外仍有五家日本业者 (Sumitomo/Hosiden/Yamaichi/SMK/DDK)排名於 11~20 之间,亦待机挤入前十大. 表二 前十大厂内部并购历程 (1980 前十大厂为依据) 类别 前十大厂购并情况 Tyco Thomas & Betts 收购 Augat(1996) / Thomas & Betts(2000) / AMP(1999) Molex Cinch(2004) FCI Berg Electronics(1998) / Burndy(1989) 资料来源:工研院经资中心(2004/12) 前十大不仅反映「购并」及「技术」,亦反映出「市场」,近年来汽车电子产业的迅速发展, 亦让 1995 年前皆未出现的汽车专业连接器业者 DELPHI 及 YAZAKI,於 2003 年时迅速挤入 第四及第六大,而汽车应用於前十大的助益亦不小,汽车应用占了 TYCO 约 44%营收,MOLEX 为 17%,FCI 为 47%,Amphenol 为 10%,JST 为 6%,HIROSE 为 17%,JAE 为 16%,而国内业者鸿 海仅有 1.5%,但目前鸿海已极力开发中,而排名第 11 的日本业者 Sumitomo 亦是汽车连接器专 业厂,未来极有机会挤入前十大. 欧美日台於上述并购举动或技术优势亦明显呈现於市占率上,以 2003 年连接器产业前十大厂 为基准,前十大於 1998 年仅有 46.3%市占率,小厂在接获国际大厂订单的量产或技术能力有限 进而转向蚕食利基市场,但无力拓展利基市场的小厂则受到大厂压缩逐渐退出市场,2003 年 前十大市占率亦成长 7 个百分点至 53.3%. 表二 1998~2003 前十大市占率 (以 2003 前十大厂商计算) 资料来源:工研院 IEK(2004/06) 三,结论: 连接器产业於市场全球化,下游客户逐渐减少供应商数量,委外代工三重趋势下,大者恒大已 无可避免.仅管连接器大厂频频在市占率呈现上升趋势,连接器产业的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CAGR) 在近几年却呈现下滑的趋势,而连接器产业於 2004 年 17%的高度成长 亦导致 2005 年的 6.2%平缓成长,此时市场成长减缓将造成业者更为激烈的撕杀,国内业者多 数仍认为独自发展有许多发展空间,忽略小厂难生存「不是不到,时侯未到」的大趋势,如时侯 到了反应亦可能来不及了,国内业者如何在大趋势下迅速摆脱单打独斗的型式,严然成为国内 连接器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