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知识总复习《冷与热》1、水按手的感觉分类:可分为烫水、热水、温水和凉水。
2、水受热时体积会膨胀,水受冷时体积会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热胀冷缩。
3、水、空气、铜球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我们可以得岀许多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的结论。
4、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C)。
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
我仔细观察温度计,发现温度计上有刻度、标记、数字。
5、我知道的温度计有水温计、室温计、体温计、高温计、数字温度计。
测量人体温度的温度计叫体温计,它的测量范I制一般在35°C-42°CZ间,因为人体正常体温是37°C。
6、测量一杯水的温度时,手应拿温度计的上端;要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屮,并但不能碰到杯壁或杯底;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面持平;当温度计的液柱不再上升或者下降时读出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水烧开时的温度大致是100°C;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C。
7、零下六摄氏度写作-6°C;九十四摄氏度写作94°Co三十六摄氏度写作36°C。
8、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大,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下,读数时要从上往下数,写温度时前面加“・”,表示零下。
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小,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上,读数时从下往上数。
9、①水在变热的过程中,如果重量发生了变化,它的沉浮也可能发生变化;②水在变热的过程中,如果体积大小发生了变化,它的沉浮也可能发生变化;③水在变热的过程中,重屋没有发生变化,它的体积变大了。
《溶解》1、溶解在水屮的物质微粒是均匀地分散的,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2、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则不行。
因此我们可把它们分为可溶物质和不可溶物质。
3、我们常用的加快溶解的方法有:切碎、加热以及搅拌等。
4、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5、溶解现象不仅发生在液体与固体之间,还发生在液体与液体以及液体与气体等多种状态的物质之间。
6、水里的动物和植物呼吸的就是溶解在水里的空气。
《电》1、发电厂发出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
(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5500V以上是高压电,不要靠近高压电线,铁塔、变电所。
这些地方的电更危险。
5500V以上的高压电,能越过一段距离电击,使人触电死亡。
2、我们将电分为没有触电危险和有触电危险的两大类,直流电一般比较安全,交流电一般比较危险,不安全。
3、由电池、电线、灯泡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电路。
在点亮小灯泡的电路屮,电从电池的一端六处,通过电线、小灯泡流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1)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v。
所以小灯泡特别亮。
(2)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
所以小灯泡不太亮。
4、干电池的一端是铜帽,另一端是锌壳。
当电池的这一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和电线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会很快坏掉。
5、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叫导体;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叫绝缘体。
例如金属是导体,铜、铁、铝、锌、人地等是导体;丝绸、陶瓷、塑料、橡胶、干木材、空气是绝缘体。
)6、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更不要躲在孤零零的一•棵树下。
因为犬树容易遭雷击。
《在阳光下》1、太阳的光线以每秒约30万千米的速度传播,阳光传播到地球人约需要8分多钟,没有任何东西比光线传播得更快了。
光能让我们看到周围的东西,太阳是光的主要來源。
不要用眼睛直接看太阳。
2、太阳光在没有碰到物体之前是沿直线传播的。
太阳、物休、影子的相互关系。
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影子就在物体的右边。
太阳、物体和影子三者的位置始终都在一条直线上。
3、镜面能够反光,镜面的这一性质叫反射。
4、阳光穿过透明的棱镜时,光的路线会发生改变,被分解为多种颜色的光,形成太阳光谱。
没有三棱镜,我们也能用水和小镜了分解阳光。
5、太阳光谱的七种颜色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太阳光是一种混合光。
6、18世纪初,科学家牛顿利用“牛顿盘”把分解成的各色光混合成白光。
其实利用“红、黄、蓝”这三原色可以得到白色的效果。
7、阳光下物体反射光的木领与物体的哪些特性有关呢?(与颜色差异、表面光滑程度的差异、透明程度的斧异)8、当阳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会被物体反射和吸收。
我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就是被反射的光,而其他颜色的光被物体吸收了。
9、照射到的地方,是向阳面;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是背阴面。
10、注意:不要把温度计插入没有挖过的地面;不要用温度计挖土。
11、太阳是一种口然光源,它在发出光的同时也产生热。
太阳每时每刻都在以光和热的形式释放着能量。
12、太阳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遇到障碍物后就形成阴影;阴影的方向及长短与太阳的位置密切相关。
13、物体对太阳光的反射和吸收与物体的材料性质有关,粗糙的反光弱,光滑的反光强。
14、强光携带的热量多,弱光携带的热量少。
深色反光能力弱、吸收热的能力强, 浅色反射光强、吸收热的能力弱。
15、一句话小结:物体反射光强的,吸收的光就少,吸收的热也少;物体反射光弱的,吸收的光就多,吸收的热也多;物体在吸收光的同时也吸收了光携带的热量。
16、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主要由集热器、保温水箱、反射板等组成。
17、地球上的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太阳。
在一天当中,地球所接受到的太阳能足够全世界的人们用上40年。
18、世界上第一座太阳能发电站,它T 1969年建于法国。
《运动和力》1、把一个文具盒放在手上后,会感到文具盒对手有一•个向下的压力,这个力就是重力。
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就是重力。
2、橡筋被拉长时产生的力叫弹力。
橡筋拉得越长,弹力越大。
3、由于摩擦,物体运动会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运动方式(滚动还是滑动)、物体的重量(对地面的压力)等因素有关。
增大摩擦力的例子有(鞋底花纹)、(下雪天汽车轮胎上缠铁链)等,减小摩擦力的例子有(给车轴涂上润滑油)、(滑冰鞋)。
摩擦力分为滚动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4、像气球这样推动小车的力叫反冲力。
小车是靠气球里空气的反冲力运动的。
5、拉力一定,小车的载重量越大,小车的行驶速度就越慢;反之,小车的载重量越小,小车的行驶速度就越快。
6、我们的小车2秒钟行驶了60厘米,如果现在我想让小车3秒行驶60厘米,我可以增加载重量或减少拉力。
7、赛车的特点:(1)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2)设计了流线型车身,使阻力减到最低。
(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Z间的距离宽,高速行驶稳定。
(4)设计力量很大的发动机。
《生物与环境》1、以植物为食物的动物叫植食动物,以动物为食物的动物叫肉食动物,两种食物都吃的动物叫杂食动物。
2、蔷薇花丛和栖息在它周围的各种动物、植物、地下的微生物一起形成一个群落。
群落里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我们把它们叫做生态系统。
3、生物Z间这样一•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食物链。
人们根据食物链中不同生物的食物來源,把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生产者,把吃别人制造的食物的叫做消费者。
4、浮游生物对环境条件的变化十分敏感。
当水质受到污染,一些浮游生物就会人量繁殖,消耗水中的氧气。
5、鹰、兔、草之间的食物链关系:鹰一兔一草。
6、为了保护野生动、植物和它们的栖息地,国家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还专门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法》。
在自然保护区内,不准狩猎和采伐,不准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
7、各种水域中,生活着人量人的眼睛看不见的微小生物,这些微小生物浮在水中,随水流动,所以叫做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不仅是小鱼、小虾和贝类的食物,还是一些大鱼的食物。
浮游生物也分植物和动物,浮游植物主要是各种藻类,如(绿藻、蓝藻);浮游动物主要是(纤毛虫、鞭毛虫、草履虫、小瓜虫)等。
8、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和谐的整体,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形成,如呆其屮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生态系统就失去平衡。
六年级上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
像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乂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上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杠杆省力的秘密: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省力;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费力;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4.省力杠杆:钳子、剪刀、撬棍、开瓶器等;费力杠杆:筷子、银子、钓鱼竿等。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扁担、跷跷板。
5.杆秤由秤杆、秤盘、秤碇、提绳儿部分纽.成。
它也是一种杠杆类的工具。
6.指导学生制作杆秤:首先找到秤杆上的三点,定好位置。
接着拴好阻力点和支点的细绳,挂好秤盘,系上秤碇。
再用挂钩码的方法,在秤杆上画岀重量刻度。
7.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粗一些,因此,刀柄是轮,刀杆是轴。
8.轮轴的作用:在轮上用力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当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9.生活中的轮轴:汽车方向盘、水龙头开关、起子、扳手、门锁把手。
10・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11.定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但不省力;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方向,但能省力;滑轮组既能改变用力方向,又能省力;滑轮组的组数越多越省力;提起帝物用几股绳子,就省几分之一的力。
12.生活中的滑轮:①定滑轮:旗杆顶部的轮子、窗帘上的轮子;②动滑轮:工地上提重物的轮子、井口上提水的轮子;③滑轮组:起重机、升降衣架。
13.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
14.斜面的作用:①在斜面上拉重物比直接提起重物省力;②斜面越平缓越省力。
15.生活中的斜面:刀口、楼梯、盘山公路、引桥、螺丝钉、钉子的钉尖。
16.自行车的人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快,小齿轮带动人齿轮,转动速度变慢。
(转速快,用力大;转速慢,用力小。
)笫二单元:《形状与结构》1 •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的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增加人大增加抗弯曲的能力。
2•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 “L” “U” “T”或“工”字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减少材料宽度虽然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人人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