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7.航天科学技术测得,三氧化二碳(C2O3)是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有关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C2O3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
B.C2O3是氧化物
C.C2O3充分燃烧的产物是CO2
D.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D
【解析】
【详解】
A、1个C2O3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则C2O3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故选项A正确。
【答案】D
【解析】
A、金刚石不是黑色固体,错误;
B、金刚石不导电,错误;
C、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原子构成,但是C60是由分子构成,错误;
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含有碳元素,燃烧后都生成二氧化碳,正确。故选D。
10.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不正确的说法是
A.实验时氧化铜Βιβλιοθήκη 末逐渐变红B.丙可防止液体倒吸4.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碳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CO与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C.水墨画可长时间保存不变色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不活泼
D.空气中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会导致“酸雨”
【答案】C
【解析】A、碳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错误;B、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由于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错误;C.水墨画可长时间保存不变色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不活泼,正确;D、空气中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错误。故选C。
B、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升华能吸收大量热量,可用于人工降雨,故正确;
C、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故正确;
D、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增大压强能溶解更多,利用这一特点可用于生产碳酸型饮料,故正确。
18.用如图装置可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蓝
C、用铅笔芯粉末使锁的开启变的更灵活是利用了石墨的物理性质--滑腻.故选项错误;
D、用一氧化碳来冶炼生铁是利用了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具有还原性.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7.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炼钢B.人工降雨
C.用作气体灭火剂D.用于生产碳酸饮料
【答案】A
【解析】
A、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不能用来冶炼金属,故错误;
①超临界CO2流体性质特殊,因此,与干冰的化学组成不同
②CO2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它参与自然界的碳元素循环
③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容易燃烧
④超临界CO2流体可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溶剂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因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具有和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强的溶剂,所以超临界二氧化碳能做溶剂.且不燃烧.超临界二氧化碳只是二氧化碳的一种形态,所以它和干冰的化学性质一样.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干冰易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常用于人工降雨,故A正确;
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B错误;
C、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继续进行,反应会渐渐停止,故C错误;
考点: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一定相同
B.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
C.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D.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答案】B
【解析】
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不一定相同,例如氧气和臭氧混合,性质不同,故A错误;B、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混合,故B正确;C、含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碳酸钠,属于盐,故C错误;D、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混合,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答案】B
【解析】
易溶于水或能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A.甲气体易溶于水,可以用排空气法收集甲气体,错误;B.丙难溶于水,能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丙气体,正确;C.因为一段时间后,甲试管内的水比乙试管内的水多,说明甲更易溶于水,错误;D.甲、乙、气体都易溶于水,丙难溶于水,错误。故选C。
14.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和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强的溶剂,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实验室二氧化碳的制备、干燥、收集,验满等实验操作。
13.把盛有甲、乙、丙三种气体的试管分别同时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不可以用排空气法收集甲气体
B.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丙气体
C.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
D.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
D、由装置图知,该实验无法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还是小,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19.如图所示,集气瓶中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和一氧化碳,当插入灼热的薄铜片,一会后再用燃着的木条检验剩余气体。有关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6.C60的发现使人类了解到一个全新的碳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足球由C60构成
B.C60这种物质由碳原子直接构成
C.C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D.C60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
【答案】D
【解析】
【详解】
A、C60的分子结构和足球相似,但是足球不是由C60构成的,错误;B、C60这种物质由分子构成的,C60分子是由碳原子构成的,错误;C、C60这种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而不是化合物,错误;D、C60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正确。故选D。
C.由装置的特点可知,丁装置可以收集未反应的一氧化碳,还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故C不正确;
D.炭粉和氧化铜发生的反应吸热,故D正确。
故选C。
11.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蓝色
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D、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可以是氮气等,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理解和熟练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实验室制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二氧化碳的制备、干燥、收集,验满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制取。B.生石灰不仅吸收水分,还与二氧化碳反应。C.收集。D.验满。
5.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干冰可作制冷剂,广泛用于食品冷藏保鲜
B.N2、NO、NO2等含氮物质均为空气污染物
C.明矾溶于水的胶状物可吸附杂质,达到净水的目的
D.废旧电池的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
【答案】B
【解析】
A、干冰升华要吸收大量的热,故可作制冷剂,正确;B、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错误;C、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可吸附一些微小的难溶与水的杂质,达到净水的目的,正确;
D、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不正确。故选D。
【点睛】
制取二氧化碳,装置内有多孔隔板,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9.关于金刚石、石墨和C60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黑色固体B.都具有导电性
C.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D.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化合物甲由氢气(含有氢元素)和二氧化碳(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化合生成,那么甲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正确;B、二氧化碳是循环使用的,那么就有消耗和生成,错误;C、光为能量,要吸收,错误;D、氢元素在氢气中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甲中一定不为0,化合价是改变的,错误。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化合价
【详解】
A、蒸发是利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液中溶剂变为气态而析出溶质的过程,可用加热蒸发NaCl饱和溶液制备NaCl晶体,故A正确;
B、实验室可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可用图2所示装置制取少量CO2气体,故B正确;
C、泥沙难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少量黄河水中的泥沙,故C正确;
B、C2O3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B正确。
C、由于CO具有可燃性,而三氧化二碳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可判断C2O3具有可燃性,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2,故选项C正确。
D、由于CO不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三氧化二碳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可判断C2O3不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故选项D选项错误。故选:D。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一、碳和碳的氧化物选择题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用石墨做电极
B.用氢氧化钙改良酸性土壤
C.用石墨粉做润滑剂
D.用铁做成铁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经化学变化表现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经化学变化表现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用氢氧化钙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了酸能和碱的中和反应,是由酸的化学性质决定的。
8.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达不到实验目的是( )
A.用图1所示的装置加热蒸发NaCl饱和溶液制备NaCl晶体
B.用图2所示装置制取少量CO2气体
C.在实验室中,用图3所示装置除去少量黄河水中的泥沙
D.用图4所示装置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1气体
【答案】D
【解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