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世界各国礼仪禁忌
日 本 礼仪禁忌
* 发信:邮票不能倒贴,表示绝交; * 装信:收件人名朝上; 日本人用筷子: * 必须放在筷托上; * “忌八筷” :舔筷、迷筷、扭筷、剔筷、插筷、
跨筷、掏筷
* *
忌用同一双筷子,让大家依次夹取食物。 筷子不能垂直插在米饭中。
韩 国 礼仪禁忌
* 韩国人崇尚儒教,尊重长老者,长者进 屋时大家都要起立; * 和长者谈话时要摘去墨镜; * 吃饭时应先为老人或长辈盛饭上菜,老 人动筷后,其他人才能吃。
二、饮食习惯禁忌
• 饮食禁忌既包括饮食的内容,也包括饮食 的方式。伊斯兰教徒忌吃猪肉,印度教的教徒 忌吃牛肉,佛教徒忌吃各种肉类,西方人吃饭 时刀叉忌出声,中国人吃饭时忌用筷子敲打盘 碗。 • 具体的讲,西方人忌吃肥肉、鸡鸭的皮, 动物的内脏,忌吃狗肉、蛇肉等他们常用来做 宠物的动物的肉,忌吃大蒜等味道过于浓烈的 调味品;在饮食方式上,西方人喝汤时忌出声; 进餐时,忌狼吞虎咽,尤其禁忌用刀叉弄响水 杯,那会招来厄运;吃自助餐时,禁忌自己盘 中剩下食物。
三、节日庆祝禁忌
• 西方人常以鲜花作为他们的礼物,而且送花非 常有讲究。首先,送花不能送双数,因为双数 会带来厄运。并且,不能送白色的花,在他们 看来中国婚礼经常用白百合不可思议,因为白 色的花总让人想起医院、葬礼等,是送给病人 和去世者的花种。 • 中国人送礼忌过轻,那样会让受礼者感觉你瞧 不起他;送礼讲究因人所需,别人需要什么送 什么,并没有太多的忌讳。
• 饮酒方面,西方的酒类繁 多,忌滥用。饭前吆喝开 胃酒,饭中要喝佐餐酒, 饭后要喝鸡尾酒或威士忌, 庆祝胜利要喝香槟酒。中 国人一般不会在一次宴会 中饮用多种酒。
三、节日庆祝禁忌
• 圣诞节是西方的重大节日。在这一天,人 们会做布丁,家庭的每个成员都要搅动布丁并 许下一个心愿。忌讳的是:千万不可以逆时针 搅动布丁,只能顺时针,并且自己的心愿不能 告诉任何人,否则就不灵验了。元旦这天,西 方人认为第一个来访的人会决定新的一年的运 气,因此不希望一个长着红头发、面目不端正、 或女子拜访,因此,他们常常会邀请一个男性 朋友第一个来家里做客。
中西文化禁忌比较
一、社交礼俗禁忌 • 在西方,拜访某人需要事先预约,切 忌突然造访。因为突然造访打乱了被访者 的工作安排,给他造成了极大的不便。而 中国人近年来虽然也在商界、政界甚至日 常生活中开始预约,但没有那么严格,突 然造访的事情不被看作是那么严重的侵犯。 还有人用突然造访给人惊喜,完全不觉得 这是对对方的极大的不尊重。
• 包装色彩喜与忌
---我国汉族大红色表示大吉大利,而西欧则视 为凶兆; ---意大利人用红色表示大地,而在英国、瑞 典、荷兰则喜欢用蓝、金黄表示大地; ---在瑞典,蓝色表示阳刚之美,在荷兰则表 示女性之温柔; ---比利时人把蓝色视为不祥,也不喜欢墨绿 色(纳粹),他们喜欢高雅的灰色;
• 实物也有“忌” ---美国人一是忌用珍贵动物,如大象, 作商标图案,二是忌用猫,因为讨厌猫。 ---泰国人视大象为神圣的崇拜物; ---法国人不喜欢黑桃(死的象征); ---意大利巴菊花当作国花,日本把菊花 视为皇家的象征,而拉丁美洲则把菊花视 为妖花,所以都不能用;
三、节日庆祝禁忌
• 中国的春节是最重大的传统节日,在这 一天,人们忌讳说“完了”、“没了” 等,忌打破物品,如果打破了,一定要 接上一句“岁岁平安”,正月初一忌扫 地倒垃圾,怕把好运倒掉。
三、节日庆祝禁忌
• 节日期间人们总会有些礼物往来。西方人 忌送重礼,因为送重礼可能被认为是一种 贿赂行为,会给受礼者带来很多麻烦。在 商务交往中,忌讳送有自己公司标志的便 宜物品,表示你没有诚意或是在给你的公 司做广告;男士忌给女士送化妆品、衣物、 香水,那表示他对女士感兴趣。
一、社交礼俗禁忌
• 在中国,谈论收入、年龄、婚姻、身材等是非 常正常的事。电话中最常问的话就是“在哪 呢?”,中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在 一些农村地区更是把他人家的事当作是自己的 事来办,首先考虑的是怎样帮助对方,不考虑 对方的意愿,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事。在中国 的谈话内容中禁忌的是所别人的短处,所谓 “打人不打脸,说话别揭短”,中国人好面子, 批评的话不能直说,要委婉地表达。
---澳大利亚人不喜欢兔子(吃牧草),同 时他们把袋鼠和树熊图案看成是自己的特权, 忌用;他们还认为蝴蝶轻浮会造成商品不结实、 不耐用;猫头鹰也是不吉祥物; ---印度和阿拉伯国家忌用猪和熊猫(外貌 象猪),印度视牛为神,禁用牛作图案或商标。
---北非的一些国家忌用狗,因为狗在这些地 区居民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在非洲一些国家忌用熊猫; ---玫瑰花是保加利亚的国花,而在印度和欧 洲一些国家则把它作为悼念品。
一、社交礼俗禁忌
• 另外,在公共场所进行交谈时,西方 绝对禁止大声喧哗,人们安静的交谈, 避免自己的交谈影响他人。中国的很多 公共场所人声嘈杂,如果不大声嚷嚷, 就互相听不见,时间长了就形成了嗓门 大的习惯,有时在安静的西餐厅,也会 不自觉地大声说笑。
一、社交礼俗禁忌
• 西方文化中有严格的1米线的禁忌。 在 银行或海关等,人们会严格遵守秩序, 并与前一位保持一米左右的距离。对别 人的交谈和事务有意回避,不干涉不参 与意见。中国则没有这方面的禁忌,排 队时人与人的距离很近,有时还会提供 意想不到的热心帮助。
法 国 礼仪禁忌
* 法国人不愿意别人打听他们 的政治倾向、工资待遇以及 个人的私事。 * 初次见面就送礼,会认为你 不善交际,甚至认为粗俗。
法 国 礼仪禁忌
忌讳: * 仙鹤图案:认为是蠢汉。 * 商标上忌用菊花。 * “黄色”:认为是不忠诚的表现。 * “康乃馨” 认为是不吉祥的。 * “菊花” 只送给过世的人。 * 杜鹃花、纸花、黄色花送人,表示不忠。
美 国 礼仪禁忌
* 讨厌蝙蝠:认为是凶神恶煞的 象征; * 美国人不提倡人际交往中送厚 礼; * 忌“黑色”,偏爱白色和黄色, 象征纯洁、和谐。
法 国 礼仪禁忌
* 法国人大多信奉天主教, 其次才是新教、东正教和 伊斯兰教。 * “13”数字及“星期五” 都是不吉利的,甚至能由 此引发什么祸事。 * 如果你对老年妇女称呼 “老太太”,她们是很不 高兴的。
二、饮食习惯禁忌
• 中国人吃饭时,忌座位没有尊卑长 幼、不分主次;忌把筷子插在盛满 米饭的晚中,因为那是给过世的人 的祭品;忌把空碗反扣在桌上,因 为那是诅咒她人生病;忌用筷子敲 打空碗,因为那是乞讨者的行为; 在海边居住的人们,吃鱼时忌把鱼 翻过来,因为这样表示翻船,会给 渔民带来厄运。
二、饮食习惯禁忌
韩 国 礼仪禁忌
饮食及坐பைடு நூலகம் : * 宾主都应席地盘腿而坐 ; * 长辈面前应跪坐在自己的脚底板上 ; * 吃饭时不要随便发出声响,更不许交谈; * 在大街上吃东西、在人面前擤鼻涕,都 被认为是粗鲁的。
其他国家
• 图案或商标忌“色” ---瑞典的国旗是蓝色的 ---比利时人视蓝色为不祥 ---瑞士人不喜欢黑色(忧伤) ---巴西人不喜欢紫色(悲哀)和黄色(绝望) ---伊拉克的国旗是橄榄绿 ---阿拉伯国家忌用黄色 ---委内瑞拉忌用红、绿、茶、白、黑色(分 别为五政党特征)
送韩国女士: • 化妆品、提包、手套、围巾类物品和厨 房里用的调料 送孩子: • 则喜欢食品
韩 国 礼仪禁忌
禁忌: * 农历正月头三天不能倒垃 圾、扫地,更不能杀鸡宰 猪 ; * 在别人家里剪指甲 ; * 吃饭时忌带帽子 ; * 睡觉时忌枕书 ;
韩 国 礼仪禁忌
• 在韩国人面前,切勿提“南朝鲜” • 也不要把“汉城说成京城”。 • 照相在韩国受到严格限制,军事设施、 机场、水库、地铁、国立博物馆以及娱 乐场所都是禁照对象,在空中和高层建 筑拍照也都在被禁之列。
四、宗教禁忌
宗教禁忌是人们生活中遵守的最为严 格的禁忌。 世界各国都有不同的宗教信 仰,西方人们主要信奉基督教,其包括 天主教、信教和东正教。在中国,人们 主要信奉佛教、伊斯兰教和道教。
四、宗教禁忌
• 西方的基督教徒不可敬拜偶像,不可妄称 上帝的名,印度的基督教徒忌晚上举行婚 礼,汤加的基督教徒忌星期日的时候离家 外出工作。天主教教师不许结婚。纳斯拉 夫的天主教徒忌在星期二星期五举行婚礼。 在葬礼后的两三个星期内,死者家属忌见 客人,一年之内不可举办晚会。新教徒不 可以崇拜一切偶像,不可崇拜其他的神, 饭前睡前要祷告。
英 国 礼仪禁忌
忌用: * 大象图:认为是蠢笨的象征; * 孔雀:视为淫鸟,祸鸟; * 用人像做商品装璜; * 百合花:意味死亡,不能作礼物送人; * 系条文领带:只有警察和学生才系; * 翘二郎腿;拍肩背;站着说话手插口袋。
德 国 礼仪禁忌
• • • • • 国鸟:白鹳 蔷薇:专用于悼亡 颜色:黑色、灰色 “13”和“星期五”:极度厌恶。 对四个人交叉握手,或在交际场合进行 交叉谈话,也比较反感。
德 国 礼仪禁忌
选择送礼品: • 不宜:刀、剑、剪、餐刀 和餐叉。 • 不宜:以褐色、白色、黑 色的包装纸和彩带包装、 捆扎礼品。 • 德国人认定,在路上碰到 了烟囱清扫工,便预示着 一天要交好运。
日 本 礼仪禁忌
忌讳: *绿色:认为不祥之兆; *荷花图案:认为是妖花; *数字9和4 :9发音《苦》;4发音《死》 *2月和8月:日本商人来讲是营业淡季; *馈赠礼品:要包装,不能用白色、色彩 艳丽、也不要扎蝴蝶结。
一、社交礼俗禁忌
• 另外,在到访时间上中西也有很大的不 同,如果约定为十点,中国人认为十点 是最终期限,最晚十点到达,最好提前 几分钟,因为不能让主人久等;而西方 人认为十点是可以到达的最早时间,最 好推迟几分钟,因为要给主人充分的准 备时间。
一、社交礼俗禁忌
• 在谈话的内容方面,西方国家严禁涉 及个人隐私,不能问年龄、收入、婚姻、 恋爱、财产、胖瘦等等。个人隐私被放 置在极高的位置,甚至可能涉及个人隐 私的所购物品的价格、个人时间的安排 都可能会被看作是侵犯隐私,由此看见 西方的个人主义、自我中心是多么的严 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