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百分数的意义及写法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P77-78二、【教材分析】:《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百分数中较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教材的编排体系是具有系统性和承接性的,所以我们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先后放在百分数知识单元体系和数的体系中,在大背景中“俯视”本内容,以准确定位三维目标,即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经历百分数的产生过程,了解百分数的作用,认识百分数的意义,并能用语言描述生活中的百分数意义,体现百分数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概念和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这部分内容的基础,学生只有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才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在教材中第一次出现,对于百分数,学生在生活中曾接触到,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如何激活学生的相关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把学习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完成百分数意义的建构,是本课教学的关键,也是我们本专题磨课确立的一个研究目标。
三、【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中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作了明确的要求:学习数学知识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
百分数是学生第一次接触。
学生会怎样探索百分数的意义呢?所以本节课的设计理念如下:(1)从生活中提炼百分数,构建百分数的数学模型。
(2)根据三维目标,将百分数意义的理解放在生活这个大情境中:①课前布置学生搜集百分数。
②教师设计的例题来自于学生的身边。
③描述百分数的意义。
(3)充分利用并挖掘学习材料的价值学习材料同样需要精炼,其精炼的价值需要教师根据授课内容进行挖掘与思考,延伸学习材料的价值也是高效课堂的一种手段,也为学生减轻了负担。
首先要激起学生的兴趣,因为事件就在他们的身边;其次是让学生经历百分数的产生过程;然后是学生通过体验百分数的产生过程,感受到百分数的好处;最后引导学生提炼百分数的意义,构建出百分数的数学模型。
总之,新课程的数学教育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有效学习情境认识百分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法,应用百分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索等有效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和交流。
2.过程与方法:运用比较、整理、对比等有效的手段,使学生经历概念生成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索百分数意义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有效应用,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五、【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具体含义,正确地读、写百分数教学难点: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六、【教学准备】:学生提前搜集生活中含有百分数的物品。
学具准备:计算器、作业纸。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两种糖,糖罐2个,蜂蜜水一瓶,杯子一个。
七、【教学过程】:<一>、合作研究,体会百分数的产生过程1、创设情境,引出研究必要性师:同学们,你们玩过跳绳吗?有没有测试过,一分钟能跳多少个?前不久,我们学校就进行了跳绳测试,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数据,请大家看大屏幕,你能不能看出这两个班哪个班的达标情况好?出示数据:达标人数一班:32二班:31生1:一班。
生2:不一定,因为并不知道两个班的总人数是多少,不能比较。
师:谁听明白了?生:如果两个班总人数相同,那么一班达标的人多,一班达标情况好一些;如果人数不同,就不能只比较达标人数了。
师:对啊,只有在两个班的总人数相同的时候才能直接比较达标人数。
好,我们来看看两个班的总人数是多少?出示数据:达标人数班级总人数一班:32 37二班:31 35现在总人数不一样,那该怎么比较呢?【设计意图:】创设比较两个班的跳绳达标情况这样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引出研究的必要性。
学生讨论生3:只要分别求出一班和二班达标人数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再通分,就能比较了。
师:用什么方法求达标人数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生:用32÷37, 31÷35(师板书)师:这个方法行吗?生:行!师:好,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算一算,比一比,组长把你们的研究思路写下来,如果需要,可以使用计算器。
学生小组合作2、研究汇报,感受百分数使用的优越性师:哪个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想法?组1:我们是先求出两个班达标人数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然后通分比较,最后的结论是二班的达标情况好一些。
大家同意吗?师:他们用什么方法得出的结论?生:通分。
师:还有哪个小组也是用的通分的方法。
师:好极了!我们把这个方法记到黑板上。
32÷37= 32\37=1120\129531÷35= 31\35=1147\1295师:谁能说一说,通分的目的是什么?生:为了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师:那么大家想想,这里的分母都变成了1295,意味着什么?生:假设两个班的人数同样多!师:是这样吗?结论是什么?生:二班达标情况好一些。
师:我这还有一个班,三班,达标人数35人,班级总人数39人,要比较三个班的达标情况,怎么办?生:用通分的方法。
师:好我们写下来,(板书:35÷39=35/39,)然后把这三个分数通分变成班级总人数一样多,再比较大小。
师:如果让你们比较5个班、10个班的达标情况,这种通分的方法行吗?生:行,但是太麻烦啦!师:看来通分是个好方法,但是计算起来有些麻烦!师:刚才,老师注意到有一个小组,算的特别快,很快就得出结论了,咱们找他们来给大家讲讲他们的方法,好吗?组2:我们是利用计算器直接计算出小数,再进行比较的。
一班32÷37≈0.86二班31÷35≈0.89师:这个方法和刚才的结论一样吗?我把它写在黑板上。
问:这里的0.86表示什么意思?生:86/100师:86/100表示什么意思?生:一班达标人数是总人数的。
师:那同样0.89=,它表示什么意思呢?生:二班达标人数是总人数的。
师:说的真好!大家看大屏幕(出示百格图),我如果用100个方格表示一班的总人数,怎样在图中表示达标的86人?生:涂86份。
师:是这样吗?师:同样,我如果用100个方格表示二班的总人数,怎样在图中表示达标的89人?生:涂89份。
师:是这样吗?师:大家看,这两幅图都反映了谁与谁的关系?生:达标人数与总人数之间的关系。
师: 现在两个班的总人数相同吗?能比了吗?生:总人数都看成100人,只比较达标人数86<89,所以二班达标情况好。
师:像这里的与都表示达标人数是总人数的一百分之几,像这样的数就是百分数。
(板书:百分数)百分数一般不写作分数的形式,而是在分子的后面直接加上百分号。
注意看。
(板书:86%)读作:百分之八十六。
来,伸出手,我们一起来写89/100,(板书:89%)读作:百分之八十九。
师:(看板书)哎,同学们,刚才通分也是假设两个班的总人数相同,化成小数也是让总人数相同,比较这两种方法,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生:化成小数简单。
生1:第二种,因为这种方法更简便。
生2:第二种,因为这种方法更便于比较师:化成小数更直观,计算更简便。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正是由于百分数在统计过程中,便于人们去比较和分析,所以人们才会如此喜欢使用百分数。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找到比较两个班达标情况的两种不同方法,在否定了学生知识结构中已有的各种比较方案后,无形中“逼迫”着学生思考、创造出更趋理想的比较方案,从而引出本节课的知识点——百分数,这样设计,使学生不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3、丰富感知,总结百分数的概念。
师:老师收集了生活中一些百分数的信息,大家看大屏幕,你能说出这里面百分数的表示的是什么吗?(出示课件)师:好了,课前老师也让大家收集的一些百分数。
请同学们拿出来,谁愿意上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收集到的百分数表示谁占谁的百分之几?(用投影)生1:表示柠檬汁是整瓶饮料的12%。
生2:表示棉的含量是整件衣服成分的80%。
生3:表示酒精含量是整瓶酒的56%。
师:那你们手中的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呢?同位俩之间,互相说说。
生:(互相说手中百分数的意义)师:说了那么多百分数表示的意义,谁能概括的说一说,百分数表示的是什么?生:百分数表示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师:说得真好,我们把它写下来。
板书: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交流收集到的含有百分数的资料,使学生感悟百分数的意义,同时体验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数学的学习始终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其学习的价值不言而喻,在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后再得出百分数的意义就水到渠成了。
4、倒蜂蜜水环节师:同学们,看这。
(出示蜂蜜水)这是老师早上刚刚兑好的一瓶蜂蜜水,认识这个百分数吗?这表示蜂蜜的含量是多少?生:5%。
师:仔细观察。
(从瓶中倒出1/4蜂蜜水)现在,杯中蜂蜜的含量变了吗?(5%)(继续倒入多一些的蜂蜜水)现在呢?(5%)(再倒一点)那现在呢?生:还是5%。
师:现在蜂蜜的含量仍然是5%。
是不是说明这杯子里就有5毫升的蜂蜜?(不是。
)那5%表示什么?生:表示蜂蜜占整杯蜂蜜水的5%。
(如果有生认为变了,就可以让一个人喝果汁,记住味道,然后再倒,再喝,味道不变,说明什么?)师:也就说,这里的5%能不能表示具体数量?生:不能。
师:它表示的是蜂蜜和蜂蜜水之间的一种—生:关系。
师:正是由于百分数仅仅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所以也叫百分比或者百分率。
(板书)5、深化理解,区分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师:大家都喝过农夫果园的果汁吧,你知道吗,这样一瓶饮料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看屏幕)维生素C的含量是5/100克碳水化合物占整瓶果汁的7/100糖占整瓶果汁的9/100师:这里有3个分母是100的分数,想一想:哪些可以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百分数来进行替换?组内讨论一下。
师:谁想来说说你们的看法?生:我们认为第一个不能替换成百分数,因为它带着单位名称,表示一个具体数量,百分数不能表示具体数量。
后两个可替换,都表示两数之间的关系。
师:这恰恰就是百分数与分数之间最大的区别!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具体数量,又可以表示两数之间的关系;百分数只能表示两数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也比较困难,因此本环节中设计了一个倒蜂蜜水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悟,百分数不能代表一个具体的数量,只能代表两个数之间的关系,继而引出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随后出示辨析题,让学生辨别三个分母是100的分数哪个可以用百分数来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