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的思路、方法与效果
——学生工作访谈汇报提纲
学生工作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育、管理、服务,通过支持和指导学生自治、自我管理,促进大学生的自我发展。
是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
一、对学生工作的内涵的理解
从最宽泛的意义上讲,与学生有关的工作都是学生工作,换言之,高校的所有工作都是学生工作。
从狭义上讲,学生工作是指课堂之外的教育教学及实践活动。
是高校指导、规范和服务于学生的成长过程,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工作。
二、对学生工作目标的界定
1、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指出:“大学的理想,与其说是知识,不如说是力量。
大学的任务在于把一个孩子的知识转变为一个成人的力量。
”
2、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发展,塑造合格公民,构建整体化知识结构,提升整体思维水平,培养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学工作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和技能的主阵地,学生工作则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学生工作的内容和作用
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学生工作的目的、任务来看,学生工作由教育、管理、服务三个部分组成,具体而言:
(一)教育育人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是由“两课”和专业课程来完成,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培训往往以活动的方式进行,无法纳入教学计划,必须由学生工作灵活安排。
所以,学生工作承担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思想教育、专业技能培养、心理健康教育、
科技活动、创新活动、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文体活动、党团员、学生干部教育等(11)的工作。
在教育方面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思想教育、专业技能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创新活动,志愿者服务、文体活动,党团员、学生干部的专题教育等。
1、学生教育的主要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和公民道德教育、国防教育
(2)心理健康教育
(3)学业指导、生涯规划
(4)励志教育
(5)诚信教育
(6)学风教育
2、学生教育的途径与措施
(1)入学教育
(2)思想政治教育——与积极分子培训结合起来
(3)学风建设
(4)入党积极分子培训
(5)团学干部教育
(6)社会实践活动及青年志愿者活动
(二)管理育人
通过日常管理,为教学、科研创建正常的秩序,维护校园平安的环境,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安全的保障。
通过评优评先、优良学风建设,在大学生中形成优良的学习氛围,对促进大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
1、管理育人的内容
(1)学籍管理
(2)日常行为管理
(3)学风建设
(4)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
(5)学生社团的管理
(6)奖助贷勤及评优评先
(7)生活与公寓管理
2、管理育人的途径与措施
(1)考勤考纪
(2)学生宿舍管理
(3)安全管理
建立安全工作网络,做好应急预案,平时要常挂心头不放松,工作落实不失控,关键时候职责明确工作到位,常抓不懈,措施落实,工作有效。
(4)积极分子、组织发展、预备党员、党员考评
(5)评优评先
(6)班级创建
(7)就业指导
(三)服务育人
学习指导、生涯规划指导、实践创新活动指导、创业创新活动指导、深造与就业指导,这些都是伴随大众化教育而新增的学生工作任务,对解决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和问题,保证大学生有效学习、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服务育人(学业指导)的内容
(1)大学生涯规划设计
(2)心理健康的咨询与辅导
(3)学业指导
(4)学生资助与助学活动组织
(5)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6)创业创新指导:创业基地、创业创新资助
(7)就业指导:就业教育与指导、就业基地建设。
2、服务育人的途径与措施
(1)专题讲座
在入学教育、学风建设这些重要环节,通过举办专业介绍、生涯规划设计讲座、心理健康教育、励志教育、专项活动动员、老生现身说法等方式提供学业指导。
(2)课程
为一年级学生开设“学科专业教学导论”课程,系统介绍专业培养的有关问题。
(3)咨询指导
通过学业指导机构工作人员,为学生通过学分与选课、心理健康咨询、创业创新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咨询指导。
(4)教师平时的学习指导
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学业指导工作,掌握学业指导方面的专业知识,自觉地将学生学业指导融入到平时的教学、班级活动、课后辅导中。
(5)学生社团与学生活动的指导
(6)社会实践
四、学生工作取得成绩
(一)观念到位,充分认识学生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充分认识学生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服从和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
凡事能让学生做的,都交给学生做,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让每一项活动都充分发挥出人才培养的作用。
1、学生发展理论是学生工作的理论基础
学生发展理论对高等教育的目的做出新的诠释,“学生发展应该是而且必将一直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为理解高等教育的目的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制定高等学校目标指明了方向。
学生工作不仅能为学术活动的健康发展提供保证,对高等教育的目标的实现起辅助作用,而且它还有自己独特的教育和发展目标。
2、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发展是学生工作的基本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宗旨和理念。
基于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学生工作确立了学生主体观、全面发展与个性化发展相结合的成才观、创新与实践的教学观,新的教育服务观,使学生工作走上科学的轨道。
(1)学生是发展的主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能包办代替。
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最大程度地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在实践中施展个人的专长,展示个人风采,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
(2)实践是人才培养的方式
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交、实践、创新、创业、就业等各种能力的舞台。
(3)创新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创新能力是人的重要能力。
(4)学生工作是学生实践的舞台
挖掘每一项学生工作的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作用。
从学生活动的策划到组织实施的
全过程,凡是学生能做的都交给学生做,培养学生的策划、预算、沟通交流、社会交往、组织管理、团队合作的能力,把每一项学生活动都打造成育人的课堂。
把学生在校的全部时间、空间和每一项活动都变成促进学生发展的平台。
让一切学生工作都发挥育人的作用,把学生活动变成培养学生的课堂和舞台。
所以,高等学校学生工作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教育人、引导人、关心人、帮助人融为一体,要努力创设学生实践的机会,提供学生实践的舞台,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在实践中施展个人的专长,展示个人风采,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
(二)学生工作的规范化
学生工作要把工作内容按年级、按学期、按主题进行分解,组成系列,有序推进。
组织网络化、内容系列化、活动层次化、评价科学化、制度(程序)规范化
开展优良学风个人、优良学风班、学习标兵、优良学风宿舍创建活动。
(三)学生工作在规范和创新中取得成效
1、不断创新学生工作的方式方法
学生工作内容多种多样,方式也很多,我们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手段,沟通信息,了解动态,构建学生安全网络,把学生工作做到“服务就在身边,帮助就在手中”。
2、活动育人见实效
实践是“把一个孩子的知识转变为一个成人的力量”的重要途径,实践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而实践正是学生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式。
让每一项活动都充分发挥出人才培养的作用。
学生工作拥有大量的课外活动时间、广泛的活动领域、丰富的活动内容,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文体活动、为学生提供认识社会的机会,锻炼能力的平台,展示自己的舞台,对学生的社交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不
可或缺的作用。
(1)以专业技能比武大赛为抓手
演讲、普通话、朗诵、小品、卡拉ok——迎新、新年元旦晚会、五四青年节文艺演出——将专业技能比武大赛与文体活动、特长展示、评选结合起来
(2)学生干部培训
(3)志愿者活动
(4)社团活动
3、科技创新出成果
教科院校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
2008小教班陈兴宇、马苗、夏露露、杨柳、闻凌晨《关于小学教育本科生实践能力现状的调查报告——基于江苏省十所师范院校》的研究论文获得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三等奖。
4、创业创新有成绩
我院王召亮、耿苏红同学创建的自主创业公司吕氏春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0年8月15号公司成为第一批入住九洲大厦徐州市大学生创业园的58家企业之一,并被确定为徐州市政府重点扶持的大学生创业项目,获得徐州市大学生创业基金。
大学生创业活动受到越来越多同学的重视,很多同学自觉投入到创业活动中。
积极申报“挑战杯”创业项目,多个项目获得学院创业基金立项。
5、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深化
2012年暑期,我院学生都投身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党员“三创三先”社会实践团被团省委确定为2012年全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省级重点团队,支教志愿社团被校团委评为优秀社会实践团队,通过对我院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及其成果、撰写的社会实践报告等内容的认真评选,7名同学获得校“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9名同学获得院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一等奖,16名同学获得院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二等奖,19名同学获得院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