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坏账的会计处理(一)坏账及其确认标准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款项称为坏账(BadDebts or Doubtful Accountsor Uncoilectible Accounts),由于发生坏账而引起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LossonBadDebts)。
当企业的应收款项被证实很可能无法收回且金额能够合理估计时,应确认为坏账。
企业的应收账款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确认为坏账:1.债务人死亡,以其遗产清偿后仍无法收回;2.债务人破产,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3.债务人较长时间内未履行其偿债义务,并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
应该说明的是,已确认为坏账的债权,并不意味着企业放弃了追索权,企业仍应积极追索,最大限度地回收债权。
(二)坏账损失的会计处理方法对坏账损失的处理,会计上有直接注销法和备抵法两种处理方法。
1.直接注销法在直接注销法(DirectWrite—offMethod)下,企业在确认应收账款确实无法回收时,应将账面上的应收账款注销,并确认坏账损失计人当期费用。
直接注销法较为简单,但它忽视了坏账损失与赊销收入的配比关系,在坏账损失实际发生之前,对坏账不作任何处理,从而导致资产和利润的高估。
当企业每年的赊销规模和坏账比例变化不大时,该种方法的缺陷表现得还不很充分,直接注销法在这种情况下还可以使用。
2.备抵法备抵法(Allowance Method)的基本处理程序包括以下两个主要步骤:(1)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当有客观证据表明应收款项发生减值时,应当根据其账面价值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的差额计算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短期应收款项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与其现值相差很小的,在确定相关减值损失时,可不对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
(2)当某一应收账款全部或部分被确认为坏账时,应将其金额冲减坏账准备并注销相应的应收款项。
在资产负债表上,以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与坏账准备的差额列示相应的债权资产。
备抵法的优点具体体现在:第一,对预计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作为坏账损失及时计人费用,避免了企业虚增利润;第二,资产负债表的应收账款以净额列示,消除了虚列的应收账款,使应收账款实际占用资金接近实际,使会计报表使用者更能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
可见,备抵法弥补了直接注销法的不足。
但也应该看到,在备抵法下由于增加了平时的坏账估计环节,也就增加了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机会,从而有可能增加企业粉饰会计信息的机会。
(三)备抵法下坏账的账务处理在备抵法下,企业应设置“坏账准备”和“资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账户进行处理。
“坏账准备”账户是“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账户的备抵账户,其贷方反映坏账准备的提取额,借方反映坏账准备的转销额,贷方余额反映已经提取尚未转销的坏账准备数额。
在备抵法下,坏账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3个环节:每期期末估计坏账、取得证据注销应收账款、注销的应收账款再次收回。
1.估计坏账的会计处理借记:资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贷记:坏账准备可见,坏账估计金额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当期的利润和应收账款净额的规模。
2.注销应收账款的会计处理借记:坏账准备贷记:应收账款——XX单位由注销应收账款的会计处理可以看出,如果注销的坏账金额与估计的金额完全相符,注销应收账款既不影响当期利润,也不影响当期净资产的余额。
备抵法将坏账的影响提前到赊销的当期,而不是注销坏账的期问。
但如果注销的应收账款的金额与估计的金额不一致,其差额将会影响注销当期的损益。
3.注销的应收账款再次收回的会计处理企业首先应冲销发生坏账时的会计分录,然后按正常程序反映应收款项的收回,即做如下分录:借记:应收账款——XX单位贷记:坏账准备同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账款——XX单位可以看出,这样处理不会影响应收账款的余额,但必须经过应收账款过渡,这样便于提供分析债务人财务状况的信息,并可以反映出债务人企图重新建立其信誉的愿望。
此外,注销的应收账款再次收回,使得坏账准备增加,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下和账龄分析法下会相应减少当期坏账准备的计提数额,因此对收回当期的损益也会产生影响。
(四)备抵法下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企业对应收款项进行减值测试时,应先将其分为单项金额重大和不重大的应收款项。
对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应单独进行减值测试。
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了减值的,应当根据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单项金额重大的标准。
该项标准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对单项金额不重大的应收款项,既可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也可以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应收账款组合中进行测试。
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了减值的,应当根据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对于单独测试未发现减值的应收账款(包括单项重大和不重大),应当将其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应收账款组合中再进行测试,之后再按各组合在资产负债表日余额的一定比例计算确定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应收款项通常根据逾期状态进行组合,这种方法称为账龄分析法。
综上所述,备抵法下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主要有销售百分比法、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和个别辨认法。
不同的计提方法对当期坏账费用的确认有直接的影响。
1.销售百分比法销售百分比法(PercentageofSales)是以企业各个会计期间的赊销收入的一定百分比来估计当期的坏账损失并计提坏账准备。
能够计入当期费用、减少当期利润的事项,应与企业当期实现的收入有关,计提坏账准备产生的费用是由各会计期间的赊销收入引起的。
因此,企业每个会计期间所提取的坏账准备;应当根据当期企业赊销收入的一定百分比来确定。
计算公式为:各期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赊销净额×估计坏账百分比可见,该方法侧重强调赊销收入与估计的坏账费用之问的配比关系,而没有考虑当期赊销的收款情况,也没有对以往计提的坏账准备作任何调整,这样可能会导致坏账准备的累计金额逐渐增大,因此要求随时调整计提比例,以便反映坏账的真实情况。
2.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PercentageofReceivables)是根据会计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乘以一定百分比来估计坏账损失,并据此计提坏账准备。
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侧重强调企业现有应收账款中可能发生的坏账,因为坏账毕竟是由应收账款引起的。
但按本期应收账款余额的一定百分比计算的结果应该是对应的坏账准备的期末余额,并非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
确定各期应计提坏账准备时,还应考虑“坏账准备”账户本期计提前的余额情况。
计算公式为:当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按当期应收款项余额计算的坏账准备金额-本期计提前“坏账准备”账户的余额具体分以下3种情况:(1)当调整前“坏账准备”账户为贷方余额,且该余额小于本期估计的坏账准备数额时,应将本期估计的坏账准备数额大于“坏账准备”账户的调整前贷方余额的差额作为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账户,贷记“坏账准备”账户。
(2)当调整前“坏账准备”账户为贷方余额,且该余额大于本期估计的坏账准备数额时,应将“坏账准备”账户原贷方余额大于本期估计的坏账准备数额的差额冲减多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借记“坏账准备”账户,贷记“资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账户。
(3)当调整前“坏账准备”账户为借方余额时(以前少估数额),应将本期估计的坏账准备金额加上“坏账准备”账户的借方余额作为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账户,贷记“坏账准备”账户。
实例3—10A公司2005年首次计提坏账准备,年末应收账款的余额为1250000元,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为1%,则估计的坏账损失为12500元。
2006年确认坏账损失为5000元。
2007年,注销的5000元应收账款又收回。
在备抵法下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2005年估计坏账损失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12500贷记:坏账准备125002006确认坏账损失时:借记:坏账准备5000贷记:应收账款——××单位50002007年注销的应收账款再收回时:借记:应收账款——××单位5000贷记:坏账准备5000同时,借记:银行存款5000贷记:应收账款——××单位5000实例3—11B企业2005年年初“坏账准备”账户贷方余额为2500元,并按应收账款余额的5%来估计坏账。
2005年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60000元,估计的坏账准备数额为3000元;2006年6月确认并注销坏账3800元,2006年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40000元,估计的坏账准备数额为2000元;2007年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35000元,估计的坏账准备数额为1750元。
其各年的会计处理如下:2005年年末估计的坏账准备为3000元,调整前“坏账准备”账户贷方余额为2500元,则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为500元(3000—2500)。
借记:资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500贷记:坏账准备5002006年6月确认并注销坏账时:借记:坏账准备3800贷记:应收账款——××单位3800—2006年年末估计的坏账准备为2000元,调整前“坏账准备”账户为借方余额800元,则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为2800元(=800+2000)。
借记:资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2800贷记:坏账准备28002007年年末估计的坏账准备数额为1750元,调整前“坏账准备”账户贷方余额为2000元,则本期应冲销的多提坏账准备金额为250元(2000—1750)。
借记:坏账准备250贷记:资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2503.账龄分析法账龄分析法(AgingtheReceivables)与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相类似,都是以应收账款余额的一定百分比来确定计提的坏账准备。
不同的是,按账龄分析法来计提坏账准备时,企业应对不同客户的应收账款按账龄的长短进行分类,并为处于每个账龄段的应收账款分别确定不同的坏账比例,汇总形成企业坏账准备的金额。
实例3—12某企业应收账款账龄以及坏账准备估计情况如表3—1所示。
表3—1某企业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及坏账准备估计表从表3—1可知,企业当期的全部应收账款112000元,对应3769元的坏账准备。
至于当期应计提坏账准备的数额,其确定方法同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一样。
4.个别辨认法对于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应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并单独进行坏账准备的估计。
核算方法参考前面的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