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2K12——各球队介绍一

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2K12——各球队介绍一

美国职业棒球⼤联盟2K12——各球队介绍⼀ 美国职业棒球的历史沿⾰ 棒球运动⼀般被认为是源⾃英国的板球运动和19世纪美国流⾏的⼀种跑圈⽐赛相结合的产物,但究竟是何⼈何时所发明,众说纷纭。

⽐较可靠的说法是于1839年,由A.达博岱(A b n e r D o u b l e d a y)这位后来的南北战争时期名将在纽约州的古柏镇(C o o p e r s t o w n,美国棒球名⼈堂所在地)所发明。

最早有记载的棒球(b a s e b a l l)规则是⼀个名叫A.卡特莱特(A l e x a n d e r J.C a r t w r i g h t)的纽约⼈于1845年撰写的。

棒球运动开始风⾏于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年间)时期。

1869年,史上第⼀⽀职业球队“⾟⾟纳提红⾊长袜队”(C i n c i n n a t i R e d S t o c k i n g s)成⽴,开启了职业棒球的历史,当时队中最⾼年薪为1400美元。

1871年,“国家职业棒球员协会”(N a t i o n a l A s s o c i a t i o n o f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B a s e b a l l P l a y e r s)成⽴,成为史上第⼀个职业棒球联盟。

1876年,国家职业棒球员协会改组,成为现在的“国家联盟”(N a t i o n a l L e a g u e,N L)。

19世纪末期,曾经出现过⼏个与国家联盟对⽴的⼏个联盟,但是都⼗分短命。

1901年,国家联盟因为经营不善,由12队缩编为8队。

这时,与国家联盟分庭抗礼的“美国联盟”(A m e r i c a nL e a g u e, A L)成⽴,吸收了被释出的这些球员。

1902年起,美国联盟的观众⼈数开始超过国家联盟,并开始以⾼薪挖⾛国家联盟的明星球员。

为了避免恶性竞争,国家联盟答应与美国联盟和谈,两个联盟于是在1903年合并,统⼀了赛制、规则和管理机制。

1920年,美国的职业棒球联盟被正式称呼为“⼤联盟”(M a j o r L e a g u e B a s e b a l l,M L B)。

20世纪初期的棒球运动开始风靡美国的⼤街⼩巷。

由于当时没有飞机,两个联盟所属球队都集中在美国东岸⼀些⼤城市,如纽约、芝加哥、波⼠顿等地。

两个联盟经过漫长的球季常规赛(在当时是154场),两个联盟的战绩最佳者得以在10⽉举⾏的7战4胜制“世界⼤赛”(Wo r l d S e r i e s)中碰头,⾓逐年度总冠军。

世界⼤赛的主场优势,不像N B A总决赛凭战绩决定,是每年在两个联盟间轮流的(现在赛制已经改变,后头会提及)。

⾄于为何要叫世界⼤赛,那是因为当时除了美国,还有哪国玩棒球-_-b美国冠军⾃然就是世界冠军了。

直⾄今⽇,美国⼈仍然习惯将年度总冠军球队称为“世界冠军”(Wo r l d C h a m p i o n)。

20世纪中前期,M L B只允许⽩⼈参赛。

当时⿊⼈拥有属于⾃⼰的⿊⼈联盟(N e g r o L e a g u e)。

虽然许多⿊⼈球员技巧⾼超,但是碍于种族隔阂,⼀直没有球团愿意聘请⿊⼈球员。

直到1947年,当时的布鲁克林道奇队(B r o o k l y n D o d g e r s)迈出了美国职业运动史上重要的⼀步——签下了第⼀位⿊⼈运动员,J.罗宾逊(J a c k i e R o b i n s o n)。

罗宾逊是⼀名速度、⼒量、智慧兼备的选⼿,他以他的能⼒征服了布鲁克林甚⾄全国的观众,⽽他的背号“42”也已经被所有的M L B球队列为退休号码,以永远纪念他。

也正是因为他的出现,美国的⿊⼈才真正开始迈⼊体坛。

20世纪中叶起,空中交通开始发达,经济飞速增长,棒球也从原来的仅在东岸集中,开始向西岸扩散,很快地,旧⾦⼭、洛杉矶、圣迭⼽等西岸⼤都市都开始拥有⾃⼰的职业棒球队,球季常规赛也延长到了162场球。

M L B在1969年将两个联盟各⾃分为东西两区,季后赛的形式也转变为联盟内部两个分区的冠军(分区内战绩最佳球队)先在5战3胜制(1985年改为7战4胜制)的联盟冠军赛(L e a g u e C h a m p i o n s h i p S e r i e s)中决出联盟冠军,再由两个联盟冠军在世界⼤赛对决的双轮制。

1973年,美国联盟正式开始使⽤投⼿指定打击者(D e s i g n a t e d H i t t e r, D H)制度,即投⼿不⽤上场打击,⽽由指定的另⼀名选⼿上场。

这个看似微⼩的规则修改彻底改变了两个联盟的棒球风格。

美国联盟开始朝侧重强攻的强⼒棒球(P o w e r B a s e b a l l)的⽅向前进,⽽保留投⼿打击规则的国家联盟则继续发展其侧重助攻、推进的⼩球战术(S m a l l B a l l)。

双轮制季后赛⼀直持续到了1994年,M L B的劳资双⽅因为就⼯资问题⽆法达成共识,⽽发⽣了球员⼤罢⼯事件。

罢⼯事件使得1994年和1995年的球季缩短,1994年的季后赛也因罢⼯⽽取消。

此次事件使得M L B观众量⼤减,M L B不得不做出对策。

1995年,M L B的赛制再度做出重⼤改变,每个联盟分为三个分区:东区、中央区、西区;各个分区的冠军可获得季后赛资格,⽽各联盟内未获得季后赛资格的球队中,各取战绩最好的⼀⽀球队为“外卡”(Wi l d C a r d),也获得季后赛资格。

如此,季后赛也从原来的两轮扩充成了三轮:⾸先是5战3胜制的分区赛(D i v i s i o n S e r i e s),由三个分区冠军和⼀⽀外卡球队捉对厮杀,外卡球队⽆论战绩,都将遇上其他三⽀球队中战绩最佳者,且没有主场优势,如果外卡球队和战绩最佳者同属⼀分区,将改为对决战绩次佳球队。

各联盟淘汰掉两个队之后,剩下两队⾓逐联盟冠军;决出联盟冠军后,两个联盟冠军在世界⼤赛对决,最终决定年度总冠军。

如今M L B共有球队30⽀,其中美国联盟14⽀(东区5⽀、中央区5⽀、西区4⽀),国家联盟16⽀(东区5⽀、中央区6⽀、西区5⽀)。

没有平均分配是因为两个联盟的球队平时并不互相交战,只有在每年五、六⽉期间举⾏的“跨联盟”⽐赛中偶尔对决。

跨联盟⽐赛是1997年M L B为了增加观众⼈数所引⼊的赛制,由于有很多分属两个联盟,但同属同⼀城市或州郡的两⽀球队在过去常规赛中⽆法碰⾯,如纽约的洋基(美联)和⼤都会(国联)、芝加哥的⽩袜(美联)和⼩熊(国联)等等,这个新赛制的重要组成,就是让这些同城兄弟阋墙⼀番,增加上座率,这个举措也⼀直受到球迷的欢迎。

与其他职业联盟相同,M L B也有⼀年⼀度的明星赛(A l l-S t a r G a m e)由国家联盟明星队对抗美国联盟明星队,主场则每年在两个联盟的球队主场间替换(即不会连续两年在同⼀个联盟的球队主场举⾏),时间则是每年的7⽉中旬。

与⼤家熟知的N B A明星赛不同,每个球队都⾄少有⼀个球员参加明星赛。

2002年,两⽀球队7:7平⼿⼀直鏖战到11局,竟然以平⼿收场。

⽐较熟悉M L B的⼈都知道,“平⼿”这种⽐赛结果是不存在的,此次明星赛的结果⾃然让⼴⼤球迷极端不爽,也开始传出了球员在明星赛根本不尽⼒打球的说法。

为了挽回球迷的⼼,并增加明星赛的对抗激烈程度,M L B⾃2003年起正式将明星赛赋予⼀个正式“任务”:明星赛的胜利⼀⽅,将获得该年度世界⼤赛的主场优势,此规则也打破了⼀直以来美联和国联“轮流”享有世界⼤赛主场优势的轮值,⽽明星赛也确实变得更加紧张刺激。

M L B的球队介绍 注:“现役球员”指⽬前(2007球季开始时)在该队球员名单中的球员。

“过去球员”指已经过世、退休或2006年⼀场未上,但过去在该队成名的球员。

美国联盟成⽴于1901年 美国联盟东区 美国联盟东区共五队。

因为有传统强权洋基、红袜、⾦莺和新兴豪门蓝鸟,使得此区向来战况惨烈。

1998年加⼊的魔⿁鱼⾄今尚未抬头。

⼤豪门洋基队已经连续9年夺得此区冠军。

曾经的辉煌——巴尔的摩⾦莺(B a l t i m o r e O r i o l e s) 缩写:B A L 别称/简称:O’s 主场:马⾥兰州巴尔的摩卡姆登园⾦莺球场(O r i o l e s P a r k a tC a m d e n Ya r d s)1992年启⽤ 加⼊联盟年份:1901年 队名更迭:1901年成军于密尔沃基,队名为“酿酒⼈”(B r e w e r s)。

1902年迁⾄圣路易,队名改为“棕⼈”(或称“布朗”,B r o w n s)。

1954年迁⾄巴尔的摩,队名改为“⾦莺”。

总冠军数:3:1966、1970、1983 2006年战绩:70胜92负美联东区第四 过去著名球员:圣路易时期:G.席斯勒(G e o r g e S i s l e r);巴尔的摩时期:B.罗宾逊(B r o o k s R o b i n s o n)、E.穆瑞(E d d i e M u r r a y)、⼩瑞普肯(C a l R i p k e n J r.) 现役著名球员:M.特哈达(M i g u e l Te j a d a)、M.摩拉(M e l v i nM o r a)、A.赫夫(A u b r e y H u f f) 美联元⽼球队之⼀。

从圣路易迁⾄巴尔的摩之后,因为临近⾸都华盛顿特区,受到华府周遭居民的喜爱。

在华府没有职业棒球队的年代⾥,美国总统每年球季开始时必定会出现在⾦莺主场主持开球仪式。

主场卡姆登园⾦莺球场⼗分漂亮,颇受球迷好评,20世纪90年代的⾦莺强盛时期,此球场可誉为美国棒球代表地之⼀。

1995年⼩瑞普肯(C a l R i p k e n J r.)连续出赛2131场,打破M L B纪录时,世界各地的球迷都看到了⾦莺球场内的庆祝场⾯,对其留下了深刻印象。

因为⽓候和建造⽅向原因,⾦莺球场⼀直是⼀个适合强打发挥的球场,因此⾦莺队的球风⼀直保持在偏重攻击⽅⾯。

20世纪60~90年代为⾦莺的全盛时期,⾄90年代末期,⾦莺队因为投⼿质量的衰落开始⾛下坡,⾄今已经连续9年胜率输多赢少,并且未能进⼊季后赛。

极度狂热——波⼠顿红袜(B o s t o n R e d S o x) 缩写:B O S 别称/简称:S o x 主场:⿇塞诸塞州波⼠顿芬威球场(F e n w a y P a r k)1912年启⽤ 加⼊联盟年份:1901年 队名更迭:成军时原名“美国⼈”(A m e r i c a n s)。

1902年改为“跟⽃⼈”(S o m e r s e t s)。

1903年改为“朝圣者”(P i l g r i m 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