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美国利益集团的成因

浅析美国利益集团的成因

浅析美国利益集团的成因美国的各项对外对内政策的制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总统、国会及各项政策的相关部门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利益集团在美国决策中的作用却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认也不能低估的。

可以说,从几乎每一项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都能看到利益集团的影响。

有时候,这种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

所以有人说,美国的决策是由政府、政党和利益集团共同做出的,或者说是由总统、国会和利益集团共同制定的。

这种说法并不过分。

美国利益集团对国家政策的影响在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既然利益集团的作用如此之大,它是怎么产生的呢,又为什么能够发展成如此强大的势力,为什么是在美国而不是别的国家出现这种现象的呢?本文着重讨论促成美国利益集团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所在。

一要探究美国利益集团生产的原因,首先必须弄清利益集团的概念。

早在1787年,开国元勋之一的詹姆斯@麦迪逊就撰文对美国利益集团的由来进行了解释,他说:“人的才能是多种多样的,因而就有财产权的产生,这种多样性对于达到利益一致来说,不亚于一种无法排队的障碍。

保护这些才能,是政府的首要目的。

由于保护了获取财产的各种不同才能,立刻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和各种各样的财产占有情况;而由于这一切对各财产所有人的感情和见解的影响,从而使社会划分成不同利益集团和党派。

”。

美国的学者认为:“利益集团是一个持有共同态度,向社会其他集团提出要求的集团。

如果它通过和向政府的任何机构提出其要求,它就变成一个政治性利益集团。

”对于“持有共同态度”,应这样理解,即对某一事物或决策,这一群人处于相同的地位,因而有着相同的立场。

换言之,是共同的利益使这一群人走到了一起。

要维护他们各处的利益,仅靠单个人单兵作战是不够的,必须联合起来,拧成一股绳,才能达到目的。

关于利益集团定义的界定有很多说法,如美国学者杰里尔·罗塞蒂在《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学》中,定义利益集团是“特别关心政治过程和决策后果的组织”。

《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对利益集团下的定义是“致力于影响国家政策方向的组织,它们自身并不图谋推翻政府”。

另外,对利益集团的界定还有以下几种说法,如,利益集团是指一种“在其成员所持的共同态度的基础上,对社会上其他集团提出某种要求的集团”;“任何一群为了争取或维护某种共同的利益或目标而一起行动的人,就是一个利益集团”;“一群人为了通过共同行动谋取共同利益而组成的联合”;“一旦公民个人体验到某种社会或经济问题,并认识到他们同其他人患难与共,那么,对他们来说,建立一个能代表他们共同利益而与政府打交道的正式组织就是天经地义的事”,这个正式组织就是利益集团。

从这些定义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构成利益集团必须具备的几个因素:一、成员有共同利益或观点;二、有较严密的组织和明确的目的;三、通过一定手段影响政府决策。

通常只要具备了前两个因素,就已经构成了利益集团的条件,如果又具备第三个因素,那么这个利益集团就会成为政治利益集团。

二美国利益集团数量众多,种类复杂,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职业、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中,以经济和商业利益结合起来的利益集团数量最多,实力也最强大,如美国商会、全国制造商协会,劳联-产联、农场主利益集团、美国劳工会等,它们人数众多,组织严密,在美国的政府决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政府影响最大。

以职业划分的利益集团如教师、律师、医生利益集团也属于这一类。

另一大类是成员寻求共同社会政治权益的利益集团,如种族集团、民族集团、妇女团体、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等。

第三大类是公共利益集团,如环保集团、“公共事业”、宗教团体。

由各州和部门担任相同职务的人也组成自己的利益集团,如全国州长协会。

利益集团的产生是美国历史发展的自然产物,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多方面的原因。

与上文利益集团的分类相对应,笔者从美国经济、宏观历史环境和美国政治制度等几方面入手,简略分析一下利益集团产生的原因。

一、经济原因。

麦迪逊在论述政党的成因时同时也自建国以来,资本主义制度在美国获得了充分的发展。

美国完成了工业化,又进一步导致了城市化,职业专业化。

社会分工日趋细密。

同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特别是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激烈的竞争使垄断日益增强,促使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使社会利益日趋分散与多元,从而引起许多传统的社会和政治组织解体,并动摇了人们对传统权威的忠诚。

经济的飞速发展也推动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浪潮,打乱了原来地性的移民结构的人口布局,使行业、宗教、种族等诸多方面的利益融为一体的地域主义结构逐渐解体。

跨行业、跨地域、跨阶层的以某一类背景为联系纽带的各种利益集团不断兴起,地域代表制已不适应工业化高度发达的美国社会各利益层次的利益需求,这需要人们打破地域限制,组成各种层次的利益集团。

以农业为例,随着美国农业生产的商业化,农业与工商业、铁路运输业、管理储藏业、农药生产、农业机器制造业等各种行业以及国内外市场关系日益密切,同时,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也日益在经济上受到这些行业的冲击与威胁。

于是,全国一些重要的农业州的农民联合起来,在1867年组成美国全国农业协会,同与他们农业生产经济利益相关的其他行业进行讨价还价,并积极推动国内的农业立法问题。

再如,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制定更多的法律和修正以前的法律条文,如新的专利法、土地筹款法、铁路建筑法等,各阶层、各行业的人们为了使新的法律更符合自己的最大利益,往往组织成团体游说立法机关,比如农业团体、劳工组织以及更加广泛得多的、面向经济的集团开始在美国社会和政治生活中活跃起来。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进展,劳动分工和职业专业化,不仅产生了新生的各个阶层各个职业的人,也使早先存在的各阶级阶层产生了分化。

在资产阶级中有大中小阶层之分,在工人阶级中也有金领、白领、蓝领之分。

一二三产业部门都有各自的利益,在一个部门内部又有利益各不相同的小集团,它们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冲突。

分工越细,利益分化也越细,人们之间的矛盾也就越多。

这是经济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是回避不了的。

二、社会历史的原因。

当欧洲的不同民族背景的移民者刚一到达美洲大陆的时候,就注定了美国将是一个人员成分复杂、背景多种多样的移民社会。

这里混杂着不同血统、不同民族、不同宗教的各色人等。

这些差异可不是经济发展所能改变的。

所以,从这一点说,美国天生是一个利益集团的沃土。

有关种族、民族和宗教的团体产生也就不足为奇。

种族和宗教问题在美国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痼疾。

直到现在,种族歧视一直没有解决,严重影响着美国社会的稳定。

基于此,宗教和种族团体对美国政府决策中也有很大的发言权。

例如美国对以色列的政策基本上由在美国的犹太人集团左右的。

三、美国国内政治体制有利于利益集团的产生。

就美国政治体制的构成及其运作模式本身而言,美国利益集团政治之所以如此发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美国宪法赋予人们自由结社及向政府申诉的权利,这是利益集团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法律保障。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规定:“禁止国会以任何形式阻碍人民向政府申诉的权利,如果它被解释为符合宪法第一修正案所保护的人民的申诉权,那么,个人、组织、集团或阶级向政府索取他们理所应得的各种活动就应该受到保护”。

美国法律所赋予每个公民平等的结社、出版自由,言论自由,申诉权利等公民权利,促使公民为维护自己共同利益而结成多种多样的利益集团,而且,利益集团也可以在宪法保护下得以合法的开展活动,而不用担心遭到镇压,只要不超过法律允许的范围。

(二)美国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强烈。

崇尚个人权利是西方文化中的重要方面,每个人都有权追求自我利益,实现自我价值。

这种个人权利观念和个人利益观的进一步发展,便直接导致了与国家权利相对应的集团利益或群体利益的产生,最后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利益集团。

而且,许多利益集团的出现,意味着公民参与的广泛性,依照阿尔蒙德的观点,公民参与的广泛性是政治文化世俗化的表现。

因此,利益集团的产生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利益集团的成员是公民,而美国政治制度的制定是要反映公民选票的影响的”。

美国中央实行三权分立的制度,在各州政府也是如此。

三权分立有一个特点是权力分散,这为利益集团开展活动,在各部门纵横捭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利益集团可以同时向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游说,同时向一级政府的不同部门展开活动。

四面出击,增大了成功的可能性。

而在实行单一制或专权的国家,这种情况是不会出现的。

即使在其它民主国家,利益集团也没有发展到像在美国那样充分。

利益集团与政党一样支持有利于自己的总统和议员。

但它们与政党相比,有自己的优势,它们有严密的组织,雄厚的资金,灵通的信息,它们就靠为议员和政府官员提供金钱和信息扶植自己的政府代理人。

而后者也需要这个。

这样,在官员与利益集团之间互相有了一种需要,使它们更有存在的理由。

例如,对于总统候选人来说,有时候,政党内部的分歧使它对候选人的支持软弱无力,而利益集团目标明确,总统候选人更喜欢与利益集团合作来赢得大选。

冷战结束以来,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全世界和美国国内都发生着重大的变化。

利益集团也在不断的产生、分化、演变。

但无论它们发生怎样的变化,都是美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反映,研究利益集团,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这一背景。

参考书目:1.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2.刘润忠:《美国政治与利益集团》,载《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3.王玉琼:《利益集团与政策决策》,载《探索》2001年第2期4.姜曦,陈兆河:《美国政治进程中的利益集团剖析》,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2月5.卢春龙、苗秀波:《试析美国的利益集团及其产生发展的原因》,载《新视野》2000年第5期6.张旺:《美国利益集团对政府决策的影响》,载《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7.俞宪忠:《关于利益集团分析的若干问题》,载《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8.Peter Woll, American Political System, Random House, New York, 197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