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卷温馨提示:本卷共三大题,计 25 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1.(A)下列金属中中最适宜做电线电缆的是()A.Cu B.Al C.Fe D.Ag 2.(A)某种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产生电信号,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A.延展性 B.导电性 C.弹性 D.导热性3.(A)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A. 合金属于化合物B. 合金不能导电、传热C. 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多数为纯金属D. 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的纯金属不同4.(A)取3枚洁净无锈的铁钉,分别加入3支试管中,如图所示的物质进行实验,试管中铁钉锈蚀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为()A.①②③ B.②①③C.②③① D.③①②5.(A)用镍钛合金制成的宇宙飞船自展天线,在低温下被折叠,进入太空后,在阳光照射下可重新展开,恢复成原状。
关于此天线制作材料的描述错误的是()A.具有形状记忆功能 B.具有很低的熔点C.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D.具有良好的导电性6.(A)下列物质能由金属和盐酸直接反应生成的是()A.MgCl2 B.CuCl2C.ZnSO4D.FeCl37.(A)为验证Mg、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四个实验。
其中不必进行的实验是()8.(A)人类每年从自然界中提取大量的金属铁,下列关于铁的说法正确的()A.在铁板表面镀上一层锌成为白铁,白铁是铁锌合金B.炼铁的过程是把单质铁变成氧化铁C.炼铁高炉炼出来的是生铁不是钢D.从高炉排出来的废气,可以直接放空9.(A)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Fe+6HCl==2FeCl3+3H2B.Fe+H2SO4==FeSO4+H2↑C.2Fe+3CuSO4==Fe2(SO4)3+3Cu D.4Fe+3O2点燃===2Fe2O310.(A)有X、Y、Z三种金属,把X和Y分别放在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若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的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下列关于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判断正确的是()A.Y>X>ZB.X>Y>ZC.Z>X>YD.X>Z>Y 11.(A)2007年4月18日,我国进行了第5次火车提速。
为适应提速要求需把短轨连成长轨。
工人常用2Al+Fe2O3高温Al2O3+2Fe这一反应使生成液态铁进行焊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l2O3为氧化物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D.该反应为放出大量热12.(B)往AgNO3和Zn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渣中一定存在的金属是()A.Ag和Fe B.AgC.Ag、Fe和Zn D.Ag和Zn13.(B)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M、N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NB.生成H2的质量M<NC.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是ND.产生H2的速率N>M14.(B)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锌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和锌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可能有硝酸银和硝酸铜15.(C)如图所示,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相同的铜球和锌球,这时杠杆平衡。
然后将两球分别浸没在稀H2SO4和CuSO4溶液中片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左边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增加B.只有右边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增加C.两边烧杯中的溶液质量都增加D.取掉烧杯后,杠杆仍然保持平衡35分)16.(4分)(A)在下列空格上,填上一种相应的金属名称:(1)呈亮红色的是;(2)常温下是液态的是;(3)地壳中质量分数最高的金属元素是;(4)保温瓶内胆镀的金属是。
17.(2分)(A)右图中两块金属片互相刻画后,在纯铜片上留下明显划痕,该实验探究的目的是;写出一个有铜参加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8.(5分)(A)请根据常见金属性质回答问题:(1)将以下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补充完整。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2)黄金首饰不易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3)从Mg、Zn、Cu、Fe中选出适当的物质与稀硫酸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一个即可)。
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不能在以下 (填序号)中进行。
(4)用CuSO4A.塑料桶 B.铁桶 C.木桶19.(3分)(A)自行车的主要材料钢铁易生锈,请为下图中标示的自行车部件各设计一种不同的、合理的防锈方法。
(1)三角架;(2)辐条;(3)链条。
20. (5分)(B)下表是生活中某种常见金属X的部分性质:将金属X投入盐酸中,有大量气泡生成。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试推断金属X可能的一种用途。
(2)将金属X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3)请自选试剂,设计实验比较金属X与Mg的活动性强弱。
完成下表:21.(9分)(B)右图所示是高炉炼铁时高炉内的化学变化过程:认真阅读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2)取少量高炉中炼出的生铁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当反应停止后,还可观察到烧杯底部有黑色不溶物,该物质是(填化学式),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你的判断,简要写出主要操作和现象22.(7分)(C)2009年2月12日,我外交部就法国某公司拍卖我国两件重要文物兔首和鼠首(见右图),发表严正声明:中国对其拥有不可置疑的所有权。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追讨这两件文物。
兔首和鼠首均为青铜器(铜、锡合金),表面呈绿色,这是铜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生成了铜锈(铜锈俗称铜绿)。
为了弄清铜绿的组成和铜生成铜绿的条件,某化学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1).探究铜绿的组成【查阅资料】通过查阅资料知道:铜绿受热易分解。
【设计与实验】①小芳从其它铜器上取下适量的干燥铜绿,按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口内有水珠出现,说明了铜绿中含有氢、氧元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了铜绿中含有元素。
②小芳取下少量试管内反应后的剩余物,放入另一支试管中,滴人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溶液变蓝色,说明铜绿中含有元素。
【实验结论】铜绿是由铜、氢、氧和碳元素组成的。
(2).探究铜生成铜绿的条件【查阅资料】铜绿的化学式是Cu2(OH)2CO3,它受热会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
铜绿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猜想与假设】据铜绿的组成和查阅的资料判断,铜绿可能是铜与氧气及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设计与实验】借鉴课本“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小梁设计了“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实验如下图所示(所用铜片洁净、光亮,试管内的“”为铜片):实验较长时间后,发现试管中铜片最先生锈(填试管字母编号)。
【评价与改进】小区认为小梁设计的实验还不够完善,要得出正确的结论,还要补充一个实验。
你认为要补充的一个实验是(用图表示亦可)。
【拓展与应用】小明发现从不同地点收集到的两个铜器(一个是纯铜做的,一个是青铜做的)中,纯铜器的铜绿比青铜器的少,他据此分析认为青铜比纯铜易锈蚀。
小明的分析是否全面?请你说明理由。
三、计算解答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第23题7分,第24题13分,满分20分)23.(9分)(B)用2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多少吨?24.(11分)(B)一化学兴趣小组对某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进行探究。
请按要求完成下列探究报告。
[实验目的]测定某生铁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
[资料支撑]生铁中除铁外,还含有碳、硅、锰、磷和硫等元素。
C 碳在生铁中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游离碳(石墨),另一种是化合碳(如Fe3等);硅、锰、磷、硫存在形式较为复杂;这些物质通常都不与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方案]生铁样品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测定反应前后可称量物质的质量差。
[实验过程](1)取一只烧杯,称得其质量为70.4g,加入一定量生铁样品碎屑,称得烧杯和样品的总质量为102.4g;(2)向盛有生铁样品的烧杯中加入稀硫酸,边加边搅拌,直到烧杯中不再产生气泡,再加入少量稀硫酸以确保过量,测得共用去稀硫酸247.3g;(3)静置,称量。
称得烧杯和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348.7g。
[数据处理]计算该生铁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交流讨论](1)实验称量时称量物应放在托盘天平的盘(选填“左”或“右”);(2)实验过程中稀硫酸要过量的原因是;(3)经质检部门精确测定,该样品中铁元素的总含量为95.2%。
假设没有与硫酸反应的铁都以Fe3C形式存在,则样品中Fe3C的质量分数为。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B 解析:这四种金属都有导电性,但相比较而言,Ag>Cu>Al>Fe,银的导电性虽然最强,但因为它的储量较小,价格较高,不适合用来制电线;铜虽然也有优良的导电性,但它的密度较大,只适宜制一些普通的电线,而不适合做电缆;铝的导电性仅次于银、铜,虽然它的导电率只有铜的2/3,但密度只有铜的1/3,所以输送同量的电,铝线的质量只有铜线的一半.铝表面的氧化膜不仅有耐腐蚀的能力,而且有一定的绝缘性,另外铝在地壳中的含量是铁的1倍,铜的近千倍,所以铝在电器制造工业、电线电缆工业应用越来越广泛;而铁的导电性弱于Ag、Cu、Al,而且易被腐蚀,所以不适合做电线、电缆。
点拨:明确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
性质是决定物质用途的主要因素,但不是惟一因素。
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因素也要影响物质的用途。
此外,物质的用途也可反映物质的性质。
2.B 解析:这是一道信息给予题,从题中的信息,当玻璃被击碎时,产生电信号,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说明“防盗玻璃”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容易导电。
3.D 解析:本题考查对合金的认识。
合金是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
在分类上,它属于混合物;在性质上,它具有金属特征(如导电性、传热性等);在性能上,合金的性能优于纯金属,能满足不同的需要,所以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多数为合金。
综合分析,只有D正确。
点拨:合金由于具有比纯金属更优越的性能,在生活中应用也较广泛,因此倍受命题者的青睐,准确理解合金的概念、性能、用途,熟记常见合金的组成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