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板块 第一课时 《井冈翠竹》

第一板块 第一课时 《井冈翠竹》


大声地朗读课文,将课文读顺, 完成以下两个任务: 1、朗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到课 后生字表中或是借助字典查找并 记住;遇到不理解的词语用红笔 圈出来,读完后结合上下文的内 容分析它大概的意思。 2、总结出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检测一:认读词语
白匪 粮食 硝盐 血腥 茨坪 殷切 封锁 盐罐
委员
派来
袁鹰
作者袁鹰,原名田钟洛,1924年生, 江苏淮安县人。40年代中期开始文学 创作,以散文影响最大。出版散文集 有《第一个火花》、《红河南北》、 《第十个春天》、《风帆》、《悲 欢》、《天涯》、《运行》、《京华 小品》以及《袁鹰散文选》等。袁鹰 散文题材广泛,感情激越,思想深邃, 作品中描述的一人一事、一景一物, 都反映了社会的人情风貌,跳动着时 代脉博。在艺术方面,他的散文深含 着诗的因子,具有诗的联想、诗的意 境、诗的语言,充溢着诗情画意。
井冈山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层峦迭峰,地势险峻。 其中部为崇山峻岭,两侧为低山丘陵,从山下往上 望,巍巍井冈就如一座巨大的城堡,五大哨口是进 入"城堡"必经的"城关"把守此地,有"一夫当关,万 夫莫开"之势。
井冈山上生长着一种毛竹,最初的五年里,它以一种 不易被人发觉的方式向地下生根,在五年时间里伸展出长 达几公里的根系,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发展变化。第六年 雨季到来的时候,毛竹终于钻出地面,像施了魔法一样, 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生长,28天就可达到30米的高度,令 人惊叹不已。 毛竹的魔法生长,动力在于目标的坚定和长远,目标 锁定在五年后,才会有日后的速度和高度;根源在于基础 的深厚和稳固,有了数公里的根系,才会有参天的枝干; 精神在于奋斗的清苦和执著,五年的潜伏,方才成就人所 瞩目的辉煌。 井冈山毛竹刚劲挺拔,资源丰富,利用毛竹加工的旅 游产品有竹雕,竹画,竹瓶,竹扇,竹椅,竹席等,其中 保健竹席是井冈山夏季旅游的主要商品,不仅量多,而且 质量上乘,美观而实用,价格又适宜。
摇撼
检测二:扩词练习 锁( )( )( )
委(
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撼(
)(
)( )(
)(
)( )(

) )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1、井冈的毛竹象征着什么?
2、请找出本文的中心句?并说说 中心句是用什么手法表达的?
井冈翠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精彩 片段; 2、我能体会文中描写井冈翠竹的重点句 子的表达效果以及作者对井冈翠竹的赞 美之情; 3、初步领悟”记叙“”描写“”议论 “等不同的表达方式。
千 年 杜 鹃
五指峰

革命时期
青翠挺拔 从不改色
井冈翠竹
革命的竹子
建设时期
永不低头
这些青翠的竹子,沿着细 长的滑道,穿云钻雾,呼啸而 来。它们滑下溪水,转入大河, 流进赣江,挤上火车,走上迢 迢的征途。
井冈山的翠竹啊,你是革命的竹 子!
思考:井冈翠竹为什么使人难 忘,作者歌颂的只是翠竹吗?
碧 水 奔 流
穿云钻雾


茨坪晨曦
黄 洋 界 日 出
荆竹山之秋
井冈山茨坪毛泽东旧居
带着问题再一次读课文:
(1)作者为什么说“天下竹子数不清,井 冈山竹子头一名”呢?请你试着用一句 简练的话概括。 (2)为什么说“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 竹子!”在文中用横线画出相关的语句, 结合重点词语写写你的感受。
你看那毛竹做的扁担, 多么坚韧,多么结实,再重 的担子也能挑得起。”
血雨腥风,毛竹青了又黄, 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 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 竹枝断了,还有竹鞭,还有深埋 地下的竹根。
井冈翠竹
姜孟
井冈翠竹(袁鹰)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会认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本课的7 个字。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 3、我能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的主 要内容。
井冈山市位于江西省的西南部,是 毛泽东同志创建的第一个革命根据 地。井冈山以其革命历史而名扬天 下,成为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 教育的基地。 1982 年,这里被列为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1991 年被评 为 " 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 " , 1994 年 又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 家园林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