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少林五祖拳教学设计南少林五祖拳套路教学设计授课教师:张伟伟泉州七中一、指导思想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通过学习具有闽南乡土文化的南少林五祖拳,让学生学会一种运动技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掌握基本动作的特点、方法、要点,体会攻防含义和风格特点,发展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武术兴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要求动作规范,手眼相随,刚劲有力,体现武术精气神。
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及终身体育的意识。
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教材分析南少林五祖拳,又称五祖鹤阳拳,简称五祖拳。
是南拳流派之一,踞福建七大拳种之首,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福建晋江人蔡玉明先生(1853-1910)所创。
因综合了白鹤、行者、达尊、罗汉、太祖五种拳派的技法而故名。
五祖拳属典型的外家功力型拳术,具有勇猛强悍之形,雄伟磅礴之势;动作简练,拳势激烈,富有阳刚之美;劲力浑厚刚强,富有闽南人“爱拼才会赢”的内涵,集健身、防身和修身於一体。
深受学生的喜爱,适合在校园中普及和推广。
三、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二年武术选修班学生,年龄在18岁左右,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由少年半幼稚、半成熟向成熟过渡。
有部分学生在高一年选修武术,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基础。
本课时是单元教学的第3次课程,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对教材的特点、重点、难点和学生的情况等进行了比较透彻的分析,预计90%以上的学生能够掌握,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并掌握技能。
四、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学习能力及年龄特点制定以下三个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五祖拳动作要领和锻炼价值。
(二)技能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南少林五祖拳套路演练和套路对打的技巧。
(三)情感目标:培养吃苦耐劳、积极思维、合作学习和崇尚武德等的优秀品质得到发展。
五、本课的重、难点教学重点:武术精、气、神的体现。
教学难点:武术动作攻防含义理解。
六、教学方法与应用(一)教法设想:1、示范讲解法:教师对所教授的内容精进细练,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个清晰的概念2、语言诱导法:教师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来感染学生,指导学生练习。
3、练习法:通过尝试练和模仿学习,教会学、练方法,领会动作要领。
4、纠正错误发:由于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完成练习的情况各有不同,通过纠正获得正确动作,提高学习的信心。
评价法:通过学生互相评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法指导本课时通过教师讲解示范,让学生自主练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大胆地进行尝试套路练习,同时要求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其他同学练习的情况,相互帮助、互助友爱,以此来提高自己对运动技能的审美和自练能力。
最后通过互评和教师的总结性评价,纠正错误,使学生习得正确的动作技能,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达到掌握武术套路的演练技巧。
七、课的构思(一)准备部分1、采用课堂常规导入法,既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人数、教师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安排见习生等,重点强化师生问好“抱拳礼”,突出武术类课程的规范和武德熏陶。
2、学生慢跑两圈,教师安排体育委员带领学生进行徒手操练习,既锻炼领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又达到热身的目的,为主教材学习作好身体和心理准备。
(二)基本部分学习五祖拳套路1、教师讲解示范五祖拳动作2、教师带领学生做五祖拳动作3、分成四个小组,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4、各小组中两人一对进行对打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手臂抗击打能力训练(1)教师邀请体育骨干参与演示,学生观看演示,模仿练习;(2)学生根据教师要求的数量,两人一组自主练习;(3)教师对学习的全过程进行组织和调控;(4)教师根据训练情况进行小结。
(三)结束部分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整理和放松,让学生尽快从兴奋状态恢复安静状态,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
2、教师针对本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并布置值日生收拾器材。
八、课程预想1、预计90%以上的学生能初步掌握本课所学的动作技术;2、预计本课学生的运动强度为中等,最高心率160次/分左右,平均心率120次/分左右,练习密度为45%左右。
九、场地与器材一块宽敞的空地《南少林五祖拳》课时计划教师:张伟伟班级:高二年武术班人数:30人课次:3 时间:2013/9/16教学内容一、五祖拳套路演练和对打二、手臂抗击打素质训练重点:武术精、气、神的体现难点:武术动作攻防含义的理解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使学生认识了解五祖拳套路和套路对打过程。
(二)技能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南少林五祖拳套路演练和套路对打的技巧。
(三)情感目标:培养吃苦耐劳、积极思维、合作学习和崇尚武德等的优秀品质得到发展。
课的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与组织措施次数与时间准备部分一、上课常规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人1、教师督促学生集合,师生问好,行“抱拳礼”。
2、教师宣布课的内容、目标和注意事项,(学生课前看公告牌)。
3、队形:四列横队:★★★★★★★★1分钟数。
2、宣布本课内容。
3、安排见习生。
二、热身内容1、慢跑2、体育委员领操方法:值日生自己创编★★★★★★★★★★★★★★★★★★★★★★★★★(图一)1、值日生出列组织学生进行徒手操练习,2、教师观察值日生领操和学生做操情况,进行点评。
3、队形:成体操队形。
★★★★★★★★★★★★★★★★8分钟3分徒手操并领操,培养组织、创新能力。
★★★★★★★★★★★★★★★★★(图二)4X8拍基本部分一、学习五祖拳套路1、五祖拳进攻套路2、五祖拳防守套路二、五祖拳套路练习与对打练习1、完整套路练1.教师讲解与示范(1)教学重点:动作规范、方法清楚。
(2)教学难点:劲力顺达.(3)示范队形: 如(图二)2.组织学生练习教与学的方法.步骤:(1)学生根据教师的口令进行练习;(2)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作配合发声练习,营造训练氛围。
(3)教师认真观察,发现问题,随时纠正错误动作。
1.1教师讲解与示范(1)教学重点:套路动作规范、方法清楚,劲力顺达.手、眼、身法、步能较好配合,能比较熟练地完成动5分钟13分钟习2、对打套路复习与展示作。
(2)教学难点:武术动作攻防含义的体现(3)示范队形: 如(图二)。
1.2组织学生练习分层四个小组,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完整套路练习队形:如(图三)第三小组★★★★第二小组★★★★第四小组★★★★第一小组★★★★(图三)2.1组织学生对打练习:(1)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两人一队进行对打套路的格斗攻防练习;(2)教师强调格斗练习中双方的关系是合作优势竞争的关系,在身体接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既要相互竞6分钟三、手臂抗击打能力训练:方法:甲乙两人相对,相距1米,马步起势:1.左三战步右手外掀(桡骨碰击)2.左三争又要相互协作配合,并注意不要伤害对方。
(3)教师巡回观察和指导各组学生的格斗攻防练习,并及时强调练习中的假设性和逼真性的辩证关系,最后教师点评。
对打套路展示队形:如(图四)★★★★★★★★★★★★★★★★★★(图四)1、教师讲解与体育委员示范(1)教学重点:到第9动时迅速转身及动作的衔接。
(2)教学难点:克服手臂碰击时产生的疼痛,磨练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5分钟战外削(尺骨碰击)3.右三战步左手外掀(桡骨碰击)4.左三战步左手外削(尺骨碰击)5.左弓步右手漂插掌(桡骨碰击)6.右弓步左手漂插掌(桡骨(3)示范队形: 如(图五)★★★★★★★★★★★★★★★★★★★★★★★★★★★★★★★★★★★★★★★★★(图五)2.组织学生练习(1)教师邀请体育委员演示,学生观看演示,模仿练习;(2)学生根据教师要求的数量,学生两人一组自主练习;(3)教师对学习的全过程进行组织碰击)7.左弓步右手内格挡(尺骨碰击)8.右弓步左手内格挡(尺骨碰击)9.上右三战步对擒对方上臂,迅速对拉,变换站位。
10.重复1—9的动作为一组,共三组。
和调控;(4)教师根据训练情况进行小结。
结束部分1.整理运动教师带领放松2.讲评1.成做操队形做整理活动2.教师总结本节课教学,并布置课外作业3.师生道别-行“抱拳礼”。
收拾器材4分钟场地器材一块宽敞的空地课程预想预计90%以上学生能较好掌握五祖拳套路的个人演练和两人对打的演练水平。
最高心率160次/分,平均心率120次/分,练习密度:45%运动量:中等课后反思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