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

2018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做题的最大障碍是浮躁 。只有平心静气,总揽全局,方能洞悉秋毫,明 辨是非,否则你连文章写的是什么都云里雾里 ,结果只能雾里看花,越看越花,误入陷阱, 不能自拔。
论述类文章阅读选择题设题陷阱
在做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题时,我们如果读懂了所给 的材料,而且明白命题意图,清楚题目所设的陷阱有哪些, 那么我们就能很容易地识破陷阱,轻而易举地选出符合题 目要求的答案。命题者设置的陷阱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2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3分)
3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考情回顾
时间
2017年卷二
1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是(3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 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 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2 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
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 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3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考情回顾
时间
2017年卷三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是(3分)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 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 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 ,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2、添加。添加定语或状语,造成对内容的曲解。 3、调换。调换词语或句子的顺序改变句意。 4、改变。改变说法,或换用别的词语代替,造成
似是而非(因果颠倒、以偏概全等)
5、遗漏。有意漏掉了一方面的内容来迷惑。 6、拼凑。将意义有关胡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
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
怎样答?客观选择题的审题答题指导
•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 1、 理解(B) •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 (2)理解文种重要句子的含义 • 2、 分析综合(C) • (1)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 (2)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 (3)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 (4)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 什 么 ?
客观选择题:识破命题设置的陷阱
怎么考?
以偏概全
选 择
混淆时态(已然未然)
题 歪曲事实
干 扰
因果混乱
项 偷换概念(张冠李戴)
设 置
无中生有
陷 顺序颠倒(时间、空间)
阱 太过绝对
客观选择题的知识构建体系
一、命题人设置干扰项常用的六种方法:
1、删减。最常见的是删减定语、状语,删减修饰 语而改变句意(内容扩大或曲解)。
区间。 • 4.比——比文题。
将选项与阅读材料中的句子仔细加比较,求同求异(比) ,确认对还是错。 • (1)形同意同 (信息吻合 直接判断) • (2)形异意同 (有所转换 实质一致) • (3)形似意异 (迷惑性大 格外留意)
怎样答?客观选择题的审题答题指导
• 解题方法:勾划——比照——分析。 • 解题前提:心静 • 做题首先要心静。心不静则神不凝。俗话说“
考情回顾时间Fra bibliotek卷一卷二
2017 2016
《中国参与国际气 候治理的法律立场 和策略:以气候正
义为视角》
殷墟甲骨文
《明代青花 瓷崛起的轨
迹》
格非《塞壬 的歌声》
2015 《宋代信用的特 《艺术是什
点与影响》
么》
卷三 《留住乡愁》
《历史中的文 学与文学中的
历史》
考情回顾
时间
2017年卷一
1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 项是(3分)
解题基本思路: 读——审——找——比——排
坚持一种信念(原则):答案就在原文中
1 、审题:审清题干要求、审定阅读区间 2、培养两种心态:专注、仔细。 3、掌握一个前提:从整体上把握全文。 4、用好两个方法:比对法(比对词语、比对关系
、比对依据和结论),排除法。 5、识别命题中常用的干扰陷阱(主要的几种)。
论述类文章阅读选择题设题陷阱
1.曲解文意
原文是那样说的,而选项却偏偏做另一种理解,故意 曲解作者的观点或所要表达的意思。
例:[2016·全国卷Ⅲ第 1 题 C 项]C.王国维在《古史新 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 “疑古”,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对应原文] 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 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 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
怎样答?客观选择题的审题答题指导
• 2.审——审题干。 审清题干要求,明确题目要求是什么:正确还是不正确 的项、属于还是不属于、能还是不能,找正确项,须用 排除法;找错误项,运用重点突破法。如果要选的是原 因或者依据也要搞清。
• 3.找——找原文。 • 在阅读材料中找到与选项对应的文段内容,即确定阅读
[对比判断] 可见王国维要表达的意思是“惜于古史 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并不能说“就不会‘疑 古’”,选项中“如果……就……”这个条件是不成立的。 犯了曲解文意的错误。
论述类文章阅读选择题设题陷阱
2 C. 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
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 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 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近几年全国卷考情分析把握
1、客观选择题型,分值多年不变(9分) 2、考查的重点集中在理解文中重要概念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以及归纳概括作者在文中 的观点态度,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和 对文中结构思路的把握,考查较少。 3、加强对文本内容和观点态度的把握。
考考你的眼力找出下列两幅图中不同的五处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
——客观选择题专项复习
论述类文本出题范围
1.社会科学类
常常指研究社会科学的文章,如政治经 济学、教育学、语言学、文化学、文艺学、 历史学等方面的文章。
2.自然科学类
主要指研究自然科学的文章,如天文学 、考古学、医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的文章。
考纲说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