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学第3章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宏观经济学第3章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 预算平衡乘数: KB=1
3- 31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付文林
❖ 在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中,消费和收入之间呈现的是一 种简单关系,即假定消费只与当期的收入有关。但是, 事实上每个家庭在做出消费决策时,他们不仅考虑当 期收入和当期消费,而是把消费和收入放到一个更长 的时间跨度来考虑。
❖ 消费函数的生命周期假定就是在整个生命周期这个时 间跨度内考察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
E
· E1
45°线 S,I
AE=C+I
0
Y0
Y
0
总收入=总产出
3- 6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付文林
S曲线
I
Y0
Y
May 20
第2节 消费理论
❖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函数
▪ 凯恩斯分析短期消费和收入的关系。他认为消费主要取决于现期的 收入水平。
❖ 消费函数的一般表达式: C=C(Y)
❖ APC (Average Propensity of Consumption) APC=C/Y
(4)一国居民的消费习惯。
3- 15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付文林
May 20
❖ 我国储蓄率居高不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落后。 (2)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 (3)我国居民总体收入水平低。由于总体收入水
平低,所以要考虑将来的各种支出,必然要提高储蓄 率。
(4)中国传统文化和消费习惯。 其他,如社会结构、家庭观念等因素也与此有关。
第三章 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1 凯恩斯主义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2 消费函数理论 3 政府的作用
3- 1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付文林
May 20
第1节 凯恩斯主义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 “古典主义”相信“看不见的手”的作用。除非某些市 场失灵现象发生,政府只需充当好一个“守夜人”的角 色。
❖ 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古典主义”代表了当时西方经 济学界的主流。
3- 13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付文林
May 20
我国的储蓄问题
❖我国一直是一个储蓄率很高的国家,截至2001年8月末, 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7.06万亿元,首次突破7 万亿元大关。2007年居民储蓄存款17.25万亿元,企 业存款13.87万亿元。
3- 14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付文林
May 20
3- 19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付文林
May 20
消费的生命周期假说
❖ 假设我们把一个人的生命周期分成两部分:青壮年(劳动期)和 老年期(退休期)。
❖ 假定储蓄没有利率收益,一个人出生时无财富可继承,临终时 的财富也为零。用C表示每一期的消费(每一期的消费都相等), NL表示一个人的寿命(以年为单位),WL为工作年份,YL为劳动
参考答案
❖ 一般来说,一国的储蓄率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原因决 定的:
(1)资本市场状况。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居民 会把相当大部分的资金投向资本市场,从而降低储蓄 率。
(2)社会保障体系。如果一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发 达,居民没有后顾之忧,就会增加消费比率,从而储 蓄水平会较低。
(3)将来收入的保障情况。如果一国居民的将来 收入有较强的保障,则储蓄率就会较低,反之较高。
3- 16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付文林
May 20
第2节 消费理论
❖ 早期的研究主要利用一些短期数据,证实了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随着收入的上升, 平均消费倾向逐渐减少,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 并小于1。
❖ 西蒙·库茨涅兹以1869-1938年的数据作为 样本,发现在长期中平均消费倾向APC(消 费C与收入Y之比)是相当稳定的,消费函数 的表达式大致为: C 0.86Y
❖ 所以
Y 0 C0 I G cT 1c
❖ 如果考虑转移支付,均衡国民收入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3- 28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付文林
May 20
政府购买支出和均衡国民收入
AE
C0+I0+G0 C0+I0 C0
0
3- 29
E1 E0
450 Y0 Y1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付文林
C+I+G C+I C
Y
❖ 由此可见,当一个人的工作年限占其生命周期中的比率越低, 平均消费倾向就越低。反之,平均消费倾向越高。
❖ 事实上,一个人可能会有遗产,同时只要有储蓄,他就会拥有 各种金融资产或实物资产,资产则会给人们带来收益。另外, 当人们所拥有的财富增加时,不仅来自财富的收益会增加,而 且财富本身就会促使人们更多地消费。因此,当具体讨论某一 宏观经济中的消费函数时,必须详细分析影响消费的各种因素。
❖ 政府可以通过改变其可控制的变量(如政府购买支出、 税收、转移支付等)来影响总产出。
❖ 政府的作用
▪ Adam Smith: 国防; 制定并实施法律制度; 保证“自 然垄断”。——“守夜人”
▪ 凯恩斯: 克服“市场失灵” ▪ 布坎南(公共选择学派):“政府失灵” ❖ 政府的经济职能 ▪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法律制度或“游戏规则”; ▪ 制定国民收入再分配政策,解决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
问题。 ▪ 制定和实施熨平宏观经济波动的宏观经济政策 ? ▪ 影响资源配置以便提高经济效率 ?
3- 26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付文林
May 20
简单的三部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 在两部门经济基础上加入政府,总支出项:C、I基
础上,增加政府购买G;总收入的分配:C、S和税 收T(定额税)。 ▪ 消费函数
C=C0+cY 这里的Y的含义?
3- 21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付文林
May 20
莫迪利阿尼的消费生命周期假说
❖ 生命周期假说认为个人会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安排其消 费和储蓄,以实现效用的最大化。
C W Y
❖ 莫迪利阿尼消费函数中的平均消费倾向:
APC
C Y
W Y
❖ 莫迪利阿尼认为,在短期,人们的财富水平是稳定的, 因此随着收入Y的增加,平均消费倾向是递减的;而 在长期,财富W也会发生变动,并且与收入Y的变动 往往保持一致。因此平均消费倾向在长期能够保持稳 定。
C0 I 1c
3- 9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付文林
May 20
投资乘数
KI
Y I
Y Y C
1
1 C
1 1 c
Y
❖投资支出的增加会使总支出曲线向上平移, 上移的幅度即投资增加的幅度。而且总支出 曲线越是陡峭( c越大),一定增量的投资 支出所带来的产量增量就会越大。
3- 10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付文林
▪ 凯恩斯:“无论你们购买什么都是爱国。”
3- 12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付文林
May 20
节约悖论
❖ 储蓄是一种节约行为。某个家庭储蓄增加,就可以 获得利息收入,从而使个人收入增加。但如果所有 家庭都增加储蓄,则MPS↑,从而投资乘数下降, 国民收入收缩。
❖ 消费对个人来讲是浪费。个人增加消费使收入减少, 但所有的人都消费会导致MPC↑,从而投资乘数增 加,国民收入扩张。
APC C Y P YY
3- 24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付文林
May 20
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 杜森贝里认为个人消费行为是相互影响的,由于示 范效应,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
❖ 经济衰退→Y↓,C存在向下刚性→C不变或轻微下降
C
0
Y
3- 25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付文林
May 20
第3节 政府的作用
的年收入。该消费者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消费支出必定等于其 总收入,即:
C NL YL WL
(1.2)
❖ 由上述方程,可得一个不变的消费率方程
C YL WL NL
(1.3)
3- 20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付文林
May 20
消费的生命周期假说
❖ 例如,一个人的生命周期为60岁,工作年限为45年,那么平均 消费倾向就是0.750
❖ MPC(Marginal Propensity of Consumption) MPC=∆C/∆Y =dC/dY
3- 7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付文林
May 20
第2节 消费理论
❖ 消费函数的线性表达式 C=C0+cY
C0 :自发消费,纵轴截距 c: MPC,直线斜率
❖ APC与MPC
APC=C/Y=(C0+cY)/Y = C0 /Y+c=C0 /Y+MPC
3- 4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付文林
May 20
两部门经济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
❖ 均衡国民收入
▪ 均衡产出指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
❖ 两部门经济模型
▪ 代数法 • Y=C+I
▪ 几何法 • 45°线法 • 储蓄恒等于投资法
3- 5
南京大学经济
AE
总支出
May 20
为什么会存在投资乘数?
1、国民收入的第一轮增加:△I,意味着新雇工人的收入增加△I ,形 成△Y1=△I。
2、国民收入的第二轮增加:工人用收入去购买消费品(c×△I ),带动了 相关消费品的生产,使该行业的工人的收入增加△Y2=c×△I。
3、国民收入的第三轮增加:△Y3=c2×△I 4、加总:△Y=△Y1+△Y2+△Y3+…△YN=△I+c△I+c2△I+…cn-1△I=△I
(1+c+c2+…cn-1)。
即:
△Y= △I×[1/(1-c)],所以KI= 1/(1-c)
3- 11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付文林
May 20
节约悖论
❖ 传统经济学
▪ 储蓄是美德,消费是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