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20-2021年新高考历史备考策略:考纲解读及备考策略
2020-2021年新高考历史备考策略:考纲解读及备考策略
比如:我们在进行二轮复习的中国古代史复习时,我们
组里商定在中国古代史复习完后,我们整编题目,让学 生理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示例例题::中华中文华明文的明发是展由是在汉各族民和族少的数交流民与族融共合同中创实造现的的。。 汉,运 一时汉在用体期 民中所”,族华通开学中文过始明知华开形的识 文边成初, 明移。始从 形民魏阶中成、晋段开南国与,通北中古发两朝原代展域时是民的,期文族过在,明华孝关程融夏文系(合族帝、的12与推诞角分少行生度)数改的。叙民革核族,述心的汉地“交族区多流与。元中少秦
下列各组史实中,反映了中央政府施行“因俗而 治”的是( ) ①唐朝在东突厥故地设立都督府②明朝在西南 实施“改土归流③辽代设置南面官、北面官④清 朝开始在西藏建立僧官制度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在集体备课方面,我们学校也有严格的要求:
在集体备课方面,我们学校也有严格的要求:
比如:我们在复习中国教育发展的专题时:我们会先把 课件作好上传到组内QQ群,然后再讲课件以word文档 打印出来,在集体备课时主备人拿着文档说课,指出自 己选择某段材料、某个习题的原因及目的,其他老师作 补充发言。
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 细化为国家认同、社会责任、人文积淀等十八个基本要点。从高 考角度来看,与之最为密切的就是文化基础。文化基础包括人文 底蕴课科学精神,正与考纲中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 质相对应。历史是一门人文色彩浓郁的学科,除了历史知识外, 尤其体现人文领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在历史学科五大核心 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中充分体现
数民族双向交流,取长补短,为中华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隋唐时 期,推行开明宽容的民族政策,加强了与西藏等地少数民族的交往 ,成就了文化的繁荣与恢弘,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日臻巩固。宋辽夏 金时期,多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在冲突中融合。蒙元时期,疆域 扩大,行省制的创置、宣政院及澎湖巡检司的设立,使包括少数民 族在内的全国各地区都被置于重要的统一管辖,进一步促进了民族 融合。明清时期,设伊犁将军、驻藏大臣等,注重对周边地区的防 卫与管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所谓学科核心素养,是以学科知识技能为基础,整合 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内的,能够满足特定现实需 求的综合性品质和相关能力。是学生学习该学科之后 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
——朱汉国《浅议21世纪以来历史课程目 标的变化》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
唯物史观 历史解释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家国情怀
【核心素养】
2020-2021年新高考备考策略
【高考先锋】
2020-2021年新高考专题研究
【独门秘籍】
2020-2021年新高考满分指导
【原创领军】
2020-2021年新高考命题预测
团队 生本 求新 高效
——与大家分享二轮复习策略及模式
备考“策略之一”——加强团队建设,强化集体备课
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同时加强教师自身的素养。
(此,备22001变主品11)89化要格年年依以指和考考据中学关纲纲国生键的是是学应能变生具力::化发备,根根展的以据据核、培普普心能养通通素够全高高养适面为应发等等依终展学学据身的校校。发人人对中展为才新国和核选生学社心生会,拔思发发分的想展展为要道核需文求德心要化制素素的基定质养必础 , 、和自科主学发文展化、素社会质参的与要三求个制方定面,。具体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
备考“策略之一”——加强团队建设,强化集体备课
,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同时加强教师自身的素养。
教师的能力水平决定学生的高考水平
高考“遵循教材”→“依据教材但不拘泥
于教材” →“脱教材”,从这个角度来说, 教师视野的高度、宽度在哪里,课堂教学的水 平与边界就在哪里;备考复习的程度在哪里, 高考的成绩就在哪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考纲分析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 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是高 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 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 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 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 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纲分析
经过教育部相关部门的修订和审定,《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 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新鲜出炉,历史科目考试大纲中考试范围及 要求保持不变,考核目标与要求方面进行了部分修改与增添。
我们加强对课标、考纲、高考真题的研究
课标分析
高考命题研究与备考的抓手
课教 考 标材 纲
说
明 高考试题
课标分析
2017版课标变化
(1)文本结构变化:新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 学业质量要求 (2)课程结构: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课程 (3)课程内容和呈现方式:通史+专题、专题 (4)增加教学示例、评价案例和命题建议 (5)加强革命传统教育。 (6)重视史学理论的考察。
考纲分析
经过教育部相关部门的修订和审定,《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 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新鲜出炉,历史科目考试大纲中考试范围及 要求保持不变,考核目标与要求方面进行了部分修改与增添。
(2)考查目标的变化
在2018年考纲基础之上,增加“考查考生的人文精神与 素养,引导其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在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前提下更加注重情 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密切联系社会热点,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 养。发散学生思维,给予学生发表自身观点的权利,让学生敢于张 开嘴,迈开腿,不再单纯只是知识的吸收者,而变为探究知识的主 导者,将人文主义嵌进课堂,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在唯物史观 的指导下,更加聚焦整体发展,追求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
我们高三历史组由老中青三代人组成,有经验丰富 的老教师引导,有年富力强的骨干教师发挥中坚力量, 有青春活力的青年教师踏实肯干辛勤付出,我们整个团 队精诚合作,拧成一股绳,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比如 我在编写古代民族关系的专题资料时,在资料编写好后 我拿给组里资深黄老师查看,他就指出应该把“因俗而 治”补充进去,因为有学者说“因俗而治”是中国历史 上最早的一国两制,要将其作为重点内容给学生指出, 所以我整编了这么一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