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ICC导管堵塞的预防及处理 PPT课件

PICC导管堵塞的预防及处理 PPT课件


Platelets
• 组织学上看纤维蛋白和血栓是各自独立的组织 – 根据患者的凝血状况 – 血栓可能在数天内在纤维蛋白鞘上端形成 • 同样在导管内形成 • 金葡菌易粘附在纤维蛋白鞘
1.抽不出回血,液体 不滴或流速缓慢。 液体流速正常 不易抽出回血。 2.长满整个管腔后 穿刺点渗夜。
1少量不影响输 液速度 易抽出回血 ,液体流速 减慢。 2多则流速减慢 ,或液体不滴。
血凝性堵塞的发现
• 部分或全部的回抽或注入困难
• 部分或全部的堵塞,伴有疼痛、水肿和/或静脉 扩张时,提示需行造影检查 – 确认有无导管腔 外的血凝(血栓形成) • 输液泵持续高压报警 • 可以是突然发生的,也可能是持续加重的
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打折、盘绕
导管尖端未达到理想位置
导管移位至颈静脉或对侧头臂静脉
Hale Waihona Puke 堵塞原因:血凝 堵塞程度: 不完全 表现:输液速度减慢,但是仍可入液 处理:速度减慢的初期 —— 及时用生理盐水脉冲方式 冲管 脉冲冲管无法缓解 —— 5000u/ml脲激酶,注入1ml,保 留30分钟,回抽后,立即用20ml以 上生理盐水脉冲冲管
完全 —— 负压方式再通
脲激酶
保留时间
20mlNS注射器
血凝性堵塞的预防
• 导管末端位置应保持正确
• 正压封管 • 脉冲冲管 • 严格遵守正确的冲管液、冲管容量以及冲管频率 的规定 • 尽量减少可能导致胸腔内压力增加的活动 • 预防性应用抗凝药物或溶栓药物
• 处理:
– 检查导管是否打折、脱出,病人体位是否恰当。 – 确认导管尖端位置正确 – 用10ml注射器缓慢回抽,血凝块是否能抽出(不可用 暴力推注清除凝块,可致导管破裂或栓塞)。 – 酌情拔管 – 利用特殊技术冲洗导管使导管再通(需医生与病人/家 属商定,分析利与弊)
• 导管堵塞症状(滴速减慢或停止)与溶栓治疗无关 或对溶栓治疗没有反应 • 注射泵总是高压报警 • 可以看到导管内有沉淀物
• 在输入不相容药物后突然发生的堵塞或阻力增加
• 缓慢加重的堵塞通常提示脂类物质沉积
• 选择适宜的器材: • 给以充分、正确的导管冲洗 • 置入后行胸片检查,确认导管有无打折、盘绕或其他受 损迹象 • 定期复查胸片
PICC堵管预防 及处理
参考文献
肿瘤患者治疗间歇期间PICC堵管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顾士菊,《世界最新 医学信息文摘》2016.05 乳腺癌PICC置管化疗堵管的预防及处理,张丽娥,《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5.11 经皮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堵管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王煦,翁卫群,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20 小剂量尿激酶等量置换法疏通PICC血栓堵管,郑美琼,《护理学杂志》 2011.04
相关 危险因素
导管因素
血管内皮 损伤
置管静脉 选择
患者自 身疾病
药物因素
导管规格和 材质
导管末端 位置
导管相关 感染
导管 留置时间
• 穿刺时皮肤组织将粘附在导管 导管表面异物(粉尘 纤维) • 数秒钟在导管外壁形成蛋白带 –5分钟内循环蛋白浓度与导管表面浓度保持一致
WBC • 血小板和白细胞粘附蛋白带 • 纤维蛋白鞘形成 – 24小时形成1mm – 出现在导管内外壁 • 纤维蛋白鞘如一个袖套或形成血栓形成
30分钟-24小时
负压方式使完全堵塞的导管再通(二)
20ml生理盐水备 用 20ml生理盐水脉 冲
回抽注射器活塞, 将导管中药物和 血液抽回,弃置
1. 堵塞严重的导管可能不能注入2ml尿激酶。
2. 如果感觉阻力太强, 不能注入尿激酶,应考虑使用 负压方式
3. 重复灌注尿激酶应视病人血小板情况而定
左臂穿刺风险--导管尖端贴着右侧SVC血管壁
导管固定差--导管移位。(INS, 2006)首选导管固定装

夹断综合症
导管在锁骨,第一肋和锁骨 韧带间的压力 仅出现在通过锁骨中断穿 刺的(导管植入)
输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相容药物
药物 pH值改变:抗生素、中成药
管腔内沉淀产生
输入脂肪乳等导致导管壁液体残留
导管打折、盘绕、异位至其他静脉(颈静脉、腋静脉)--
--导管复位
导管尖端贴血管壁----改变体位 舒张痉挛的静脉 改变穿刺位置(静脉瓣所致)。

易溶于酸性药物的沉积
0.1% HCL

易溶于碱性药物的沉积
NaHCO3 (碳酸氢钠)

脂类的堵塞
70% ETOH (酒精)
0.1% NaOH (氢氧化钠)
1) 血小板>20,000/mm3,4小时内如需重复灌注,需将溶 液再稀释3倍 2) 血小板<20,000/mm3 ,4小时内仅灌注1次 3) 灌注总量不超过15,000单位
原 表 预 处
因 现 防 理
堵塞的原因主要是由于PICC导入时间较 长,又长期漂浮在血管中,会对正常的血流 产生一定的影响,形成涡流而产生微血 栓。


血凝性堵塞
非血凝性堵塞: 药物性堵塞 机械性堵塞
• 胸腔压力的变化 • 肌肉收缩
• 输液压力的改变(输液袋滴空)
• 冲管技术不当 • 冲管不充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