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量值溯源程序

最新量值溯源程序

量值溯源程序
机构概况
1总则
1.1溯源性总体要求
实验室应分析测量设备的技术指标,明确设备的量值溯源需求,制定量值溯源总体要求,以便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显著影响的所有设备,在投入使用前都进行校准,确保检测结果能够溯源到国际单位制(SI)。

3.中心对那些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的检测仪器,在使用之前都按相关的技术规范或标准进行检定或校验,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4.参考标准的校准, 必须按预先制订好的计划和程序进行,必须在由经过国家授权的、能提供对国家测量基准溯源的机构完成。

实验室建立的所有参考标准, 只能用作校验之用, 不能作为其他用途。

对于能够证明用于其他用途而不会对作为参考标准带来不利影响者除外。

参考标准在任何调整之前或之后都必须进行校验。

5.中心要求各有关仪器尽可能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参考物质)。

特殊情况下需要使用其他标准物质时,要求能溯源到SI单位或有证标准物质。

中心将对内部标准物质进行核查。

6.中心制订了参考标准、标准物质(参考物质)进行期间核查的程序,核查由各室主任及参考标准、标准物质(参考物质)保管人组织实施,以确保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详见DURCAM-200-23《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参考物质)的管理程序》)。

7.中心制定明确的管理程序,以保证安全处置、存储和使用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参考标准),防止其在此过程中受到污染或损坏,并确保其完整性(详见DURCAM-200-23《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参考物质)的管理程序》)
1.2量值溯源程序
检测中心编制了《量值溯源程序》,对各类测量设备的量值溯源工作进行规范性管理和控制。

1.3校准计划
设备管理员负责制定设备和量具的周期校准计划,定期对检测中心的测量仪器设备和量具进行送检。

1.4 校准结果的计量确认
设备管理员应会同技术主管共同确定检测中心检测工作对各类测量设备的技术要求,在设备校准结束后,设备管理员应对照该要求对设备校准证书和校准结果是否满足要求进行确认,填写在《设备校准结果确认记录》中。

2特定要求
2.1溯源到国际单位制
设备管理员负责绘制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的量值溯源图,以确保检测仪器量值符合计量法
规定。

2.2溯源机构选择
在选择外部校准服务时,设备管理员需要按照《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程序》的要求对校准机构的资质和能力进行评价,确保其测量能力和能够溯源到国际SI 单位。

3.量值溯源管理程序
3.1目的
为了保证计量标准统一,保证本公司测量设备的量值准确性和有效性。

3.2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测量设备。

3.3职责
车间及有关部门兼职计量员、计量组专职计量员。

4.内容
4.1 为了保证检测设备的量值溯源,计量组必须做好全厂所有测量设备的管理
台帐及检定校修记录。

4.2 按照测量设备的检定周期,做好厂内的定期检定工作。

4.3 按照测量设备的检定周期,做好我公司最高计量标准的测量设备及强检设
备的送检。

4.4 及时邀请市计量部门或省计量部门来本公司进行检定校准工作。

为了做好计量溯源,特规
5.1.当测量无法溯源到SI 单位或与之无关时,实验室将确保测量设备能够溯源到有证标准物质或通过参加实验室间比对来提高测量的可信度。

对于检测结果不能溯源到国家基标准的,需要提供设备比对、能力验证结果等满意的客观证据。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 天台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所
天新公司工程部计量组 各生产车间 质检中心 供应部(仓库) 不能检定的
测量设备及
计量标准器 本公司计量组不能检定的测量设备
1目的
制定了量值溯源的总体要求,使在用的所有检测仪器设备的量值能够溯源到国家基准和国际单位制,确保相关检测和/或校准的结果能够溯源的国家基准,确保量值符合计量法规的规定。

外部校准机构发布的校准证书必须包括测量不确定度和符合确定的计量规范声明(详见DURCAM-200-22《量值溯源程序》)。

确保测量结果和在用计量器具与标准物质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或经实验室比对证实合格。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计量器具的检定、检查和标准物质的控制。

3职责
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各检验室配合。

4.工作程序
4.1 分类
4.1.1 计量器具
4.1.2 标准物质
4.2 检定
4.2.1 检定证书
证明仪器设备经过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的文件。

4.2.2 测试报告(或测试结果通知书)
仪器设备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后下发的描述仪器设备性能的文件,给出了仪器设备的重要技术参数。

该文件可能是也可能不是检定合格的证明。

4.2.3 测试报告的验证
a 收到测试报告后,仪器设备管理员应与仪器说明书对照,检查所提供的技术参数是否正常。

b 确认仪器设备正常后,在测试报告上盖“验证合格”章。

c 当确认仪器设备不正常时,在测试报告上加盖“验证不合格”章,按《仪器设备管理程序》进行维修,维修后再检定、验证。

4.2.4 检定情况的检查
a 仪器设备管理员检查所有计量器具的档案,填写《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表》。

b 发现无检定证书或检定证书超过有效期的,立即通知检测室停用该仪器设备并按4.2.6步骤进行检定,对使用该仪器设备造成的后果,按《纠正措施程序》进行处理。

c 发现测试报告未经验证的,立即通知检验室停用该仪器设备,并按4.2.3步骤进行验证。

后果处理同b。

4.2.5 周期检定计划
每年一月份,仪器设备管理员根据《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表》,以时间为序做出该年度在何时、对何仪器、通过何种方式进行检定的详细计划,报质量负责人审定执行。

4.2.6 检定的实施
a 根据周期检定计划,在仪器检定有效日期前一个月,仪器设备管理员与检验室协商,安排检定时间。

b 仪器设备管理员联系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落实检定时间和检定方式(送检或请人来检)。

4.2.7 当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不能对计量仪器设备进行检定时,检测室应根据《实验室间比对与能力验证程序》,组织实验室间比对,以验证测量结果相关性是否满意。

4.2.8 运行中检查
检测仪器设备两次检定之间的运行检查按《仪器设备运行中检查程序》执行。

4.3.1 量值
计量器具所测量的值,如质量、湿度、气压、色度、电导率、吸光度等。

4.3.2 溯源
计量器具经法定计量机构检定合格后,即可认为其所涉及量值可以溯源到国家测
量基准。

4.3.3 绘制溯源图
将仪器设备绘制出量值与相应检定机构的溯源关系图,标准物质绘制出量值与相应标准物质研究机构的溯源图,附于《质量手册》的附录中。

4.4 标准物质一览表
4.4.1 仪器设备管理员统计所有标准物质和标准样品,填写《标准物质一览表》,标准物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4.4.2 检查中发现不合格情况,应按《纠正措施程序》处理。

4.5 记录的保存
4.5.1 仪器设备及其附件的检定证书或测试报告存在该仪器设备档案中;标准物质证书归于标准物质档案中。

4.5.2 《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表》和《标准物质一览表》,由仪器管理员保存。

5.相关的体系文件
5.1 HJK/CX 03 纠正措施程序
5.2 HJK/CX 12 实验室间比对与能力验证程序
5.3 HJK/CX 16 仪器设备运行中的检查程序
6.质量记录表
6.1 HJK/JL-35 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表
6.2 HJK/JL-39 标准物质登记表
3.化学分析人员掌握的检验方法
4. 量值溯源图
2.1理化中心负责理化检验和试验,批准试验报告。

2.2理化检测责任师负责编制理化试验室的操作规程、审核、评定。

2.3有相应资质的理化人员负责理化检验和试验的实际操作。

2.4力学性能和金相属外协试验项目,外协单位必须是国家认可的有资质的单位,并定期对其考核和评价。

3.程序内容
3.1理化检测责任师负责编制(ZW07-23)《化验室操作规程》
3.2化试验仪器设备定期检定和校准,确保准确、灵敏、可靠,且在检定周期内使用。

3.3理化检测人员负责试验仪器的日常维护保养,建立台账,对环境有要求的仪器,要精心保管。

3.4试验前的准备
3.4.1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完好、准确、灵敏。

3.4.2根据需要备好备药品、蒸馏水等。

3.4.3按标准要求制备试样,并编号标识,备留化学试样,物理试验后的试验的试件要保存。

3.4.4化学分析要严格按(ZW07-23)《化学室操作规程》操作。

3.4.5做好化学分析记录和报告,交理化责任师审核、评定,质检部部长批准。

3.5.6检验结束后进行整理,仪器要洗涤擦干药品存入到规定位置,清理场地。

3.5.7对于试验数据不符合标准要求的试样,应重新取样再试验一次,如试验数据不符合标准要求,则制定该批材料材质或性能不符合标准要求,由理化检验人员填写(ZJ-8.3-01)《不合格品通知单》,传递有关部门。

4.相关程序/文件和质量记录
4.1相关程序:无
4.2相关文件
(ZW07-23)《化验室操作规程》
4.3质量记录
(ZJ-8.3-01)《不合格品通知单》
5.6.4支持性文件
《量值溯源程序》
《期间核查程序》
《标准物质管理程序》
《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程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