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构造及其实践意义.
②利用向斜确定钻矿的位置。煤、铁矿等沉积矿往往保留 在向斜部位的地下。
2.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 造,利用向斜可找水
(2)找水:
断层处易于找泉
①“向斜岩层蓄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向斜构造有利于 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 井可在向斜槽部打。如上图所示。 ②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外露的地方。如上图所 示。
2.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隧 道
工程隧道应选址于背斜,而不 应选址于向斜,利于防水渗漏 大坝等工程建设应避开断 层
(3)工程建设: ①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 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 建筑物塌陷。 ②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修筑铁路、开凿隧道时 应避开向斜部位,因为向斜是地下水汇集区,如果在向斜部位 开凿,隧道可能变为水道。开凿隧道宜选择在背斜部位,该结 构不仅结实坚固和不容易塌陷,而且无积水。如上图所示。
第二单元 第一讲 考点二
地质构造及其实践意义
1.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
地质构造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岩层一般向 下弯曲
从形态上 岩层一般向 上拱起 从岩层的 中心部分岩 新老关系 层较老,两 判 上 翼岩层较新 断 方 法 图示
中心部分岩 层较新,两 翼岩层较老
岩层受力破裂并 沿断裂面有明显 的相对位移
向斜
背斜
岩层①~④由新到老
地质构造 未侵 蚀地 貌 构 造 地 貌 侵蚀 后地 貌
褶皱 背斜 向斜 常形成谷 地或盆地
断层 大断层,常形成裂 谷或陡崖,如东非 大裂谷。断层一侧 上升的岩块,常成 为块状山或高地, 如华山、庐山、泰 山;另一侧相对下 降的岩块,常形成 谷地或低地,如渭 河平原、汾河谷地; 沿断层线常发育成 沟谷,有时有泉、 湖泊
向斜
地形倒置
向斜成 山
背 斜 成 谷
褶皱
汾河谷地
断块山
华山断层山
泰山断层山
庐山
庐山断层山
汾河谷地
渭河平原
汾河谷地Biblioteka 断层形成的地堑2.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气 油 水
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利 用背斜可找油、找气 (1)找矿: ①背斜为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 部,水最重,分布于背斜底部,中间为石油,如上图所示。
常形成山岭
向斜槽部受 背斜顶部受 挤压不易被 张力,常被 侵蚀,常形 侵蚀成谷地 成山岭
背斜
图示
向斜
岩层①~⑥由老到新
一、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
1.褶皱 ⑴未侵蚀地貌(原始地貌)
常形成山岭
常形成山谷
向斜
背斜
背斜顶部 ⑵侵蚀后地貌 受张力, 常被侵蚀 成谷地
向斜槽部岩性坚硬不易 被侵蚀,常形成山岭
背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