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动学基础练习及答案
(A)波长为 5 m ; (B)波速为10 m ⋅ s−1 ;
(C)周期为 1 秒; (D)波沿 x 正方向传播。 3
(C )
根据公式ω =6 π ,T = 2π / ω =1/3 秒。其它均不正确, λ = 100 / 3, u = 100 (忽略单位),传
播方向为-x。
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波的传播方向上,相位差为 2π 的两个质元间的距离称波长;
t (s)
-A
d
O
Px
计算题 1 图
5
解:(1)
yP
=
A cos( 1 2
πt
+
π)
;
(2)
y
=
Acos[2π( t 4
+
x
− λ
d
)
+
π] ;(3)
y0
=
Acos(
1 2
πt) 。
解:(1)由振动曲线可知,P 处质点振动方程为
yP
=
Acos[( 2π t) 4
+
π] =
A cos( 1 2
πt
+
(D ) 由传播方向可知,时间项为正的 x/u;
设表达式为 y = A cos[ω(t + x / u) + φ] ,依图可知,x=0 处在 t=T/4 时相位为 − π ,代入后相 2
位公式得: φ =- π ,等价于 π 。
5.在同一介质中两列相干的平面简谐波的强度之比是 I1 I 2 = 4 ,则两列波的振幅之比是
2
2
O
(C) π 与 − π ; (D) − π 与 π 。
22
22
u
y
x
O
(a )
选择题 1 图
t
(b )
(C )
(a)中 O 点速度向下,因此相位为 π ;(b)中根据振动方程定义,初相位为 − π 。
2
2
2.机械波的表达式为 y = 0.05cos(6π t + 0.06π x) ,式中使用国际单位制,则
π)
(2)波动表达式为
y
=
Acos[2π( t 4
+
x
− λ
d
)
+
π]
(3)O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y0 = Acos(12 πt)
2.图示一平面余弦波在 t = 0 时刻与 t = 2 s 时刻的波形 图。已知波速为 u,求:
(1) 坐标原点处介质质点的振动方程; (2) 该波的波动表达式。
y (m)
(A) A1 + A2 ; (B) A1 − A2 ; (C) A12 + A22 ; (D)
u
P
•
•
3λ
B
2
选择题 7 图
A12 − A22 。
(A)
设 A 超前 B 相位 π ,在 P 点处落后 B 相位为-3/2*2 π ,合成相位为-2 π ,即振动增强位置。
8.在弦线上有一平面简谐波,其表达式为 y1 = 2.0 ×10−2 cos[100π (t + x 20) − 4π 3](SI),
8.一列火车以 20 m/s 的速度行驶,若机车汽笛的频率为 600 Hz,一静止观测者在机车前和机
车后所听到的声音频率分别为______和_____________(设空气中声速为 340 m/s)。
答案:637.5; 566.7
ν前
=
u
u − vs
ν
=
340 × 600 340 − 20
=
637.5Hz
φ = − π 。再将各值代入,即可获得表达式。 2
4.图为 t = T / 4 时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形曲线,则其波
的表达式为_________
_。
y (m) u=330 m/s
答案: y = 0.10 cos[165π(t − x / 330) − π] (SI) 有 图 可 知 , A=0.1 , u=330 , λ = 4 , T = λ / u = 4 / 330,ω = 2π / T = 165π ;
16 160 2 (SI)
计算题 2 图
x (m)
3.如图所示,两相干波源 S1 、 S2 ,其振动表达式分别为 y10 = 0.1cos 2πt cm ;
y20 = 0.1cos(2πt + π ) cm
6
它们在 P 点相遇。已知波速 u = 20cm ⋅s-1, PS1 = 40cm , PS2 = 50cm ,试求:
A
A
t=0
2
80
O
160
t=2 s 20
解:(1) 比较 t = 0 时刻波形图与 t = 2 s 时刻波形图, 可知此波向左传播.在 t = 0 时刻,O 处质点:
0 = A cosφ , 0 < v 0 = − Aω sin φ
φ =−1π
故:
2
A / 2 = Acos(4πν − 1 π)
又 t = 2 s,O 处质点位移为:
(A) A1 A2 = 4 ; (B) A1 A2 = 2 ;
(C) A1 A2 = 16 ; (D) A1 A2 = 1 4 。
(B ) I=A2,由此获得比值。
6.一个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媒质质元从最大位置回到平衡位置的过程中 (A)它的势能转化成动能; (B)它的动能转化成势能; (C)它从相邻的媒质质元获得能量,其能量逐渐增加; (D)把自己的能量传给相邻的媒质质元,其能量逐渐减小。
(1)两列波的波函数;
(2)两列波传播到 P 点的相位差;
S1
P
(3)干涉后 P 点的振动是加强还是减弱。
解:(1) y1
= 0.1cos 2π (t
−
x) 20
cm
S2
y2
=
0.1cos[2π (t
(SI);
(C)
y2
=
2.0 ×10−2
cos⎢⎣⎡100π
⎜⎛ ⎝
t
−
x ⎟⎞ − 20 ⎠
π⎤ 3 ⎥⎦
(SI);
2
(D)
y2
=
2.0 ×10−2
cos⎢⎣⎡100π
⎜⎛ t ⎝
−
x ⎟⎞ − 20 ⎠
4π 3
⎤ ⎥⎦
(SI)。
(D )
若要形成驻波,振幅相同、角频率相同,且传播方向应相反,则时间项为-x/20。
(B)机械波实质上就是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介质各质元的集体受迫振动; (C)波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后,频率、波长、波速均发生变化; (D)介质中,距波源越远的点,相位越落后。
频率不变。
(C)
4.一平面简谐波沿 x 轴负方向传播,角频率为 ω ,波速为 u ,设 t = T 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 4
x=0 处为波腹,则 (−ϕ − 4π ) / 2 = kπ ,由此解得ϕ = − 4π 。
3
3
二、填空题
1.3075: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y = 0.025 cos(125t − 0.37 x) (SI),其角频率ω =______, 波速 u =________,波长λ = _________。
−
x
− u
L)
+
ϕ]
根据振动方程和波动方程定义、结合传播方向,可直接写出。
P
Ox
填空题 6 图
4
7.两个相干点波源 S1 和 S2,它们的振动方程分别是
y1
=
A cos(ωt
+
1 2
π)
和
y2
=
A cos(ωt
−
1 2
π)
。波从
S1 传到
P
点经过的路程等于
2
个波长,波从
S2 传到
P
点的路程等
于 7 2 个波长。设两波波速相同,在传播过程中振幅不衰减,则两波传到 P 点的振动的合振幅
yP = Acos(ω t + ϕ) ,则
O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
u
该波的波动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y0
=
A cos[ω (t
+
L) u
+
ϕ]
;
y
=
A cos[ω (t
的波动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y = 2 ×10−3 cos(200πt − π x − π ) (SI) 22
由题目已知 A、T 和 u;ω = 2π / T = 200π ;
设表达式为: y = Acos[ω(t − x ) + φ] u
3
当 t=0 时,x=0 处的质元正通过平衡位置向 y 轴的正方向运动,则说明相位为 − π ,则推出 2
因此,设另一平面简谐波为:
y2
=
2.0 ×10−2
cos⎢⎣⎡100π
⎜⎛ ⎝
t
−
x 20
⎟⎞ ⎠
+
φ
⎤ ⎥⎦
根据公式 cosα
+ cos β
=
α 2 cos
+
β
α cos
−
β
,
2
2
y
=
y1
+
y2
=
4.0 ×10−2
cos[(200πt
+ϕ
−
4π 3
) / 2]cos[(10π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