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论一. 单选题(共8题)1.下列项目中,不属于管理会计基本特征的是(A)A.预测B.计量C.估值D.计量和估值2.管理会计工作( C)。
A.具有统一性和规范性B.必须遵循公认会计准则C.基于使用价值进行价值管理D.方法单一3.能够作为管理会计原始雏形的标志之一,并于20世纪初在美国出现的是(D )。
A.责任会计B.预测决策会计C.科学管理理论D.标准成本法4.下列( B)项目不属于广义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
A.以企业为主体展开管理活动B.协调财务会计与业务活动C.为管理者及利益相关者服务D.提供货币性和非货币性信息5.从管理体现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管理会计的对象是( B)。
A.企业生产经营活动B.以使用价值管理为基础的价值活动C.企业的资金运动D.企业的会计信息6.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是(B )。
A.起源相同、目标不同B.目标相同、基本信息同源C.基本信息不同源、服务对象交叉D.服务对象交叉、概念完全相同7.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是(A )。
A.实现价值的最大增值B.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C.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D.为资本市场的有效管理提供信息8.下面各学派中,影响以预测、决策为基本特征的管理会计的是( C)。
A.官僚学派B.科学管理学派C.行为学派D.行政管理学派二. 多选题(共13题)1.下列项目中,可以作为管理会计的主体有(A B C D E )。
A. 企业整体B. 分厂C. 车间D. 班组E. 个人2.下列关于管理会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B C E)。
A. 工作程序性较差B. 可以提供未来信息C. 以责任单位为主体D. 必须严格遵守公认会计原则E. 重视管理过程和职工的作用3.现代管理会计的主要特点体现在(A B C D )。
A. 同时兼顾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体和局部B. 侧重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服务C. 广泛地应用数学方法D. 方式方法更为灵活多样E. 注重历史描述4.下列各项中,属于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区别的是( A B C D E)。
A. 会计主体不同B. 基本职能不同C. 工作依据不同D. 具体工作目标不同E. 方法及程序不同5.管理会计循环包括(ABCE )。
A. 预算B. 考核C. 过程控制D. 估值E. 报告6.管理会计应向各级管理人员提供(A B C D )。
A. 与计划、评价和控制企业经营活动有关的各类信息B. 历史信息和未来信息C. 与维护企业资产安全、完整及资源有效利用有关的各类信息D. 与股东、债权人及其他企业外部利益关系者决策有关的信息E. 经营管理者所需要的全部信息7.狭义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A B C )A. 以企业为主题活动B. 为企业管理当局的目标服务C. 是一个信息系统D. 为股东、债权人、制度制定机构及税务等非管理机构服务E. 以市场为主体活动8.广义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 A B C D)。
A. 以企业为主体展开活动B. 为企业管理当局的目标服务,同时也为股东、债权人、制度制定机构及税务等非管理机构服务C. 是一个信息系统,包括用来解释实际计划所必需的货币性和非货币性信息D. 内容上,既包括财务会计,又包括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E. 以市场为主体活动9.在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的管理会计阶段,对管理会计形成较大影响的理论学派有(A B D )。
A. 官僚学派B. 官僚学派C. 官僚学派D. 行政管理学派E. 供给学派10.在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的管理会计阶段,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包括(A B E )。
A. 标准成本B. 预算控制C. 预算D. 决策E. 差异分析11.在以预算、决策为基本特征的管理会计阶段,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包括(A B C D E )。
A. 预算B. 控制C. 预测D. 考核和评价E. 决策12.管理会计的基本特征是( A D)。
A. 计量B. 报告C. 预算D. 估值13.管理会计的作用基点是(A C D )。
A. 资源B. 信息C. 作业D. 流程三. 判断题(共13题)1.在广义管理会计的范围内管理会计既包括财务会计,又包括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
对2.管理会计是以使用价值为基础的价值管理活动。
:对3.战略管理会计认为,有效的贫家并不在于使用财务指标或非财务指标,而在于它能够发现企业存在的题。
对4.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对5.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他经济事项对的确认标准是一致的、相同的。
错6.管理会计的计量基础不是历史成本,而是现行成本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对7.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的职能倾向于对未来的预测、决策和规划;财务会计的职能侧重于核算与监督。
对8.管理会计既要提供反映企业整体情况的信息,又要提供反映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经营活动情况的信息;财务会计则以企业为会计主体,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的会计信息。
:对9.管理会计受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制约,同时企业亦可根据管理的实际情况和需要。
错10.战略管理会计是与企业战略管理密切联系的,它运用灵活多样的收集、加工、整理和战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据此协助企业管理层确立战略目标,进行战略规划并评价企业的管理业绩。
对11.管理会计提交报告的对象局限于企业内部各管理层次。
对12.凡是资产,都是企业的资源。
错13.资产的价值取决于购买,如购买一个水杯,花了100元,其价值就是100元。
错第二章变动成本法一. 单选题(共17题)1.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中,主观性最强的方法是(A)A.账户分析法B.高低点法C.散布图法D.回归直线法2.下列费用中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是(B)A.房屋及设备租金B.技术开发费C.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金D.不动产税3.下列费用中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是(A)A.照明费B.广告费C.职工教育培训费D.业务招待费4.下列各种混合成本可以用模型y=a+bx表示的是(C)A.半固定成本B.延伸变动成本C.半变动成本D.阶梯式变动成本5.采用散布图法分解混合成本时,通过目测在各成本点之间画出一条反映成本变动趋势的直线,这条直线与纵轴的交点就是固定成本,斜率则是变动成本。
理论上这条直线距各成本点之间的(C)最小。
A.距离之和B.离差之和C.离差平方和D.标准差6.(B)是分解混合成本诸方法中最为简便的一种,同时也是相关决策分析中应用比较广泛的种。
A.高低点法B.账户分析法C.回归直线法D.工程分析法7.管理会计将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类,这种分类的标志是(C)A.成本的可辨认性B.成本的可盘存性C.成本的性态D.成本的时态8.(B)成本在决策中属于无关成本A.边际成本B.沉没成本C专属成本 D.机会成本9.造成“某期按变动成本法与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不相等”的根本原因是(B)A.两种方法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式不同B.两种方法计入当期损益表的固定生产成本的水平不同C.两种方法计算销售收入的方法不同D.两种方法将营业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表的方式不同10.在变动成本法下,构成产品成本的是(A)A.变动成本B.生产成本C.变动成本总额D.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之和11.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本月份生产并销售产品100件,单位产品售价1000元;发生的变动成本30000元,变动管理费用和变动销售费用208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10000元,固定成本40000元。
则按变动成本计算,该企业实现的净利润为(D)元。
A.17920B.70000C.67920D.1800012.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2009年初的存货是40000元,期末存货是0元。
在这种情况下,按完全成本法确定营业净利润比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A)。
A.小B.大C.相等D.不确定13.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C)。
A.不等B.相等C.可能不等D.采用变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小于采用完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14.假设本期与上期的其他条件不变,当本期的销售量比上期减少时,如按变动成本法确定营业净利润,本期与上期相比较将(B)。
A.增加B.减少C.可能增加,也有可能减少D.没有变化15.当采用完全成本法编制财务报告时,可以看到(B)A.利润总额与销售的增加无关。
B.利润总额随着销售的减少而减少。
C.在销售价格和成本不变时,即使销售收入增加,利润仍有可能减少。
D.当产量减少而销售收入不变,利润会增加16.如果期末产品存货成本增加,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净利润与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净利润的关系为(C)A.两者相等B.前者大于后者C.前者小于后者D.两者没有关系17.在(A)情况下,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净利润必然小于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净利润。
A.存货量减少B.存货量增加C.存货量不变D.产品成本变动二. 多选题(共14题)1.关于固定成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C D)A. 固定成本总是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B. 随着产量的上升,单位固定成本会下降C. 固定成本总是针对某一相关范围内而言的D. 酌量性固定成本可以由管理人员自由控制。
2.关于成本的性态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C)A. 成本的性态分析是在相关范围内进行的B. 在许多情况下,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这时使用成本性态分析的数据就具有一定的估计性C. 目的在于提供决策有用的成本信息D. 不仅包括制造成本,也包括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3.在相关范围内固定不变的是(A D)A. 固定成本B. 单位产品固定成本C. 变动成本D. 单位变动成本E. 历史成本4.下列各成本概念中属于无关成本的是(B C D)A. 专属成本B. 沉没成本C. 历史成本D. 共同成本E. 混合成本5.采用高低点法分解混合成本时,应分别选择(A D)作为低点和高点。
A. -50100B. -60120C. -50120D. -70130E. -601306.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包括(A B C)A. 直接材料B. 直接人工C. 变动性制造费用D. 固定性制造费用E. 制造费用7.下列对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下各期损益的比较正确的是(B C D)A. 当产量等于销量时,若有期初存货,产品发出采用先进先出法,则完全成本法下的利润高于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B. 当产量等于销量时,若有期初存货,产品发出采用后进先出法,则完全成本法下的利润等于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C. 当产量大于销量时,若无期初存货,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小于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D. 当产量小于销量时,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大于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E. 当产量小于销量时,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小于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8.下列各项中,能影响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分期营业净利润差额水平的因素有(C D)A.销售收入B. 非生产成本C. 固定性制造费用D. 期初与期末存货量9.变动成本的理论依据为(B D)A.产品成本只包括生产成本B. 固定生产成本应作为期间成本处理B.制造费用应作为期间成本处理 D. 产品成本只应包括变动生产成本10.在完全成本法下,影响计入当期损益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数额的是(:A C D)A.当期发生的全部固定性制造费用B. 销售费用C. 期初存货水平D. 期末存货水平11.下列项目中,不会导致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确定的分期损益不同的是(A B C E)A.管理费用B. 销售费用C. 财务费用D. 固定性制造费用E. 变动生产成本变动成本法的优点可以体现在以下几点(A B C D)A.易于为管理部门所理解和掌握B. 能提供产品盈利能力资料,有利于管理人员的分析C. 便于分析部门的经济责任D. 简化成本计算E. 有利于编制对外财务报表使得完全成本法确定的净收益与按变动成本法所确定的净收益不等的情况是(B C D)A.产销平衡情况B. 产销不平衡情况B.本期生产量大于销售量时 D. 本期生产量小于销售量时14.下列成本中,属于变动成本的是(:A B)A. 直接材料B. 直接人工C. 折旧费用D. 管理人员工资三. 判断题(共20题)1.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决策方案的增量成本应为该方案相关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与其相关业务量的乘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