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常识培训讲义
通过典型经验和事故案例教育,可以使 人们了解安全生产对企业发展、个人和家庭 幸福的促进作用;发生事故对企业、对个人、 对家庭带来的巨大损失和不幸。从而坚定安 全生产的信念。
16
安全生产知识教育
2、安全生产知识教育
主要包括一般生产技术知识教育、一般 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和专业安全技术知识教育。 就是说,通过教育,提高生产技能,防止错 误操作;掌握一般员工必须具备的、最起码 的安全技术知识,以适应对工厂通常危险因 素的识别、预防和处理;而对于特殊工种的 工人,则是进一步掌握专门的安全技术知识, 防止受特殊危险因素的危害。
31
班组级安全生产培训的内容
2.2 讲解本岗位使用的机械设备、机器的性 能,防护装置的作用和使用方法;讲解本工 种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及有关安全注意 事项,使新员工真正从思想上重视安全生产, 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爱护 和正确使用机器设备、工具等;介绍班组安 全活动内容及作业场所的安全检查和交接班 制度;教育新员工发现事故隐患或发生事时, 应及时报告领导或有关人员,并学会如何紧 急处理险情。
36
安全色
安全色
安全色由红色、黄色、蓝色、绿色四种颜色 组成:红色表示禁止、停止;黄色表示注意、 警告;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绿色表示通 行、安全和提供信息。
37
安全标志
安全标志
1、红色禁止标志—是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图 形标志;
2、黄色警告标志—是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 注意的图形标志;
3、蓝色指令标志—是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 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标志;
27
车间级安全生产培训
2.2根据车间的特点介绍安全技术基础知识。 2.3介绍消防安全知识。 2.4介绍车间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制度。
28
车间级安全生产培训
3 进入生产车间工作的员工必须参加培训, 培训完毕应进行考核,不合格人员应补考, 生产部门应将培训和考核情况记录于《新员 工三级安全培训卡》。
40
安全事故预防
(5)在机械运行中进行清理卡料、上皮带蜡等 作业。
(6)任意进入机械运行危险作业区(采样、干 活、借道、拣物等)
(7)不具操作机械素质的人员上岗或其他人员 乱动机械。(电工、叉车工、航车等应操证 上岗)
二、火灾及爆炸事故的预防 1、火灾及其类型和原因
41
安全事故预防
(1)火灾通常指违背人们的意志,在时间和空间 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29
班组级安全生产培训
1 班组安全培训的重点是岗位安全基础教 育,主要由班组长负责培训。
30
班组级安全生产培训的内容
2 班组安全培训的内容包括: 2.1介绍本班组生产概况、特点、范围、
作业环境、设备状况、消防设施等。重点 介绍可能发生伤害事故的各种危险因素和 危险部位,可用一些典型事故实例去剖析 讲解。《安全法》同时规定新进员工安全 教育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4课时。
32
班组级安全生产培训的内容
2.3讲解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及其保管方 法和文明生产的要求。
2.4现场安全操作示范,重点讲解安全操作 要领,边示范,边讲解,说明注意事项,并 讲述哪些操作是危险的、是违反操作规程的, 使员工懂得违章将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33
班组级安全生产培训
3 参加班组级培训的员工应进行考核,不合 格人员应补考,班组应将考核情况记录于 《新员工三级安全培训卡》。各生产部门应 及时将考核试卷以及《新员工三级安全培训 卡》送交总经办存档。
39
安全事故预防
3、形成机械伤害的事故主要原因 (1)检修、检查机械忽视安全措施。
必须有专人监护,设警示牌 (2)缺乏安全装置
有轮必有罩、有井必有盖、有轴必有套、有台 必有栏 (3)电源开头布局不合理,一种是有了紧急情况 不能立即停车,一种是好几台机械开关设在一 起,极易造成开机械引发严重后果。 (4)自制或任意改造机械设备,不符合安全要求。
(2)火灾按火可燃物类别,一般可分为五类: a、可燃气体火灾 b、可燃液体火灾 c、固体可燃物火灾 d、电气火灾 e、金属火灾 二、物质燃烧的三个要素 (1)可燃物:有气体、液体和固体三态。如
煤气、汽油、木材、塑料等。
42
安全事故预防
(2)助燃物:泛指空气、氧气以及氧化剂。 (3)着火源:如电点火源、高温点火源、冲击
4
从业人员有3项义务:
3、(危险报告义务)发现事故隐患 或者其它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 场安全生产管理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 告。
5
安全生产常识讲座
第二章 三级安全教育
6
三级安全教育
安全生产是我们国家的一项重大政策, 也是管理生产企业的重要原则之一。做 好安全生产工作,对于保证劳动者在生 产中的安全健康,搞好企业的经营管理, 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具有非常重要 的意义。
44
安全事故预防
(d)静电 (e)生产工艺中产生的热量 (f)自燃 五、扑救火灾的基本方法: (1)隔离法:将可燃物与火隔离; (2)窒息法: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离; (3)冷却法:降低燃烧物的温度。
安全生产常识讲座
第一章 员工安全生产法律 基本知识
1
《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有8项权利:
1、劳动合同保障权 2、危险、有害因素的知情权、建议权 3、批评、检举、控告权 4、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拒绝权 5、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的紧急避险权 6、事故人身伤害赔偿权 7、获得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权力 8、获得安全教育和培训的权利
三、为什么要进行安全教育?
安全工作具有严肃的政策性,严格的科学 性,广泛的群众性,复杂的技术性。不进行广 泛深入的安全教育,就不能达到安全生产的 目的。因此,安全生产必须天天讲,月月讲, 年年讲,讲深,讲透,讲彻底。
转下页
10
安全教育
三、为什么要进行安全教育?
通过安全教育,提高职工安全觉悟和安全 技术素质。增加企业领导和广大职工搞好安 全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为贯彻国家的安 全生产方针、政策奠定正确的思想基础;使 广大职工掌握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操作 水平,发挥自防自控的自我保护作用,从而 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发生。
17
安全管理理论和方法教育
3、安全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教育
通过教育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 水平。总结以往安全管理的经验,推广现代 安全管理方法的应用。
18
安全教育的对象
五、安全教育的对象
按照“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 企业的全体员工都是安全教育的对象。按照 企业全教育制度,接受安全教育的人群有: 新工人和外来人员,中层以上干部、班组长、 特种作业人员、变换工种工人、工伤及离岗 复工人员和全体在岗工人。
8
安全管理
二、什么是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为实现安全生产而组织和使 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种物质资源的过程。 它利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 理机能,控制来自自然界的、机械的、物质 的不安全因素及人的不安全行为,避免发生 伤亡事故,保证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保 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9
安全教育
点火源和化学点火源点。 以上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相互结合、相互
作用,燃烧才能产生。 三、做好防火工作的主要措施 在企业生产环境中,做好防火工作的主要措施有 (1)全员培训,重在落实; (2)加强检查,勤于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 (3)做好器材的准备工作(干沙、灭火器等)。
43
安全事故预防
四、如何预防火灾 (1)防止着火源 (a)物品不可靠近可燃物 (b)电器设备安装使用得当 (c)严防死灰复燃 (2)远离可燃物 (3)对火源的形成过程进行控制 (a)电气焊的火花(动火许可) (b)电火花(非防爆电机) (c)各种明火
2.3 介绍企业安全生产的经验和教训,结合企业和 同行业常见事故案例进行剖析讲解,阐明事故的 原因及事故处理程序等。
2.4 提出希望和要求。
23
公司级安全生产培训
3 凡新入厂员工必须参加培训,培训后及 时考核,考核不合格者须进行补考,并填写 《新员工三级安全培训卡》。
24
车间级安全生产培训
1 车间级安全生产培训由各生产部门具体负 责组织实施。
●特种作业人员(如电工、厂区驾驶员等) 必须参加国家和政府职能部门组织的专门培 训,经考核合格,方可持证上岗操作。培训 数据、上岗证等数据送交总经办存档。
34
安全生产常识讲座
第三章 安全事故的防范与应 急措施
35
安全生产常识讲座
第一节 安全色与安全标志
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在生产 场所、公共聚集场所统一使用安全色和安全标 志。它们以形象而醒目的语言向人们提供了表 示禁止、警告、指令、指示等信息。
21
公司级安全生产培训
1 公司级安全生产培训由公司总经办组织实 施;
22
公司级安全生产培训
2 公司级安全生产培训包括以下内容:
2.1 讲解和介绍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和法规, 使新入厂人员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理念;
2.2 介绍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情况,以及企业的安全 生产组织机构和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4、绿色提示标志—是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的图 形符号。
38
第二节 安全事故预防
一、机械事故的预防 1、伤害及特点
机械伤害是指机械做出强大的功能作用 于人体的伤害。 机械伤害事故往往会造成惨重的后果,如搅 死、挤死、压死等,当发现有人被机械伤害 的情况时,虽及时紧急停车,但因设备惯性 作用,仍可将受害者造成严重伤害,乃至死 亡。 2、常见伤害人体的机械设备有 皮带运输机、 行车、螺旋输送机等。
2
从业人员有3项义务:
1、(自律遵规的义务)严格遵守本 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 用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