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三年级经典诵读《千字文》 教案
三年级经典诵读《千字文》 教案
英”,重在叙述上层社会的豪华生活和他们的文治武功。这部分
最后描述了国家疆域的广阔和风景的秀美。
第四单元:“耕读持家”主要描述恬淡的田园生活。赞美了
那些甘于寂寞、不为名利羁绊的人们,对民间温馨的人情向往
之至。《千字文》第三部份讲述上层社会,第四部份讲述民间
生活,在层次上是清楚的,完全不必从“治家处身”的角度去理
(5)古代的文字真是精妙,既有好听的韵脚,也有规律的节 奏,这就是韵律美。
四、三读解文意 1、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已经读了这么多
遍,这四句的意思你知道了吗? 2、出示“经典解说”,自己读一读,想一想。 3、指名结合“经典解说”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4、我们仿佛看到了盘古开天地后的情景。老师和你们一起背
2、教师点拨讲解疑问,然后引导学生小节背诵。 金生丽水 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 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 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 鳞潜羽翔: 五、故事: 仓颉造字 1、小组间进行诵读竞赛,评出表现最佳的小组。 2、指导学生练习朗读,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神奇文字甲骨文“光”和古诗《望洞庭》。 教学过程 一、神奇文字 1、教师出示“光” 2、讲解“光”的演变过程。 3、学生试着画一画光的形状。 二、古诗文积累 1、出示古诗《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2、学生自由朗读。 3、学生试着理解古意。 4、教师讲解古意。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 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螺。 三、总结 。
孝敬父母,珍惜身体,做人要“知过必改”,讲信用,保持纯真
分 本色,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誉,接着文中对忠、孝和人的言谈
析 举止、交友、保真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第三单元:“文治武功”讲述上层社会的生活。先说京城地
理位置,极力描绘都邑的壮丽,“宫殿盘郁,楼观飞惊”。京城
之中汇集了丰富的典籍和大批的英才,“既集坟典,亦聚群
教 古的道德精神,感受中国诗礼传家的的特色文化,在辩证学 习、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做一个有君子风范的和传统文化气息
学 的中国人。
目
3、能熟读成诵,从而正确认读汉字。运用多种方法诵
读,训练学生朗读古文的韵律感,从而达到熟读成诵。读懂文
标 意,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意, 从而熏陶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4、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了解诗文的大意,能用自己的 话说出诗文的主要意思;知晓相关的典故。
一背这四句话,好吗?师说一、三句,生对二、四句。师说前两 个字,生说后两个字。
5、指名背诵四句。 6、全班齐背。 五、练习延伸
1、“天”、“地”、“日”、“月”、“星”这五个字常常出现在成语 里,比如“开天辟地”、“日积月累”、“披星戴月”。
2、学生思考练习。 3、全班交流,相机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设
闰余成岁 ,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
计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4 教 学 设 计1
第2课 金生丽水
课题
备 课教 师
钱永合
《金生丽水》列举了丽水的金、昆仑山的玉、
教
欧冶子铸的巨阙宝剑、隋后所获的夜光明珠,果品
中的李和柰、菜品种的芥和姜,以及咸淡不同的海
材
河之水、水里潜行的长鳞甲的动物、空中飞行的带
四、总结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6 教 学 设 计3
作 1、把今天学的四句内容背给爸爸妈妈听。
业 设
2、结合平时了解到的宇宙知识,把脑海中“月”的样子画
计 下来。
3、背诵古诗《渔歌子》
第1课 天地玄黄 (tiān dì xuán huáng)
板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
书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2 教学计划表
周次
教学内容
1 第1课 天地玄黄
2 神奇的文字“月” 古诗积累
3 第2课 金生丽水
4 神奇的文字“光” 古诗积累
5 第3课 龙师火帝
6 神奇的文字“鸣” 古诗积累
7 第4课 盖此身发
8 神奇的文字“宝” 古诗积累
9 第5课 资父事君
10 神奇的文字“川” 古诗积累
11 第6课 乐殊贵贱
归王。鸣凤在树,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1、让学生初步接触关于天地、日月星辰、四时、节气
等古代文化常识,增加知识储备。
单元
2、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文段,感受四字句的节奏和韵
律,体验古典文言的魅力。
教学
目标
单元教
让学生初步接触关于天地、日月星辰、四时、节气等
学重点 古代文化常识,增加知识储备。
单元教
8、同桌对读。 9、指名开火车轮读四句。 10、全班齐读。 三、再品读韵律
1、过渡:同学们读得真棒,字音全都读准了,但要读得再好 一点儿还要注意四个小标点呢!逗号和句号在提醒我们要注意停 顿,我们读的时候可要注意呀!如果读音准确,声音响亮,注意 停顿,这样读起来就更好听了,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好吗?
2、全班齐读。 3、发现“黄、荒、张”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韵母都是ang,这四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文段,感受四字句的节奏和韵律,
学难点 体验古典文言的魅力。
单元 《天地玄黄》二课时
课时 划分
《龙师火帝》二课时
《金生丽水》二课时
教学用 多媒体课件
具准备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4 教 学 设 计1
第1课 天地玄黄
课题
备 课教 师
钱永合
《天地玄黄》凝练地列举了天地开辟、日月星
教
辰运行、四时流转、阴阳调和、云雨霜露形成的现
解。
1、感悟、传承。在诵读、感悟、交流的过程中感受汉语
言文字的魅力,感受国学瑰宝的魅力,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
大精深。
2、国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将传统的文化和精神尽可能烙
本 印在孩子们的心领深处,熔铸于日常行为之中。因此应在学生 诵读经典,熟记名句。提高文中修养和审美能力的同时,让他
册 们逐步了解中国传统的经世致用的学问方法,明确中国传之千
《千字文》第一单元:“天地人间”从天地开辟讲起。 单元 有了天地,就有了日月、星辰、云雨、霜雾和四时寒暑的
变化;也就有了孕生于大地的金玉、铁器(剑)、珍宝、 教材 果品、菜蔬,以及江河湖海,飞鸟游鱼;天地之间也就出
分析 现了人和时代的变迁。在此,《千字文》讲述了人类的早 期历史和商汤、周武王时盛世的表现,即文中所说的“坐朝 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
2、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指名读,相机正音,重点指
导“宙”、“洪”、“荒”、“盈”、“昃”、“辰”、“宿”的读音。 4、在正音的过程中相机理解“玄”、“洪
荒”、“盈”、“昃”、“辰”、“宿”的意思。 5、指名领读。 6、齐读。 7、(出示去拼音的字幕)去掉拼音大家能读好吗?同桌的两
位相互合作一下吧,你读我听,我读你听。如果你的同桌读得 好,请你伸出大拇指夸夸他,如果你的同桌遇到了困难就请你当 小老师帮帮他。
句都是押ang韵。大家把古文的声韵美读出来了!古人读书时常常 摇头晃脑、手舞足蹈,我们也学他们的样子来读读吧! (1)师带领学生摇头晃脑读。
(2)师带领全班学生按节奏拍手读。(节奏: xxxx/xxxx/xxxx/xxxx/) (3)男女生合作,按节奏拍手对读。
(4)全班手脚合作打节奏读。(例:天 地 玄 黄 宇 宙 洪 荒 拍手 拍手 踏脚 踏脚/ 拍手拍手 踏脚 踏脚)
生:我感受到汉字非常有趣、很神奇…… 师: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综合性学习:“字 神奇的文字” 师:看着这个主题,你有什么疑问?
生:中国的汉字有什么值得我们热爱?汉字是怎样演变 的?…… 师: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探究。 二、探究汉字
师:为了让大家解决好这个问题,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资 料。现在,请大家一起欣赏这些文字。 1、交流之一:字形美: 2、交流之二:意境美:
教学 难点
意“阙”“柰”“芥”“鳞”“潜”等字
多媒体课件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5
教学设计2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了解课文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练习背诵。 二、新授:学习新的内容,借助拼音朋友读准字音,比一比谁读 得好。 三、整体感知 1、字正腔圆 知读音。 字正,就是发音一定要正确;腔圆,就是字要发的圆润,宏亮。 老师带领学生读所学内容。 四、熟读成诵 知其意 1、遇到疑问标出来,小组间相互解决,然后反复诵读。
两课时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5 教学设计2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上课之前,老师请大家听一个故事,播放正文“经典链 接”中《盘古开天地》(见《千字文》第14页)的故事。
2、故事听懂了吗?有意思吗?古人把这个有趣的故事编成 了一首动听的韵律歌。这本《千字文》,它由一千个不重复的字 组成,读起来也非常动听,老师请大家听一听好吗?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1 学期目标制定
教 材 名 称 国学《千字文》
本
第一单元:“天地人间”从大自然的起源讲起。先说天上的
册 日月星辰,再谈空中云雨、霜雾和四时寒暑的变化;最后描述 大地上的金玉、铁器(剑)、珍宝、果品、菜蔬,以及江河湖
教 海,飞鸟游鱼,最后,也就出现了人和时代的变迁。
材
第二单元:“修身养性”主要讲述人的自身修养。指出人要
三、古诗文积累 1、出示古诗 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2、指名学生朗读 3、教师讲解 (1)西塞山前白鹭在飞翔,桃花盛开,水流湍急,鳜鱼也很肥 美。江面小舟中,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箬笠,披着绿色蓑衣,冒着 斜风细雨,在江面上垂钓,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 愿离去。 (2)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 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 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流水 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 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 渔父的生活环境。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 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 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4、学生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