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标准

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标准

史迹及优秀
建筑1级:
由保护范围向外扩
展300米。
2-5级:1级建设控制地
带向外展延500米,结合
地理界线,划为2至5级
建设控制地带。
78独立的建构
筑物
其它文物保
护单位同xx环境。另:
处于xx
的建筑群,1级建设控制地带
外xx方向至山脊线划为5
级建设控制地带;xx方向,
1级建设控制地带以外的
1000米范围,划为2级建设
同郊野xx地区。同郊野xx地区。
同城镇环境同城镇环境文物“保护范围”划定标准类型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
1、以历史上遗存的界
墙、路网、沟壕为基本
界划。
2、无历史界线的,以
能够包含当前保护单
位的全部构成要素的
范围为基本界划。
3、xx延伸至地面
以下的,以文物本体基
底边界的最深处标高
为起点,向斜上方四周
做虚拟45°线,线上
划入基本界划。
4、延伸至地面以下的古遗
址,以文物本体基底边界的
最深处标高为起点,向斜上
方四周做虚拟45°线,线
上端与地表相交的各点连
接形成的边线,作为基本界
划。埋深浅于3米的遗址,
以基底边界向外3米处的
连线作为基本界划。
注:
1、"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是指对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及周围实施重点保护的区域。保护范围要确保文物保护单位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控制地带。
完全丧失历史环境的情况下,自保护范围向外延展110米作为1级建设控制地带;保存部分历史环境的,将全部环境划入1级建设控制地带。1级控制地带以外,根据环境特征划分5级建设控制地带。
1、城镇环境中形成群组的独立构筑物和造像(已脱离原存环境的文物)自保护范围延展110米划为1级建控地带。
2、处于原环境中的构筑物、造像,将原生环境划为1级建控地带。1级建控地带,根据需要划分2至5级。处于城注:
(2)xx:
地形起伏有规律或比高在20—80米的大小丘陵地,高草、高农作物、树林、竹林隐蔽地区在20-40%以内。
(3)浅xx:
地形起伏有规律或比高在80—150米的山地,高草、高农作物、树林、竹林隐蔽地区在50%以内。
(4)xx:
地形起伏有规律或比高在150米以上的山地,高草、高农作物、树林、竹林隐蔽地区在60%以内。
4、独立的洞窟,且无历史边界的,洞窟开放面向外侧扩展50米。同石窟寺及石刻。同古建筑。其它文
物保护
单位执行古遗址、古建筑的划定标准。划定办法
1、"以最大遗存范围、或最同xx遗
大可能范围的边界为基本址。
界划。
2、有历史上遗留的原始界
线的,以原始界线为基本界
划。
3、与本体密不可分的历史
环境和有特点的地形地貌
文物保护单位
序号
1文物类型xx环境郊野xx地区
1级:
保护范围外不小于500
米。
界带起,向外延展1000米范
围。(古行业遗址同此)郊野山地浅xx
和丘陵地带1级:
保护范围外不小于500米。
2级:
自1级建筑控制地边界3-5级:
在2级建设控制地带以外,以有效保护文物环境为准划定5级建设控制地带。
同上
1级:
保护范围外不小于
刻1级:
保护范围外不小于500米范围内。
2级:
自1级建控地带边界,以周围高处的山脊线,低标高方向的坡脚线的连线,划定为5级建控范围。1级:
保护范围外不小于400米范围内、通往保护范围的道路两侧50米及长度1000米以内00米范围。
4-5级:3级建设控制地带以外,酌请划古文化遗址1-5级:
200米范围内、通往保护
范围的道路两侧50米及
xx500米范围内。
2-5级:
酌请划定。郊野山地xx1级:
自保护范围外不小于400米;通往保护范围的道路两侧50米范围,长度
2."0km以内的部分。
向上200米,向下部分500米,平行部分150米范围。
4-5级:3级建设控制地带以外,酌请划定5级建设控制地带。23墓葬
2、"以基本界划为基础向外,结合地理环境即成地理界划,即实际保护范围。
端与地表相交的各点
连接形成的边线,作为
基本界划。埋深浅于3
米的遗址,以基底边界
向外3米处的连线作
为基本界划。近现代重要造像及摩石窟寺及石刻史迹和代表崖石刻
性建筑物
1、"石窟寺以洞窟边缘、同期建造的专用的交通设施和道路遗址的边缘为基本界划。
2、有历史遗留界线的,以原始界线为基本界划。
3、洞窟顶上及背后的山体,凡有可能因工程影响石窟安全的区域,均划入文物保护范围。
向外延展500米范围。3-5级:2-3级:
自1级建筑控制地带向外延展500米范围。3-5级:2-3级:
自1级建筑控制地带向外延展定5级建设控制地带。
5造像及xx
石刻1级:
独立造像、石刻,
根据所处地环境特点,在
保护范围外100米内。
2-5级:
由1级建控地带
以外展延,针对既成地理
状况划定5级建控地带。
6近现代重要
自保护范围向外
不小于400米的连线。
自保护范围边界以外不
小于500米范围,划为五
级建控地带。
另:
对于古代行业遗址,2-5级:
自1级建筑控制地边
带起,向外延展300米范围。2-3级:
自1级建筑控制地带向外延展2-5级:
自1级建控地带边界,2级:
自1级建控地带边界,以周围高处的山脊线,低标高方向的坡脚线的连线,划定为5级建控范围。
xx同上
1级:
保护范围外不小于500
米范围内。
向外延展1000米范围。同上1级:
保护范围外不小于500米范围内。同上1级:
保护范围外不小于400米范围内、通往保护范围的道路两侧50米及长度1000米以内。
向上500米,向下部分1000米,平行部分200米范围。
4-5级:3级建设控制地带以外,酌请划定5级建设控制地带4石窟寺及石
1、"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是指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外,为保护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环境、历史风貌对建设项目加以限制的区域。
2、表中所列的皆为基本界划。
3、表中“级”相当于图示中的“类”,即“1级”为“第一类建设控制地带”。
4、几个地理概念:
(1)xx:
地形平坦或稍有坡度的地形;地区开阔,通视良好,通行方便的平原或草原地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