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内力组合
D max (c)由于 Tmax 有左右两个方向,如果取 产生的内 力,总要同时 Tmax 取产生的内力才能得到最不利内力。
即:“有 Dmax 也要有 Tmax ”;
(d)考虑多台吊车竖向荷载时对单跨厂房的每个排 架,参与组合的吊车台数不宜多于2台,对多跨厂房 的每个排架,不宜多于4台。
Dmax,k Dmin, k Dmax,k Dmin, k Dmax,k Dmin, k
(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1):恒载+任一种“活载”
S G SGK Q1SQ1K
2):恒载+0.9(任意两种或两种“活载”)
S G SGK 0.9 Qi SQiK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i 1 n
(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S 1.35SGK Qici SQiK
② - M max 及相应的 N 和 V ;
③ N max及相应的 M 和 V ; ④ N min 及相应的 M 和 V ;
当柱截面采用对称配筋时,前两种可合并为一种:
M max及相应的 N 和 V
3. 荷载效应组合(同一种内力组合)
考虑到几种活荷载同时作用又同时达到其设计 值的可能性不大,因此要考虑活荷载组合系数。 《荷载规范》规定: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 对一般 框架、排架结构的基本组合可采用如下 简化设计:
i 1 n
ci 0.6 风荷载时:
ci 0.7 其他活荷载时:
4. 内力组合要点
(1)每种内力组合以一种内力称为目标来决定其他 荷载的取舍,然后得到与之相应的V,N值。 (2)无论结果如何,每次组合必须包括恒荷载
Nmin,应使 M 绝对值尽可能的 (3)组合轴力 N max , 大,即对不产生轴力但产生弯矩的风荷载项也组合
12.2.4、 排架结构的内力组合
为确保结构安全,须求出各截面上可能出现的最不利内力 组,即导致截面出现最大配筋的内力组。
要解决的问题: 1、确定控制截面的位置; 2、组合出各控制截面上可能出现的最不利内力; 3、按最不利内力进行承载力计算。
1. 控制截面
控制截面指排架柱中可能出现最不利内力并对柱 和基础配筋位置起控制作用的截面。 单阶柱因偏心荷载缘故,造成该截面弯矩图突变, 形成两个控制截面,上柱Ⅰ-Ⅰ和下柱Ⅱ-Ⅱ控制截面;
Dmin, k Dmax,k
Dmin, k Dmax,k
Dmin, k
Dmax,k
(f)考虑多台吊车水平荷载时,对单跨或多跨厂房的 每个排架,参与组合的吊车台数不应多于2台
Tmax Tmax
Tmax Tmax
Tmax Tmax
Tmax Tmax
Tmax Tmax
Tmax Tmax
剪力对柱截面配筋不起控制作用,但对于基础设计 不可忽视,故除Ⅲ-Ⅲ截面外,内力组合可略。 由于内力组合过程复杂,手工计算只能采用列 表的形式,表格设计大同小异,下面给出一种常 见的排架柱内力组合表。
(4)风载有左风、右风两种可能,每次组合仅取其一
(5)对吊车荷载,应注意三点
(a)吊车荷载 Dmax 在A柱与 Dmax 在柱B不可能同时出 现,每次组合仅取其一;
(b)由于吊车横向水平荷载 不可能脱离其竖向荷载单 Dmax 同时出现 独存在,即 Tmax 作用在柱上时,
即:“ 有 Tmax 必有 Dmax ”;
基顶截面Ⅲ-Ⅲ也是下柱的控制截面
2. 最不利内力组合(不同种类内力组合)
(1)大偏心受压时(AB),N相同,M越大, 越大 (2)小偏心受压时(BC),M相同,N越大, 越大 (3)小偏心受压时(BC),N相同,M越大, 越大 (4)大偏心受压时(AB),M相同,N越小, 越大
根据M,N相关曲线和偏压构件的配筋关系,一般考 虑以下四种最不利内力组合即可满足设计要求: ① + M max 及相应的 N 和 V ;